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原种及栽培种的鉴别方法内容摘要:
1、菇菌种菌丝洁白、粗壮、舒展、均匀,边缘整齐,生长速度快;在瓶壁呈扇面羽毛状发展,生长健壮,会分泌酱油色的水珠。 菌丝长满瓶后,1015 天内常见到琥珀色透明液体,并具有香菇特有的芳香气味,无臭味和霉味。 如瓶内菌丝柱与瓶壁脱离,说明培养料水分过多所致;若既脱离,菌丝柱又开始萎缩,表面菌皮增厚并变为深褐色,说明菌种已开始老化,不能久存,应立即使用。 若菌种柱表面已出现小菇蕾,是好菌种的特征之一,应去掉菇蕾尽快使用;若出现大量菇蕾,则说明菌龄较大已老化,不宜使用。 如果菌种瓶内可以看到木颗粒,是培养时间不足,应再继续培养一段时间。 若所用的米糠质量太差(含谷壳太多),致使菌丝生长不良,应更换培养基,重新生产 2、。 草菇菌种菌丝密集,健壮,分布均匀,透明,有光泽,呈淡黄白色。 有大量黄白色或锈红色的厚恒孢子堆,为正常的小粒草菇菌种;若厚孢子较少,为大粒草菇菌种。 若瓶内菌丝萎缩、凋零,生长无力,培养基干涸或腐烂,为老化菌种,不能使用。 若菌丝洁白、浓缩或瓶内长出墨汁状伞菌为鬼伞,也不能使用。 栽培种的菌龄一般不超过 20 天。 若菌种中出现螨害,应予淘汰。 黑木耳菌种菌丝洁白,像细羊毛状,毛短整齐,浓密,粗壮有力,齐头并进地延伸直至瓶底,生长均匀,上下一致,挖出来成块,不松散。 菌丝长满瓶后,在菌体表面一般会分泌出褐色水珠。 以后在瓶壁四周和表面出现浅黄色透明胶质耳芽。 菌种柱与瓶壁紧贴,瓶内壁附有少量白色水珠的为新鲜菌 3、种。 若瓶底有浅黄色积水,菌柱离壁干缩,为老化菌种,不能使用。 正常的菌种有黑木耳特有的芳香气味,若有臭味和霉味,或出现斑块状及球状不发菌的现象,是细菌污染,若有其它红、绿、黄、黑等色,说明已被杂菌污染,也不能使用。 培养基与瓶壁之间若出现浅黑色的胶质物(耳基),说明是早熟或扩接次数过多的菌种,栽培后耳片小,数量多,不易长大,品质差,产量低,应予淘汰。 若瓶内可以看到木颗粒而菌丝很少,说明培养时间太短,应继续培养。 若培养一段时间后没什么显著变化,说明培养基营养不足,应予补充。 如果菌种长至一半左右或一个角落不再继续生长,可能是太干或太湿之故。 若菌丝生长整齐,浓密,突然出现稀疏,并有一明显的分界,说明上部 4、料适中,下部压得过实过密。 种木和枝条菌种的表面和内部均应长满白色绵状菌丝,若剖开后不见菌丝,说明种木和枝条太湿,菌丝发育时间太短,应继续培养。 银耳菌种香灰菌丝呈羽毛状,生长健壮,初期分布均匀,白色,面黑色疤圈多,无其他色斑,说明香灰菌生长良好。 银耳菌丝深入培养基即“吃”料深,在耳基下方有厚厚的一层银耳菌丝,木屑颜色变淡,说明菌丝分解力强。 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二者比例适中,在培养基表面形成洁白体大的白毛团。 白毛团生长旺盛,耳基大,说明菌龄小,生活力强,适合木段栽培;若白毛团很小、很多,或瓶内很快出现子实体,说明扩接次数过多,菌龄过大;若白毛团易胶质化变为小木耳,说明菌种已接近生理成熟,均宜代用料栽 5、培。 若香灰菌稀疏,不深入培养料中,子实体呈胶团状或胶刺状,不开片,说明培养基太湿或装得过实。 如果已有羽毛状的香灰菌,没有白毛团,则必须如银耳酵母状分生孢子才能使用,否则不能使用。 如果上半瓶菌丝稀疏或消失,下半瓶菌丝生长正常,而且耳基变淡红色,产生大量红褐色液体,多半是发生螨害。 若发现白色絮状菌膜,则为杂菌污染,均不能使用。 蘑菇菌种优良蘑菇菌种的菌丝为灰白色,密集,蓬松,呈细绒状,上下内外生长均匀一致,抗高温,抗病虫杂菌,吃料快,无扇形变异。 匍匐型菌种的菌丝呈细绒状分布,无黄白色的菌被。 培养料中的菌丝呈粗索状或细线状,呈淡黄色。 菌丝干瘪萎缩,生长无力,或者上方出现很厚的黄白色菌被,均为老化菌种。 6、出现绿、黄、黑或桔红色等染菌孢子的菌种必须淘汰烧掉。 培养基上部菌丝干缩变质,下部菌丝生长良好,说明培养基太干,培养温度过高。 若培养料中几乎见不到菌丝,内容物成糊状,说明温度过大,菌种过老,不能使用。 猴头菌种优良的猴头菌种,菌丝洁白、浓密、粗壮,上下内外生长均匀一致。 在培养料上容易形成子实体。 若菌丝干缩或瓶底有黄色黏液积存,为老化菌种,不能使用。 