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麦皖麦33高产技术内容摘要:

1、3 高产技术 我国缺乏强面筋的优质面包小麦品种,为满足国内需求,每年进口优质小麦1000 万吨。 安徽农业大学小麦育种课题组,育成丰产、优质、多抗的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皖麦 33,1997 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在安徽、江苏、河南等省大面积种植。 1、品种性状皖麦 33 属春性品种,幼苗直立,分蘖力中等,长势较低旺,群自我调节能力中等,长势较旺,群体自我调节能力较强,中熟,生育期 223 天,与扬麦 158 熟期相当。 株型较紧凑,叶片上举,株高 80 厘米,抗倒伏能力较强。 穗呈纺缍型,籽粒长卵型,有白粒和红粒两个姐妹系,籽粒半角质到角质。 抗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耐条锈病。 2、丰产优质栽 2、培技术(1)合理布局,适时播种皖麦 33 属春性品种,宜在沿淮及江淮地区的晚茬种植,播种期为 10 月下旬至11 月上旬。 (2)播种合理为保证有合理的群体结构,应适当控制播种量,中上等肥力田块,适期播种的基本苗为 300 万/公顷,冬前茎蘖数 600750 万/公顷,最高茎蘖数 9001050万/公顷,成穗数 525600 万/公顷,产量可达 5250 公斤6000 公斤/公顷。 为保证苗齐、苗匀、苗壮,在精心整地的基础上,推广机条播,严格控制播种量,做到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不漏播、重播。 (3)施肥保质在施土杂肥 22500 公斤30000 公斤/公顷基础上,施纯氮 120 公斤150 公斤/公 3、顷,五氧化二磷 75 公斤90 公斤/公顷,氧化钾 斤/公顷,作基肥1 次施入。 为保证皖麦 33 的丰产优质,要适当增加氮素追肥比例,重视拔节肥的施用,拔节肥施用尿素 150225 公斤/公顷,同时在小麦开花期和灌浆期,结合病虫害防治,每公顷用 15 公斤斤的尿素,对水喷雾,提高小麦产量和籽粒品质。 (4)排水防渍沿淮和江淮地区,常形成内涝或渍害,严惩影响小麦根系的生长发育,造成叶片功能期缩短,青枯逼熟;加上麦田湿度大,易造成病虫草害加重。 应开好麦田一套沟,建立高标准排灌体系,做到一方麦田,两头出水,三沟配套,四面脱空,确保雨止田干,防渍害,防早衰。 小麦生长期间,若遇干旱,应及时灌溉。 (5)防治治病虫草害对协商霉病菌以防为主,一般防治 2 次,1 次在小麦初花期,每公顷用 0%多菌灵胶悬剂对水 300 公斤喷雾;第 2 次在第 1 次施药后的 57 天终花期防治,方法同上。 其他病虫害也应及时防治。 (6)收获贮藏在收获脱粒、晒干和贮世故过程中,避免机械损伤、霉坏、虫蛀等引起的麦粒活力和品质下降。 对于种子田,应在收割之前进行田间去杂,同时防止人为的机械混杂。 面包小麦不宜在水泥地上高温曝晒,否则,会发生热损,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