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低温冷害的类型及防御内容摘要:

1、、延迟型冷害:这种类型冷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出穗延迟,出穗开花期处于低温,灌浆受到障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另一种是出穗不延迟,而在成熟期遇到冷害,延迟成熟,产生大量的青米,降低成熟度和千粒重,影响出米率。 是否发生延迟型冷害,取决于 6 月份和 8 月份的月平均气温,若 6 月份平均气温低于 18,8 月份日平均气温低于 19,是发生延迟型冷害的临界气温。 延迟型冷害的主要特征:一是穗顶端的颖花可勉强授精结实,而下部颖花开花、授精、结实都受到障碍;二是穗种轻微下垂,但是接近收获期,水分少,穗部竖起来;三是生育不正常,茎秆、叶穗呈青色,最后变成青枯。 防御延迟型冷害的主要措施:一是常年促早熟,做到 2、“秋霜春防”,提高成熟度,增加千粒重;二是选用抗逆性强的中、早熟高产优质品种。 三是采取大棚旱育苗,超稀植栽培模式或“三超”栽培模式,促进水稻根系良好发育;四是抢前抓早,早育苗,早插秧,早分蘖,促苗早生快发;五是加强管理,搞好除草、施肥、灌水和病虫害防治。 二、障碍性冷害:主要指从幼穗形成期到抽穗开花期,特别是减数分裂期,遇到短时间的异常低温,使花器的分化受到破坏,花粉败育,造成空壳,在抽穗开花期遇到低温,颖花不开,花药不开裂,花粉不发芽,造成不结实,产量大大下降。 我省低温年常常发生这种冷害,一般在此期间日平均气温低于 17,是发生障碍型冷害的临界气温。 障碍型冷害的特征:一是穗顶端的不孕粒多,而穗基部结实多。 穗上部的小花易受低温的影响,穗基部颖花由于淹水,而受到直接或间接的保护,不受低温影响,下部枝梗发育旺盛。 二是指不育而言(不包括秕粒)不孕粒和结实粒的差异明显;三是受害穗的结实粒比不受害穗的结实粒千粒重还重;四是由于突然遇到低温,所以受害前生育正常。 防御障碍型冷害的主要措施:选择耐冷性品种,在抽穗前 1015 天,采取深水护胎灌溉,保持 15 厘米水层,这时水温高于气温,可使穗分化部分免受低温危害,安全渡过低温期。 总之,灌水护胎是防御障碍型冷害的有效措施。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