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一中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以控制下料高度,防止出现分层过厚的情况,同时振动棒管上 也要有相应的标尺,用以控制振动棒插入的深度。 浇筑完后,随时将插筋调整到位。 板混凝土浇筑后应在墙、柱插筋周边 150mm 范围内压光找平,当高低差超过 5mm 时,将超高混凝土打磨、修补到位,以便上层墙、柱模 12 板与楼板采用硬拼缝。 浇筑楼板混凝土时 ,下料不能太集中堆积高度不得超过 500mm,使局部荷载太大 ,造成模板支撑失稳。 9)开始泵送时,混凝土泵操作人员应使混凝土泵低速运转,并应注意观察泵的压力和各部分工作情况,待工作正常能顺利泵送后,再提高运转速度,加大行程转入正常的泵送,正常泵送时,活塞应尽量采用大行程运转。 10)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好。 11)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 振捣时,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应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捣实工作,使其紧密结合。 12)混凝土泵送过程中,不得把拆下的输送管内的混凝土撒落在未浇筑的地方。 排除堵塞,重新泵送或清洗混凝土泵时,布料设备的出口应朝向安全方向,以防堵塞物或废浆高速飞出伤人。 框架 柱混凝土施工 1)框架柱混凝土的浇筑采用垂直分层 浇筑法,每层厚度控制在400mm 左右。 2)振捣浇筑柱子混凝土时,为了避免产生蜂窝现象,在底部应先铺一层厚 30~ 50mm 配比相同的减石混凝土,以保证接缝质量。 为了避免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自高处倾落时,应设置串筒分层进行浇筑。 并相应设置分层浇筑工具:尺杆、手把灯。 3)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良好的整体性,考虑到混凝土的收缩沉降,因此浇筑到 2m 高时,浇筑其它柱子,待混凝土初步沉实后,再浇筑至梁底,间歇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约 1 小时)。 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完毕,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动棒下插 50mm,使上下层混凝土之间更好的结合,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振动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振动棒插入点要均匀,防止多振或漏振。 梁板混凝土施工 1)梁、板混凝土采用平面整体浇筑法,应注意延板的长边方向 13 浇筑,由一侧向另一侧浇筑,以防混凝土浇筑中断时留置施工缝。 2)在板筋上以 10m 间距插 400mm 长 Ф 12 立筋,并与板筋绑牢,在插筋上从板上表面上返 100mm 挂小白线,作为板面混凝土浇筑标高依据。 3)用木抹子将大杠找平的板面混凝土搓平,要求搓至混凝土骨料不外露,表面有 3mm 厚以上砂浆层为准。 在墙体下插筋两侧 300mm范围的楼板混凝土是找平重点,平整度偏差不大于 3mm,以便今后支设墙体模板。 4)施工缝留置位置: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留置在次梁跨中的 1/3 范围内。 楼梯混凝土施工 1)楼梯间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时,在中间休息平台位置预留筋,待拆模后,将预留筋剔出再与板筋焊接;楼梯混凝土同楼层梁板一同浇筑。 2)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楼梯施工缝留置在楼层休息平台板跨中 1/3范围内,施工缝宽度同上跑梯段 板宽度。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1)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用高压水冲洗施工缝,保持湿润 24h,并排除混凝土表面积水。 2)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宜在施工缝处铺设一层与混凝土同配比的水泥砂浆,后浇带混凝土采用比相应结构部位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筑。 3) 混凝土按 400mm 厚分层浇筑,以免因浇筑厚度较大造成网模板侧压力增大而向外凸出,造成尺寸偏差。 4)浇筑使用的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 160177。 20mm 之间。 5) 振捣棒振捣时距离收口网模板在 450 以上,以减少模板所受的冲击荷载,使混凝土流淌到合适位置。 6) 振捣时聚集到混凝土表面的过剩水应尽快排除,以免沿模板流下将坡形表面冲平。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浇水养护 14d。 14 7)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 ①浇筑混凝土之前对后浇带两侧,拆除支撑架并进行检查验收,对于过振产生的少量混凝土缺陷进行清理。 ②对产生偏差已经硬化的混凝土表面,及时安排人凿毛处理。 ③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喷枪 (用水和空气 )清理表面。 混凝土养护 楼板混凝土在可上人后开始洒水养护,普通混凝土的墙柱在常温施工中养护采用喷水法根据天气情况间隔 2~ 6h 一次,养护时间不少于 14 天,对掺用缓凝 型外加剂的混凝土养护不小于 14 天,防水混凝土养护不小于 14 天。 截面大于等于 800mm 800mm 的框架柱混凝土,采用拆模后立即缠裹一层塑料薄膜并浇水湿润的方式,使混凝土长时间保持湿润。 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楼板采用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加一层阻燃稻草被,墙体采用挂一层阻燃稻草被,框架柱采用缠裹一层塑料薄膜加一层阻燃稻草被。 混凝土拆模要求 框架 柱拆模要求:同条件试块拆模时表面及棱角不破坏,墙柱开始试拆模,先拆一块模板,确保墙体表面积棱角无破坏方可大范围拆模。 冬期施工必须有拆模申请书。 楼板模板、梁模拆除 梁板模板拆除时,同条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应达到以下要求: 表 52 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 m) 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 %) 板 ≤ 2 ≥ 50 〉 2,≤ 8 ≥ 75 〉 8 ≥ 100 梁 ≤ 8 ≥ 75 15 〉 8 ≥ 100 悬臂构件 ≥ 100 注:本表引用规范号为 GB5020420xx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梁底、板底要保持三层卸荷量(即三层支撑、模板不拆,一层周转,施工层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方可拆除最下层模板)。 后 浇带部位整跨梁底、板底的模板及支撑(特别注意:主梁的底模整跨都不得拆除)必须待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其同条件试块强度达到 100%的要求,才能拆除底模及支撑。 五、 季节性施工 冬季施工 冬施混凝土应加强质量控制和检查,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检查水、骨料、外加剂溶液和混凝土出罐温度及浇筑时入模温度。 ,并做测温记录。 混凝土主体结构保温:楼板混凝土浇筑时,边抹压边用黑色塑料薄膜先行覆盖,再用阻燃 稻草被进行二次覆盖;楼层框架柱、构造柱、剪力墙、筒体采用阻燃稻草被进行保温,并用铅丝扎牢;其中黑塑料薄膜要有一定的搭接长度(≥ 300mm)且接头要相互错开。 对于构件的边棱、端部和凸角要特别加强保温,新浇混凝土与已硬化混凝土连接处,为避免热量传导损失,应及时采取早加设、加厚保温被等保温措施。 模板和保温层应保持混凝土达到要求的强度并冷却到 5℃后方可拆除。 拆模时的混凝土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 20℃时,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应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全现浇剪力墙结构,除对结构本身进行保 温覆盖外,还须对结构外围进行有效的围挡,围挡和保温的楼 16 层不得少于三层。 当突遇寒流时,还应在围挡和保温的楼层内增设加温设施。 雨季施工 搅拌站严格控制混凝土的用水量,计算时将砂石中所含水量计算在内,严格控制坍落度,确保混凝土强度。 下雨时不得浇筑混凝土,开盘前注意掌握天气情况,避免突然下雨影响浇筑混凝土;已入模振捣成型的混凝土要及时覆盖,防止突然遇雨,受雨水冲淋。 合模后如不能及时浇筑混凝土时,应及时进行覆盖。 雨期浇筑混凝土前应提前考虑遇雨时施工缝的留置位置,雨后施工缝经处理后 方可继续浇筑。 六、 质量保证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关系工程整体结构质量,从混凝土搅拌、浇筑到养护全过程均由本公司派驻现场的质检员严格把关,质检员直接向公司技术负责人负责,不受项目约束,独立行使质量监督检查权。 严格控制混凝土工程各阶段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层层把关,作业班组人员经过严格培训,并且固定。 质量保证措施 混凝土供应方在每次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派出 23现场调度员,轮流值班,协助现场施工人员做好车辆的调度工作,确保混凝土浇筑时连续、正常。 混凝土厂家在提前三天接到项目 部的供应通知后,应立即着手准备对各原材料的联系和采购以及对各种运输车辆、泵车、泵管和各种人员的组织工作,把浇筑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做细、做周到。 商品砼供应商需由专人负责对原材定期进行随机抽样复试,各项物理化学性质符合要求方能使用,不符合要求者也责令其退场。 特别注意材料一些参数的变化或波动,以指导材料供应商供材,为现场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提供依据。 为保证施工质量,使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优点能更好的发挥, 17 项目部和监理方随机和不定时的对纤维的掺量和施工工序进行检查、落实。 为保证砼泵车连续工作,泵车输送能力 应超过泵车排放能力的 20%。 砼的浇筑数量和速度要严格确保上下两层混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