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的生活史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是食用菌一生所经历的生活周期。 即由孢子萌发,经菌丝体到产生第二代孢子的整个发育过程。 担子菌纲食用菌的生活史是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的。 (一)担孢于萌发成单核菌丝体担孢子萌发即生活史开治。 萌发的单核菌丝体开始发育。 (二)两条可亲和的单核菌丝,通过融合 进行质配,形成双核菌丝体不同食用菌在两条单核菌丝质配成双核菌丝时,有下列两种不同类型:质配发生在同一个把孢子萌发的两条单核菌丝之间,又称自交亲和。 可分为:(1)初级同宗结合 系指来自一个减数分裂的单核菌丝,不须经过异体菌丝的融合,就可发生双核化,进而形成子实体。 草菇即属于这一类型。 据张树庭教授试验证明,草菇有性繁殖中,76%是同宗 2、结合,24是异家结合。 草菇担孢子萌发的菌丝,或是自身发育或与其它菌丝结合,都可形成子实体。 (2)次级同宗结合 属于这一类结合的食用菌,每个担子上只有两个担孢子,担孢子是异核的,萌发的菌丝体为双核菌丝体。 双孢蘑菇即属于这一类型,其担孢子一般含有两个核, 萌发后,自身发育就可形成子实体。 多数食用菌的担孢子或单核菌丝有 雌、雄性之分(常用、表示)。 其性别是由遗传因子性基因控制的,只有异性的单核菌丝,才能质配成双核 菌丝,完成其有性繁殖过程;而同性别的菌丝永不亲和,也不产生有性孢于,这种现象称异宗结合,也称自交不育。 异宗结合有两种类型。 (l)二极性 二极性食用菌的性别,是由一对遗传因子 (Aa)所控制 3、的,这类食用菌所产生的担孢子以及由担孢子萌 发的初生菌丝,不是 A 型,就是 a 型,四个相孢子分属二种类型,即二个是 A,二个是 a。 ,两两相等,称为二极性。 在二极性的食用菌中,单核菌丝的质配,只有组成 ,才能出现正常的锁状联合,形成双核菌丝体,最后发育成子实体。 如果各担孢子萌发的单核菌丝,让其自己配对,可育率有 50(表 2)。 表 2 二极性组合的可育情况 孢子性别 A A a a A A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a a 十表示两者可育 表示两者不可于育黑木耳、渭菇等属于二极性菌类,其生活史:(2)四极性 大部分食用菌的性别是由二对独立分离的遗传因子(Aa 和 Bb)所控制的。 四个担孢子的性基因 4、, 分别是 b、aB、种类型,近似四种性别,称为四极性。 属于四极性初生菌丝,只有 组合才是可育的,可育率 25(表 3)。 表 3 四极性络会的可有情况 孢子性别 b aB B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000000 0 0十表示两者可育 表示两者不可于育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菇、平菇、银耳、毛木耳等即属四极性菌类。 其生活史:双核菌丝可以独立地、无限地进行繁殖。 有的食用菌的双核菌丝还可形成无性孢子,如银耳能形成芽孢子、节孢子;香菇、草菇能形成厚垣孢子;毛柄金钱菌能形成分生孢子。 这些无性孢子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又能萌发成双核菌丝或单核菌丝(由无性的单核孢子萌发)。 5、(三)双核菌丝体发育为三次菌丝体双核菌丝体进一步发育,在适宜条件下,便产生有组织分化的子实体。 这些已组织化的双核菌丝体称为三次菌丝体(或结实性双核菌丝体)。 (四)菌褶处异核菌丝顶端发育为担子,进入有性生殖阶段在子实体发育成熟时,子实层中的部分细胞,在双核菌丝末端发育成棍棒状的担子细胞,进一步产生有性的担孢子,其发育过程是:1 核配产生双倍核 担子细胞中的两个单倍体核,发生融合,进行核配,成为一个双倍核(nn2n)。 2 双倍核随即进行减数分裂 结果是染色体又减半,双方的遗传物质,重组和分离,形成四个单倍体核,分别进入担孢子。 有时减数分裂后的单倍核,再经一次有丝分裂(即第三次分裂),产生八个核进人担孢子(四个退化)3 担孢子弹射 待环境条件适宜时;担孢子萌发又开始新的生活周期。 各种食用菌的生活史,由于控制有性过程的遗传因子不同;因而各有差异。 有关几种人工栽培食用菌的生活史,将在有关内容中简介。 专利查询。食用菌的生活史
相关推荐
在 各级 建立综合统计分析系统, 通过直报软件的开发和数据交换技术的实现,完成全国各级(国家、省、市、县级)国土资源管 理部门、地勘行业主管部门和部直属事业单位向国土资源部报送综合统计年报、快报和季报以及月报数据的网上报送、审核、汇总、分析、发布等工作。 ( 4) 耕地保护决策支持系统 —— 区域耕地粮食生产能力评估系统。
有无铁芯等因素有关 , 线圈越长 , 单位长度上的匝数越多 , 截面积越大 , 自感系数就越大 , 有铁芯时线圈的自感系数比没有铁芯时要大得多 . 电感器的特性:阻碍电流的变化 , 对交流电有阻碍作用。 上节学到的变压器 , 实际上也是电感器。 三、自感现象的应用和防止 1. 应用:在各种电器设备 、 电工技术和无线电技术中应用广泛。 如日光灯电子镇流器中 , 有电阻器 、 电容器 、 电感器件
1、季栽培平菇、香菇等食用菌,要实现高产、高效、优质、低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厂地。 食用菌栽培有多种方式,在寒冷的冬季,采取室内加温栽培最为合适。 室内加温方式有管道暖气、煤炉等,而考虑到成本和实用性,采用煤炉加温最有效,该装置适合比较寒冷的地区,可实现成本低,升温快,操作便利。 在低温季节栽培平菇等食用菌,病虫危害轻,杂菌污染率低,高产稳产性能好,菇体盖大、盖厚,柄短,色质好,质量高
需任何专用设备,不用切断粉碎,不添加任何辅料,只需将秸秆定量浸水,即可在室外仿野生大面积栽培平菇、凤尾菇等食用菌,使人工种植的产品具有野生菇的色泽和风味。 采用该技术每亩可利用秸秆 40005000 千克,而成本仅 1000 元左右。 种菇畦还可适当套种玉米、向日葵、瓜、豆等作物,效益可观,增产潜力较大。 原料处理(浸料):用于种菇的稻草或麦秸必须彻底晒干,收获不久的秸秆细胞还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