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补施锌肥防“坐蔸内容摘要:
蔸 水稻秧苗移栽后迟迟不发棵,甚至不返青,或返青后不分蘖以至萎缩,群众一般称之为“坐蔸”。 “坐蔸”田大多出现于低洼阴湿地区和冷烂、瘦田,但有时肥田也有发生。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多种,缺锌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水稻缺锌“坐蔸”症状表现为:稻株基部叶片的叶尖干枯,在叶片的中段出现黄褐色乃至红褐色的不规则斑块;并从老叶逐渐向上部邻近叶片发展。 病情严重时,老叶上的锈斑扩大成片,呈条状,出叶速度显著减慢,新出叶叶片变小,褪绿发白,植株矮缩,叶色褪淡。 容易出现缺锌症状的土壤主要有:比较肥沃的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 1%或大量施用绿肥的石灰性水稻土容易发生缺锌现象;强烈淋溶的酸性土壤,尤其是砂质土中含锌量较少,易出现缺锌现象;以前不显缺锌的不平地块,在近几年的农业综合开发中进行大面积土地平整时,丧失表土较多的土壤和温度较低的冷浸田也易发生缺锌现象;通过多年的增磷补钾后,有效磷含量高的土壤,大量施用氮肥会使作物需锌量增加,易引起缺锌。 缺锌可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必须及时补锌。 但土壤中锌含量过多也会导致农作物中毒。 因此,对缺锌田块补锌时一定要严格控制使用量和浓度,否则,会矫枉过正,适得其反。 正确的施锌方法是:在确诊为秧苗缺锌“坐蔸”时,用 硫酸锌溶液,对发病稻苗连续喷 23 次,每次间隔 7 天;也可每亩用硫酸锌 1斤,拌干细土后均匀撒于田面,并人工耘田 1 次。 专利查询。水稻补施锌肥防“坐蔸
相关推荐
可能的完善并充分加以利用。 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最优性能价格比和具有扩充能力的主流产品,系统之间考虑资源的共享性,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统造价和运行费用。 标准开放性: 系统设计与设备选择遵循标准化与开放性原则, 充分 考虑与已有其它系统之间的兼容,做到统一标准,统一接口,统一平台 ,统一管理,实行互通互联,资源共享。 系统设计要素 本系统规划设计的规模为 450 个监控点( 包含 315 个红外 50
答案 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出现,说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加广泛和深入,而不表示经典力学已失去了意义,它只是使人们认识到经典力学有它的适用范围,经典力 学是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特例. 不再适用 没有区别 没有区别 一、对经典力学的认识 1. 成就 :经典力学是以牛顿运动定律为核心的矢量力学,有时也泛指描述低速、宏观物体机械运动的经典力学体系.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1、稻白叶枯病(要发生于叶片及叶鞘上。 初起在叶缘产生半透明黄色小斑,以后沿叶缘一侧或两侧或沿中脉发展成波纹状的黄绿或灰绿色病斑;病部与健部分界线明显;数日后病斑转为灰白色,并向内卷曲,远望一片枯槁色,故称白叶枯病。 在空气潮湿时,病叶上的新鲜病斑上,有时甚至在未表现病斑的叶缘上分泌出湿浊状的水珠或蜜黄色菌胶,干涸后结成硬粒,容易脱落。 在籼稻上的白叶枯病斑多半呈黄色或黄绿色
者在下乡入村的工作中,经常听到农民反映这样一个问题,这一次的第二代稻纵卷叶螟为什么防治效果不理想,由于笔者本身就是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所以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知识和技术也比较内行,笔者问这些农民是怎样防治的,用了什么药,每亩稻田用了多少水,是细喷雾还是粗喷雨。 结果在大多数农民朋友的回答中得知:所选用的农药品种、用药量和采用的喷头都没有问题
ΔE 当 W其他 > 0 时, ΔE > 0,机械能增加 当 W其他 < 0 时, ΔE < 0,机械能减少 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即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 一质量为 1 kg 的物体被人用手以 2 m/s 的速度竖直向 上匀速提升 1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 10 J C. 合外力对物体做功 2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