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73功率3内容摘要:
= F v-进行求解. ② 若求瞬时功率,需明确对应状态的速度 v ,应用公式 P =F v 求解.如果 F 、 v 不同向,则将它们先投影到同一方向上再进行计算. [ 变式训练 ] 如图所示 , 质量为 m = 2 kg 的木块在倾角 θ = 37176。 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 , 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 , 已知: sin37 176。 = , cos37176。 = , g 取 10 m /s2, 求: (1) 前 2 s 内重力做的功. (2) 前 2 s 内重力的平均功率. (3) 2 s 末重力的瞬时功率. 解析: (1) 木块所受的合外力 F 合 = mg sin θ - μmg cos θ =mg (s in θ - μ cos θ ) = 2 10 ( - ) N = 4 N. 木块的加速度 α =F 合m=42 m /s2= 2 m /s2. 前 2 s 内木块的位移 l =12at2=12 2 22 m = 4 m. 所以,重力在前 2 s 内做的功为 W = mgl sin θ = 2 10 4 J = 48 J. (2) 重力在前 2 s 内的平均功率为 P =Wt=482 W = 2 4 W . (3) 木块在 2 s 末的速度 v = at = 2 2 m /s = 4 m /s. 2 s 末重力的瞬时功率 P = mg v sin θ = 2 10 4 W = 48 W. 答案: (1) 4 8 J (2) 24 W (3) 48 W 知识点二 机车启动的两种方式 1 . 两种启动方式的过程分析 2 . 机车启动问题中几个物理量的求法: (1) 机车的最大速度 vm的求法:机车达到匀速前进时速度最大 , 此时牵引力 F 等于阻力 F 阻 , 故 vm=PF=PF 阻. (2) 匀加速启动持续时间的求法:牵引力 F = ma + F 阻 , 匀加速的最后速度 v1=P 额ma + F 阻, 时间 t =v1a. (3) 瞬时加速度的求法:据 F =Pv求出牵引力 , 则加速度 a =F - F 阻m. 3 (2017 金昌高一检测 ) 额定功率为 80 k W 的汽车在水平平直公路上行驶时最大速率可达 20 m /s , 汽车质量为 2 000 kg , 如果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 , 设运动过程中阻力不变 , 加速度大小为 2 m /s2, 求: (1) 汽车所受阻力多大. (2) 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可以维持多长时间. 解析: (1) 当牵引力与阻力相等时汽车的速度最大,由 P = F牵 v m 得 F 阻 = F 牵 =Pvm=80 1 00020 N = 4 000 N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牵 - F 阻 = ma , F 牵 = ma + F 阻。20xx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73功率3
相关推荐
F在 3s末 对物体做功的 瞬时功率。 【 答案 】 54J, 18W , 36W 解 :已知 m=3kg,F=6N,v0=0,t=3s a=F/m=2m/s2。 s=v0t+1/2at2=9m,vt=v0+at=6m/s (1)W=FS=54J(2)P=W/t=18W(3)P1=FVt=36W 一个质量是 ,从地面上方 30m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 ( g取 10m/s2) ( 1)前
亢。 反击: 首先感谢各位的意见, 经过这次更深层的沟通,可以加强我司对项目的理解,同时能让双方的出发点与思考点更一致。 有利于项目的操盘。 (客套话说完进入正题)。 贵司提出的几个问题,我们做一个解答,首先就是关于调研的投资客问题。 的确那位老板我们没有最终的访问,主要是约了他一个星期,一致没有 碰到他的时间,这点您可以去跟他核实一下。 最后我们作为一个专业的公司,通过其余样本的分析
故 B 错误、 D 正确. 答案: CD [ 变式训练 ] (2017 广州高一检测 ) 一棵树上有一个质量为 kg 的熟透了的苹果 P , 该苹果从树上 A 先落到地面 C 最后滚入沟底 D . A 、 B 、C 、 D 、 E 面之间竖直距离如图所示.以地面 C 为零势能面 , g 取10 m /s2, 则该苹果从 A 落下 到 D 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在D 处的重力势能分别是 ( )
移方向旋转 ,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时,力的方向所转过的角度就是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下列图中,各力做功会怎样。 二、正功和负功 其中 F=100N l=1m cos150176。 =cos30176。 W=Flcos(180176。 θ) = W=Flcos(180176。 θ) = W=Flcosθ = 功是 标量 , 但有正负之分。 所谓正功负功,是反映力对物体做功性质的,若为 正功
EP1- EP2 = - ( EP2- EP1) = - ΔEP 1. 物体下降,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的数量等于重力做的功。 2. 物体上升,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的数量等于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1.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重力对它做了 50 J 的功 , 则 ( ) A. 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B. 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了 50 J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