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xxxx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年处理200万吨矿石石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位于国家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池州市贵池区西南 50 公里处,东距铜陵长江大桥 35 公里,西离安庆长江大桥 60公里;北依长江,南邻安徽沿江高速公路和沿江大动脉铜陵 — 九江铁路。 自然气候、水文 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 全年冬寒、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季风明显。 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但降水量在年内和年际变率较大。 年平均温度 ℃ ,最热月7 月 ,平均温度 ℃ ;最冷月 1月 ,平均温度 ℃。 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期 ,大约始于 3 月 30日至 11月 17日,此间,日平均温度等 10℃或 10℃ 以上。 日照随季节变化明显,夏至昼长时间(可照时数)可达池州市 XXXX 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年处理 200 万吨矿石石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 12— 14小时,冬至昼长时间为 10小时,年平均日照时间为 1900小时左右,多年平均( 19601978年)蒸发量 1447毫米。 平均年降雨量在 14001700毫米, 6月中旬至 7月中旬是主要雨季,为 “梅雨期 ”。 平均无霜期 242天。 区域经济概况 贵池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北临浩荡长江,南接雄奇黄山,东与铜陵襟连,牵携举世 闻名的国家 5A级风景区佛教圣地九华山,是池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区总面积 2516平方公里、人口 65万,辖 9个镇、 11个街道,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经济强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区、国家级双拥模范城、实施《中国 21世纪议程》试点地区和全国首个生态经济示范区所在地。 20xx 年,生产总值( GDP)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第二产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 三次产 业比例由上年的 : : 调整为::。 人均生产总值达 29695 元,比上年增加 2848 元。 20xx 年,全部工业增加值 亿元,同比增长 %。 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 138户,比上年净增 21户。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同比增长 %。 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轻工业增加值 ,下降 %。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 ,增长 %;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 ,增长 %;股份 制企业实现增加值 ,增长池州市 XXXX 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年处理 200 万吨矿石石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 13— %;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 ,增长 %;其他类型企业实现增加值 ,同比下降 %。 20xx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果,全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 亿元。 全年完成县乡公路升级改造 公里、县道安保工程 22公里、村村通水泥路连接线 、清溪老桥等 17座危桥加固改造民生工程建设任务,计划 20xx 年完工的宵三桥等 10 座桥梁已全部开工建设。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 ,同比增长 %。 49户资 质内建筑企业全年实现总产值 亿元,同比增长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同比增长 %;房屋竣工面积 平方米,同比增长 %。 全年财政总收入 亿元,比上年增长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增长 %;中央财政收入 ,下降 %。 全年共完成各种税收收入 亿元,增长 %。 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亿元,增长 %。 池州市 XXXX 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年处理 200 万吨矿石石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 14— 第五章 建设方案 一、建设规模与内容 本项目 建设年处理 200 万吨矿石石粉资源 综合利用项目,项目建设内容为: 平整产地 5000平米;建设过滤池 2座;购置机械加工设备30台套,运输车辆 10辆,建设砂石骨料筛选生产线 3条 ,免烧砖生产线 2 条; 100 平米货场收发货结算大厅。 二、项目建设方案 技术方案 石粉由给料机输送过滤池进行过滤除尘,过滤除尘后再输送到 振动筛进行筛分达到成品粒度要求的物料被送入洗砂机清洗,清洗后由成品输送带输出即为成品;未达到成品粒度要求的物料从振动筛返回制砂机重新加工,形成闭路多次循环。 成品粒度可按用户的需求进行组合和分级。 设备方案 表 51:设备明细表 序号 名 称 规格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 注 1 变压器 100KVA 台 1 2 挖掘机 台 3 3 装载机 台 6 4 振动筛 台 3 5 自 缷 车(大型) 辆 8 池州市 XXXX 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年处理 200 万吨矿石石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 15— 6 自 缷 车(小型) 辆 2 7 给料机 台 8 8 洗砂机 台 3 9 铲车 台 2 10 辗轮搅拌混料机 台 2 11 八孔盘转式压砖机 台 2 12 电控箱 套 2 合 计 40 工程方案 1)总平面设计原则 主要设计依据采用国内现行规范,包 括《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 GB5018793 等。 根据项目建设场址的实际建设情况,在平面布置上尽可能合理布局,满足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人流、物流各行其道,分区明确,互不干扰。 