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内容摘要:

稻旱育稀植技术,是一项将旱育秧和合理稀植相结合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该技术在引进吸收日本的寒地旱育稀植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各地不同的生态环境、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旱育稀植技术体系。 旱育秧是在接近旱地条件下培育水稻秧苗。 旱地土壤中氧气充足,水热气肥容易协调,有利于培育壮秧。 利用壮秧优势,可在田里适当降低栽插密度,多利用分蘖成穗,加上科学的肥水调控方法,实现穗大粒多,稳产高产。 该技术主要优点:(1)秧苗矮壮,根系活力强,抗寒性好(2)栽后起发快,分蘖旺盛,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结实好(3)能早播早栽,提早成熟,一般能比常规栽培提早成熟 35 天(4)增产节本效益好,可比常规栽培亩增稻谷 50 公斤左右,同时省秧田、农膜各 80%,省种子 20%还可省工、省肥、省水。 该技术不仅适用于北方单季稻地区推广应用,而且还适宜于南方双季稻地区推广应用,增产增效均较为显著,同时能解决两熟制早稻育秧期间遇到的低温烂秧、栽后僵苗迟发问题,利于扩大迟熟品种面积、保证连作晚稻早插高产。 该项技术已在我国各稻区广泛应用,年应用面积在 1 亿亩以上。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