菌丝生长缓慢无力、纤细,可能是培养料酸度不够或有机氮不足,应在培养料中增加麸皮或细米糠的用量,以改善菌种的营养条件。 被杂菌污染的菌种不能使用平菇菌种优良的平菇菌种,菌丝洁白、粗壮、密集,菌丝生长均匀、整齐,呈粗羊毛状,爬壁性强。 培养半个月左右,在瓶壁内可 7、形成少量珊瑚状的小菇蕾或白色原基。 多数品种在培养基上方表面形成绒毛状气生菌丝,低温品种气生菌丝常分泌黄褐色色素,特别是在高温季节,低温品种常出现红褐色或黄褐色的气生菌丝或黄水,这属正常现象。 若培养基上方出现大量珊瑚状子实体或从瓶盖缝隙处长出子实体,说明菌龄过大,应尽快使用。 若培养基干缩,瓶底积存黄水,为老化菌种不能使用。 上部菌丝稀疏、灰暗、无力、干瘪,下部菌丝正常,说明初期培养温度过高,通气不良,或有细菌污染。 如果出现黄、绿、桔红色,说明已被青霉、木霉和链孢霉污染,必须淘汰。 再向下生长,说明培养基过干、过湿、过紧,可用上部正常菌种,不再继续培养。 金针菇菌种菌丝呈絮状,洁白、浓密、健壮、富有弹性。 有时表面可见到粉状的粉孢子,为优良菌种。 如有坚韧的菌膜出现,只要除去菌膜也可以使用。 如果菌种干涸,菌柱收缩或菌丝自熔,产生大量红褐色液体,说明菌种生活能力弱;如出现黄色,则说明菌种老化。 专利查询。食用菌原种及栽培种的鉴别方法
相关推荐
以减小摩擦阻力. (2)应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以减小阻力的影响. 2.实验中,提纸带的手要保持不动,且保证纸带竖直.接通电源后,等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再松开纸带. 3 . 纸带选取时以第一个点为起点时 , 要验证的是12m v2n = mgh n ,必须保证纸带上的第一个点为重物静止释放时打的点,所以前两个点的间距约为 h =12g t2=12 10 (0 .02)2 m = 2 mm. 4
ΔEp2= mgh2 ΔEp3= mgh3 S1(AB) S2(BC) S3(CD) S4(DE) 121 2 ssv T 232 2 ssv T 343 2 ssv T21112kE m v 22212kE m v 23312kE m v 结论: 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1)安装计时器时竖直架稳 ,
蝇、跳虫、螨类及线虫等,其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房在栽培前要彻底清扫干净,用 800 倍敌敌畏溶液均匀喷一遍。 室外种菇,要清除栽培场地周围的杂草,并用 250 倍的敌百虫溶液喷洒土壤和场地周围。 内栽培食用菌,要将门窗、通风孔等用细纱网钉上,防止菇蝇、菇蚊等成虫入室危害。 蝇、菇蚊等成虫具有趋光性,可设置黑光灯或日光灯,在灯周围挂上黏板或灯下放置敌敌畏溶液药盆,进行诱虫。 内栽培食用菌
ACBxvvt物体下落的高度 物体在某一位置的速度 x A C B t t 打点计时器、纸带、重物、刻度尺、铁架台(带铁夹 )、交流电源等 夹子 打点计时器 纸带 重物。 铁架台 1. 按如图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铁架台上,用导线把打点计时器与电源连接好。 2. 把纸带的一端在重锤上用夹子固定好,另一端穿过计时器限位孔,竖直提起纸带使 重物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 ,纸带上端用夹子夹住。 3.
2、问题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同时,据专家测算使用这项技术后,每亩油菜将为农民直接增收 500 元。 据悉,这一项技术解决了原油菜籽制油工艺中,高温预榨对油菜蛋白饲用价值破坏及蛋白资源浪费问题。 使油菜饼粕蛋白含量从 36%提高至 60%以上,抗营养物质几乎全部去除,具有科技含量高、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替代进口、国家粮食安全和环保等显著特点。 该项技术还同时获得了四项国家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