2)总平面布置方案说明 根据本项目要求,将场区功能划分为:矿山石粉堆放区、生产作业区、成品堆放区、免烧砖生产区、办公生活区五大功能区。 以适应货物运输顺畅、行人方便,又能合理分散人流和物流等生产经营要求。 配套工程方案 1)道路工程 充分利用场区内原有道路,根据工程建设需要新增道路工程,道路布置应根据场区实际功能分区进行合理布 置。 2)供电工程 池州市 XXXX 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年处理 200 万吨矿石石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 16— 本项目采用单电源供电,供电电压为 380/220V三相四线制,主要为生产设备及照明用电,用电负荷 100KW,用电负荷为三级。 3)供水工程 根据场区实际建设位置, 项目水源由场区 附近池塘自然水源供给。 4)排水工程 污废水 主要为生活污水等,经污水处理池处理后用于场区绿化 及每年防尘洒水等用水。 池州市 XXXX 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年处理 200 万吨矿石石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 17— 第六章 环境评价 一、环境和生态现状 池州市生态环境现状 1)地理位置 拟建项目所在地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濒临长江中下游南岸,西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东北与铜陵市、芜湖 市、宣城市毗邻,东南与黄山市交界,西南与江西省彭泽、鄱阳县接壤。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6 33′~ 118 05′,北纬 29 33′~ 30 51′之间。 2)地质地貌 池州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地台东北部,根据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的差异,可分别归属于三个次级构造单元,即东至县南部为江南台隆;贵池区和青阳县以北为下扬子台坳;本市的中部为皖南浙台坳。 在地壳运动影响下形成一系列褶皱与断裂,本市地层发育齐全,自太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 市内印支期、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导致一系列基底断裂发生,频繁的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了以构造岩 浆岩带为主干的成岩成矿系列。 3)水文特征 池州市域地形为东南高、西北低,自南向北呈阶梯分布,江河湖水面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4%。 长江流经我市 145km,岸线长162km,上起江西省彭泽县接壤的东至县牛矶,下到铜陵市交界的青通池州市 XXXX 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年处理 200 万吨矿石石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 18— 河口。 境内有三大水系十条河流,长江水系有尧渡河、黄湓河、秋浦河、白洋河、大通河、九华河;青弋江水系有清溪河、陵阳河、喇叭河;鄱阳湖水系有龙泉河。 流域面积在 5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有七条河流,河长 618km,其中秋浦河为境内流域中最长的一条河,流域面积3019平方公里,河长 149km。 4)气象、气候 池州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属暖湿性亚热带季风气候。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次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年平均气温 ℃,年均日照率 45%,年均无霜期 220 天。 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 ,呈南多北少,东西相当之分布。 四季降水分布:夏季最多,春季次之,冬季为最少。 池州市常年在 6月 16日入梅,个别较早的年份可提前一个月,最晚的年份推迟到 7月上旬末 ,这也是常年出梅的时候。 梅雨结束较早与较晚的时间分别在 6 月中旬中期和7 月底。 全市年平均气温为 ℃,较高年份达 ℃,较低之年为℃。 全市有 67%暴雨集中在 57 月份,而以 6 月最多。 全市初霜日出现在 11 月 10日,较早年份在 10月 19日(极早东至 10月 12日),较晚年在 12 月 15 日(特晚青阳 1 月 10 日)。 无霜期全年平均为 230天,较长的贵池 244天(最长 286天),较短的青阳 219天(最短 189天)。 5)植被、生物多样性 池州市是以林为主的重点山区市,全市国土面积 8272平方公里,林地面积 808 万亩,森林覆盖率 %。 池州市地处亚热湿润气候,池州市 XXXX 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年处理 200 万吨矿石石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 19— 亚热带典型植物群落类型在这里都很齐全,且生长发育得很好,是常绿阔叶 林向落叶林过渡地带,常绿树与落叶树混生,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等,还有一些栽培的亚热带经济林木。 全市境内有高等种子植物 153科 676 属 1557种(含种及其以下等级,其中野生 1430 种,栽培 127 种),其中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有 26种。 池州是安徽重点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是全省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区。 境内有水生、陆生脊椎动物 556 种,占全省种类的 88%,其中兽类 83 种,鸟类 285 种。 两栖爬行类 78 种,鱼类 110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69种,占全省的 77%。 建设项 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状况 本项目位于池州市 XXXX,其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如下: 1)大气环境质量 池州市环境监测站对拟建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区域大气污染物 SO NO PM10日均浓度值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浓度限值,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2)声环境质量 池州市环境监测站对该区域环境噪声进行了现状监测,监测结果。池州市xxxx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年处理200万吨矿石石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