棉花制种田管理体会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键是纯度,目标是高产。 如何在保证种子纯度的前提下实现高产,是棉花制种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此要有合理的棉株管理,正确的授粉管理,严格的工人管理。 一、棉株管理:制种田宜采用单行,也可采用双行,单行行距 1 米,株距 行行距 、,株距 ;切忌棉株过密。 棉株生长到一定时期,需要整枝,打疯杈、去赘芽等要比一般棉田更细心;打顶尖一般在7 月 20 日左右,每株留 1213 个果技;打群尖在 8 月 1 日前后进行。 人工授粉结束后,要把所有花蕾去除干净,严禁棉田再有开花现象。 此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直到确保再无花蕾为止。 二、人工授粉管理1、去雄(l)去雄时间:一般在授粉前一天下午进行完毕, 2、不提倡第二天早晨去雄,以免散粉自交结铃。 (2)去雄时不要损坏子房和花柱,对于“托盘”要尽量保护。 子房受损伤,会影响棉花产量和质量;花柱细嫩易折,去雄时尽量不接触;“托盘”是棉桃天然保护伞,尽量不要损伤。 (3)如能保证第二天的授粉工作,阴雨天去雄工作可照常进行。 (4)去花:对于去雄漏下的花蕾,要全部去除,可在授粉前进行,一定要去得干净彻底,以防散粉和自交结铃。 2、授粉: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父本棉株的花朵,用其雄蕊在已去雄的雌蕊柱头上涂抹,直至确认柱头上已均匀沾满花粉为止;二是直接采集父本花的花药,待其开裂后,用毛笔等蘸粉抹在已去雄的雌花柱头上。 前者俗称“对花”,后者俗称“采粉”,两法效果相同。 后者 3、可保证父本产量,更为经济合算。 注意事项:(1)授粉时间:可在上午 812 点进行,开始时的判断可采摘雄蕊的花药放在手上轻轻揉搓,观察是否有足够多的花粉出现。 结束授粉的依据是观察花粉的颜色,如由原先的淡黄色变为深黄色,应停止授粉工作。 (2)无论采取哪种授粉方法,都要保证柱头上均匀沾满花粉,如授粉不均匀,会导致畸形桃出现,造成减产和种子质量降低。 (3)用第二种方法授粉,采粉用力要轻、均匀,不要把花粉捏坏,延长其存活时间,尽量少带多余的花丝,以保证足量的花粉,发现花粉少或变陈旧时,要及时更换花粉。 (4)雨天不宜进行授粉工作,但授粉两小时后下雨,无大碍;如遇到雨天,授粉可推迟一天进行,但座桃率会大大降 4、低。 三、工人管理:工人是完成棉株管理和授粉的主体,因此工人管理在棉花制种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每个授粉工人都要经过培训和通过测试才能上岗。 培训工作要由技术过硬的专业人员负责,并要确保每个工人都能掌握要点。 测试合格的工人,便可分配给一定数量的棉田,以每人负责 600 株左右为宜,负担过多会造成盛花期忙不过来,不得不揪掉大量花蕾而造成减产。 制种质量的检查要有专人负责,一般每 15 人设 1 名组长,主要检查工人去雄是否干净,是否有丢落花粉现象,漏花是否摘除干净等。 为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工人工资宜按桃计算,一般可 ,再按实际情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遇恶劣天气座桃率很低,就要上浮,以保护工人积极性。 另外,改善劳动环境也是提高工效的重要方面,如及时喷药杀灭田间蚊虫;为工人准备雨衣、塑料布等,可防止清晨露水和保持雨天工作;如遇雨或田间积水难排,则要为工人准备雨鞋。 总之,棉花制种是一项高投入的工作,必须严格抓好每个环节,才能获得更好的效益。 以上体会供参考。 专利查询。棉花制种田管理体会
相关推荐
不同点: 原理相同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CO2↑+H2O↑ △ 原料的来源和副产物不同 在纯碱的生产过程中是先通入 NH3还是 CO2。 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突破性重大发现和成果总是与一些伟大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路布兰( 1791)、索尔维( 1862)和侯德榜( 1924)的名字都铭刻在人类制碱技术发展的历史上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止出现高脚苗,实现棉花“一播全苗”的关键技术之一。 由于现有种子加工技术只能实现硫酸脱绒及精选处理,而包衣技术跟不上,农民自己进行种子处理时常由于操作技术不当(如药剂种类及用量)而发生药害,影响出苗或达不到种子处理预期效果,因而掌握种子处理技术显得十分重要。 在种子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做好种子处理前的准备工作种子经过脱绒处理后,要精选晒种。 精选主要是剔除病籽
作任务和重点,落实“半年述职述廉制”,通过本人自评、领导点评、民主测评等方式,加强考核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并将测评结果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强化机制,规范权力阳光运行。 完善三项机制,规范权力运行。 一是权力内控机制。 凡涉及重要决策、干部任免以及大额度资金使用 等重大事项,严格集体研究、民主决策程序,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 二是政策兑现机制。
催化剂 (放热 ) (三 )工业合成氨的原料选择 思考 : 工业合成氨时 N2取自于什么物质 ?H2又来源于哪里 ? N2主要来源于 ____ 氢气主要来源于 ____ 空气 (从空气中分离出 N2有哪些方法 ?) 水和碳氢化合物 C+H2O===CO+H2 CH4+H2O===3H2+CO CH4+2H2O===4H2+CO2 催化剂 催化剂 想一想 :制取原料气的过程中常混有的气体杂质有
复习回顾: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注意: ( 1)前提是“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 2)实质是“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 3)标志是“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什么是化学平衡。 反应物浓度、温度、压强(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催化剂 补充: 平衡的移动 , 即改变反应条件
的原因是 ( ) A .金属能导电是因为含有金属阳离子 B .金属能导电是因为含有的自由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做定向运动 C .金属能导电是因为含有电子且无规则运动 D .金属 能导电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的相互作用 解析 :电子气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金属的一些现象 ,如金属的导电、导热、延展性等。 金属中含有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电子属于整块金属 ,能够自由移动 ,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