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空调系统的安装内容摘要:

监理工程师的统一协调下,按要求进行施工现场平面管理规划,搞好施工平面深化设计。 六、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一) 通风系统的安装 熟悉审查图纸→施工机具与人员准备→通风管道及部件的加工制作→通风管道及部件的安装→通风空调设备安装→风管漏风量测试→通风空调系统试运转及试验调整→工程交工验收 金属风管的制作在通风空调工程施工 中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施工环节 ,其制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通风工程的整体质量。 金属风管的制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工序: ( 1)加工准备工作 测量现场,绘制草图。 主要施工机具的准备。 材料的采购及检验。 制作风管前,首先检查采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质量要求,有无必备的出厂哈 尔 滨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第 13 页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合格证明或质量鉴定文件。 所有的镀锌钢板表面要求光滑洁净,表面层有特有的镀锌结晶花纹,且保证钢板镀锌层厚度不小于。 所有型钢做到等型、均匀、无裂纹和气泡。 ( 2)风管的制作 大批风管在加工厂加工制作,部分风管在现场小型加工厂加工。 金属风管的预制作程序为: 通风管道的展开下料→直风管的加工制作→变径管的加工→弯头、三通的加工→法兰的加工制作→风管的组配圆形风管的展开下料:圆形风管展开的根据图纸定的直径 D,管段长度 L 然后按风管的圆周长π D 及长 L 的尺寸作矩形。 为了保证风管质量,对圆形风管过程的矩形的四个边严格角方。 圆形风管矩形的边长为π D*L,并根据板厚留出咬口余量 M 和法兰翻边量 10mm,圆形风管的展开图如上所示: 矩形风管的展开下料:矩形风管的展开方法与圆形风管相同,就是将圆周长改为矩形风管的四个边长或四个边长之和,即 2*( A+B),咬口留量根据咬口的形式而定, 矩形风管展开后,为避免风管扭曲、翘角,对其四个边严格角方。 矩形大小头的加工是用于连接两个不同口径的矩形风管,矩形大小头采用三角形法展开。 展开后,留出咬口余量和翻边余量,并考虑一段短直管,以与法兰紧密连接。 矩形大小头一般分四块板料作成,四个角采用与直管相同的咬缝连接。 天圆地方的下料:天圆地方用于圆形断面变为矩形断面的连接,正心天圆地方的展开采用三角形 法 根据 已知圆管直径 D,矩形风管 AB、 BC 和高度 H,画出主视和俯视图,并交将上部圆形风管等分编号,具体做法如下图所示:弯头的下料:圆形弯头依据规范规定的弯 曲半径和最少节数展开下料。 矩形弯头有内外弧形及内斜线弯头,内外弧形弯头的曲率半径一般取 ( A 为弯头大边长),弯头的曲率半径等于。 矩形内外弧形弯头的展开与圆形弯头相同,有已知 R1 和 R2 画出,并加单折边的咬口余量,为为避免法哈 尔 滨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第 14 页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兰套在圆弧上,另留法兰余量 M, M 为法兰角钢的边宽加上 10mm 翻边。 内弧形及内斜线矩形弯头的展开下料与内外弧形的展开相似。 矩形三通的下料:矩形三通有整体式三通及弯头组合式三通,其展开下料分别依据相应的“三通规格及尺寸表展开下料”。 直风管的加工制作直风管下料完毕以后在咬口机进行咬口 ,板材的拼接平咬口和圆形风管的咬口采用单咬口;矩形风管采用联合角咬口。 变径管的加工制作:变径管分为开圆地方、矩形大小头等变径管。 变径管展开下料完毕后,进入咬口机咬口,咬口方法同直风管。 咬口、折方完毕后将其合缝。 弯头、三通的加工制作弯头的加工弯头下料完毕后,将所下板材进入咬口、折方。 然后将咬口、折方完毕的板材合缝。 三通加工矩形风管三通有整体式三能、插管式三通及弯头组合式三通。 整体式三通的下料依据“矩形整体式三通规格及尺寸表”,其加工方法与矩形风管相同,可采用联合角咬口制作;插管式三通下料后根据“全国通用通风管 道配件图表”推荐的咬口连接;弯头组合三通是用弯头组合而成的各种形式的三通。 其特点是气流分配均匀,制作工艺简单,在国内外工程广泛应用,其弯头之间用角钢法兰框架铆接在一起。 法兰的加工制作矩形法兰的制作:矩形法兰由四根角钢拼成,画线下料时,注意使焊接后法兰的内边不能小于风管的外边尺寸,达到允许的偏差值。 角钢切断采用切割机,切割后磨掉角钢两端的毛刺,在平台上进行法兰的焊接。 法兰焊接时先进行点焊,点焊后进行测量和变形调整,使法兰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然后再进行法兰的满焊。 矩形法兰钻孔时先按规定的螺栓、铆钉数量画线分孔,用 样冲定点后,将两个相配的法兰用夹子夹在一起,在台钻上钻出螺栓孔、铆钉孔。 