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717功率ppt习题课件内容摘要:
积,故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于12( v1+ v2) , C 错误; 0 ~ t1时间内,牵引力恒定,功率均匀增大, t1时刻以后牵引力逐渐减小,到t2时刻牵引力等于阻力,达到最小,而 t1时刻达到额定功率后,功率保持不 变, D 正确. 答案: BD 8. 如图所示,通过一动滑轮提升质量为 1 k g 的物体,竖直向上拉绳子使物体由静止开始以 5 m /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不计动滑轮及绳子的质量和摩擦,则拉力在 1 s 末的瞬时功率为 ( ) A . 75 W B . 25 W C . W D . W 解析 :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 F - mg = ma , 解得 F = N . 1 s 末物体的速度为 v1= at = 5 m /s. 1 s 末力 F 作用点的速度 v2= 2 v1= 10 m /s. 则拉力 在 1 s 末的瞬时功率 P = F v2= 75 W . 故正确选项为 A. 答案: A 9 . ( 多选题 ) 一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启动阶段轿车牵引力保持不变,而后以额定功率继续行驶,经过时间 t0,其速度由零增大到最大值 vm. 若所受阻力 Ff为恒力,关于轿车的速度 v 、牵引力 F 、功率 P 随时间 t 变化的情况正确的是 ( ) A B C D 解析: 汽车以恒定的牵引力 ( F ) 启动,由 a =F - Ffm得,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由 P = F v 知,轿车输出功率增加,当功率达到额定功率时,牵引力减小,加速度减小,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 F = Ff时,速度达到最大,之后物体做匀速运动,选项B 、 C 、 D 正确. 答案: BCD 10 .质量为 m 的汽车以恒定的功率 P 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率为 v1,则当汽车的速率为 v2( v2 v1) 时,汽车的加速度为 ( ) A.Pm v1 B.Pm v2 C.P v1- v2m v1v2 D.P v1v2m v1- v2 解析: 汽车所受阻力为 Ff=Pv1,汽车。20xx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717功率ppt习题课件
相关推荐
.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第 1 s 内与第 2 s 内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之比为 1 ∶ 3 B .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从抛出到返回 抛出点的过程中,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 C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重力势能一定不变 D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的物体,重力势能一定不变 解析: 重力势能是否变化,考查重力是否做功,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第 1 s 内与第 2 s 内下落高度之比为 1 ∶ 3
能量关系可知 ΔEk A=12m v2-12m v20=- μmgx =- μmg ( x ′ + l ) . 即小 铁块的动能减少了 μmg ( x ′ + l ) . (3) 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为 ΔE 减 =12m v20-12( M + m ) v2= μm gl . (4)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系统减少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Q = ΔE 减 = μmgl . 答案: (1) μm gx
参考面 A B h v0 = 0 小球移至斜面顶端时 位置升高而具有重力势能 ,小球滚落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而速度增大动能增加,滚落过程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小球上升时速度减小动能减小,而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上升过程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 在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总量保持不变,因此小球总是上升到同一高度。 回顾 用“力的观点”描述伽利略斜面实验 为了 提高小球 ,施加了 与重力相反的力。
可再生 世界 % % % % % % 中国 % % % % % % 能源结构数据 能源短缺 2020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 世界石油 : 仅供开采 41年 全球天然气 : 仅供开采 50年 全球煤炭 : 可开采 231年 10 高大的烟囱吐着金黄色的烟尘 这是在哪儿呢。 蓝天白云的日子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惊喜。 水源污染 污染的土地 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成为关系
能 B .用线悬挂着的小球 ,没有做功,所以没有能 C .一个物体已做过的功越多,说明这个物体具有的能越多 D .一个物体做了功,说明这个物体具有能 解析: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这里的 “ 能够 ” 不是指物体 “ 正在 ” 做功,也不是指物体 “ 已经 ” 做了功,而是指物体 “ 可以 ” 做功.选项 B 中的小球没有做功,但只要剪断细线,它就会下落,它就能做功
典物理的理论解释一些相关现象,就会产生尖锐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爱因斯坦于 1905 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伦琴 汤姆生 贝克勒耳 第二次革命的导火索,是物理学史上的三大发现:伦琴发现 X 射线、汤姆生发现、贝克勒耳发现天然放射线,使物理学的研究从宏观领域进入了微观世界。 人们发现,微观粒子所表现出的现象用经典物理理论根本无法解释。 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大胆提出了量子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