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基料的处理内容摘要:

2、朗时及时晒干,玉米心粉碎;牛粪摊开,用耙子将牛粪搓、敲,使之很快呈碎粉状态,然后过筛一次,将 1 厘米以上粪块集中进行再次制碎,最后牛粪成粉;鲜鸡粪、猪粪等充分晒干,然后按 10%比例加入生物发酵剂,进行堆积发酵,无发酵剂时,可加入 2%石灰粉、2%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按粪水比 11 左右加水拌匀,建堆发酵。 经 23 星期,粪堆中布满白色放线菌、体积重量比明显减轻、臭味大为降低时,即可摊开暴晒,晾干即可;沼渣为正常产气的沼气池排出的腐熟沼渣,沼液 7鲜沼渣摊放于硬化地面,晾除水分或制干,含水率 15%以下;生产中若没有碳酸钙时,可适当加大石膏粉用量,一则补充矿物质成分,二则缓冲基料 ;石膏粉生 3、、熟均可,但以生石膏价格合适;石灰粉应以生石灰加水分解后的新粉为好,时间过久、含水过高的也可使用,但应根据情况酌情增加用量。 发酵处理预湿和建堆:将麦草直接加水预湿,维持 2 天左右,使之充分泡透。 稻草、玉米秸、玉米心等亦如此处理;棉子壳、菌糠废料,在堆发酵前 24 小时加水拌匀即可。 除三维精素外,全部原辅材料进行建堆发酵。 方式是一层草料、一层牛粪(鸡粪等)及辅料,层层堆叠。 一般建堆时,牛粪应有剩余,不要全部铺于料中,应在料堆顶部用牛粪顺堆长堆起一尖顶,使之挡雨和防止料堆热量上升散发过多。 建堆完成后,料堆极似一排无门窗的平房。 温度计插入 1 米高料堆的料内 40 厘米,用以监测料温。 一次性发酵: 4、自建堆之日算起,分别满 6 天、5 天、4 天、3 天、2 天各翻堆1 次。 目的是改变料堆中各发酵区域的位置,尤其使边料、底料、顶料等上一次发酵过程中温度处于偏低水平的基料,经翻堆后进入高温发酵区域接受高温,或者说使全部原辅料均匀地处于有氧发酵区,得到充分地发酵,并由此改变其理化性状,使营养得以有效的分解和转化。 翻堆的方法:提前数小时对料堆喷水,使边缘草料得以充分吸水。 翻堆时先将堆顶牛粪扒下来,然后从料堆的一端开始,将边料取下,把堆内高温区料做新料堆的底部和顶部,将边料、底料、顶料翻入新料堆的中部位置。 建新堆的程序仍同第 1 次建堆,将牛粪按层铺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翻堆过程中,原料堆中的牛粪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