风管的组配风管与法兰的翻边铆接:铆接矩形风管法兰时,在平钢板上进行,先把两端法兰连接在风管上,并使管端露出法兰 9mm,然后将法兰和风管铆接在一起,铆好后,再用木锤将管端翻边,使风管翻边平整并哈 尔 滨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第 15 页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紧贴半法,且保证翻边宽度不小于 6mm,将铆接法兰的风管按规范要求铆好加固框,编上标号,同时按设计要求安装风理、风压及温度测定孔,避免因安装后高空作业打孔,使风管变形不易修整。 风管的加固当矩形风管边长大于或等于 630mm 和保温风管边长大于或等于 800mm,且其管段长度大于 1200mm 时,均应采取加固措施。 管加固方法,本工程采取如下方式:角钢框加固:角钢框加固因其加固强度较好,应用比较广泛,用角钢加固大边:这种加固方法只适用于风管大边超过规定而小边未超过规定的情况,其优点是施工方便,省工省料,较多适用于暗装风管,风管设置加固肋条:非保温风管大边小于 800mm,如加固可采用楞筋。 排烟系统属中压系统,较空调系统等低压系统回固强度应大。 最后将加固完毕的风管送入成品风管库房内存放。 ( 1)风管连接 风管安装前,必须经过预组装并检查合格后, 方可按编写的顺序进行安装就位。 石棉橡胶板在法兰处的连接形式法兰连接时,连接法兰的螺母设在同一侧,法兰连接螺栓应均匀沿对角线逐步拧紧。 通风空调系统垫料采用 8501 阻燃胶带,排烟系统采用石棉橡胶板为垫料风管及部件安装前将管内外的积尘及污物清除,用聚乙烯薄膜封好两端,保持管内清洁,经清洗干净包装密封的风管及其部件,安装前不得拆卸。 ( 2)风管吊装 风管安装前,先检查风管穿越楼板,墙孔的尺寸,标高和标定支吊架的位置等是否符合要求;吊架之间的间距为 3m,对于不足 3m 长的管道在其两端各设一吊架,支管重量不得由主风道承担 ,保温风管为防止冷桥产生在风管和 吊架之间加设垫木,垫木的厚度同保温层。 风管的支吊架要避开风口、风阀、法兰、检查门等部件位置,配件的可卸接口不哈 尔 滨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第 16 页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允许安装在墙洞或楼板内。 ( 3)通风部件安装 消声器安装的方向保证正确,且不得损坏和受潮,消声器单独设支架,避免其重量由风管承受。 防火阀安装前,检查其型号和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有无产品合格证,防火阀易熔片要迎气流方向安装,为防止易熔片脱落,易熔片在系统安装后再装,安装后做动作试验,另外防火阀安装时单独设立支架。 依据设计要求的位置安装排烟阀,排烟口及手控装置(包括预埋导 管),排烟阀安装后做动作试验,检查其手动、电动操作是否灵敏、可靠,阀体关闭是否严密。 进排风机、空调机的进出口与风管的连接处采用铝箔柔性软管,软管长度选 200mm。 空调送风口与水平支管连接时采用带保温的铝箔柔性软管,软管的保温层厚度为20mm。 风口安装时,保证风口与风管连接的严密、牢固;风口的边框与建筑装饰面贴实,安装完毕后的风口外表保证其平整不变形,调节灵活。 安装过程中振动和噪声的预防:振动和噪间的预防是过程中 一个重点,安装过程中风管的振动的噪间预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空调机组、风机和风管相连接发软接头的 安装做到松紧适度,避免因软接过松减小进出风口面积,而引进噪间和振动。 为防止风管振动,在每个系统风管的转弯处,与空调设备和风口的连接处设固定支架。 风管安装完毕,首先进行风管的检漏。 国家规定的内管的漏风检测分为漏光法检测和漏风量测试两种方法。 通风空调低压系统的严密性检验宜采用抽检,抽检率为 5%,在加工工艺及安装操作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采用漏光法检测,漏光检测不合格时,应按规定的抽检率,作漏风量测试。 排烟系统属于中压系统,在漏光检测合格条件下,对系统风管漏风理测试实行抽检,抽检率为 20%, 系统风管漏风量测试时被抽检哈 尔 滨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第 17 页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系统应全数合格,如有不合格时,应加倍抽检至全数合格。 ( 1)风管系统严密性试验 漏光法检测是采用光线对小孔的强穿透力,对系统风管严密程度进行定性检测的方法。 其试验方法是在一定长度的风管上,在黑暗的环境下,在风管内用一个电压不高于 36V、功率在 100W 以上的带保护罩的灯泡,从风管的一端缓缓移向另一端,试验时若在风管外能观察到光线,则说明风管有漏光事业应对风管漏风处进行修补。 系统风管的漏光法检测采用分段检测,汇总分析的方法,被测系统的风管不允许有多处条缝形的明显漏光,低压系统风管每 10 米接缝,漏光点不超过 2 处, 100 米接缝平均不大于 16 处;中压系统风管每 10 米接缝,漏光不超过 1 处,100 米接缝平均不大于 8 处为合格。 ( 2)风管的漏风量测试 风管的漏风量测试采用经检验合格的专用测量仪器,或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流量测量节流装置》规定的计量元件搭设的测量风管单位面积漏风量的试验装置,风管单位面积允许漏风量的检验标准 , 风管安装完毕后,在保温之前按以下步骤寻安装完毕的风管进行的漏风量的测试。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将待测风管边接风口的支管取下,并将开口处用盲板密封。 试验方法:利用试验风机向管内鼓风,使 风管内静压上升到 700Pa 后停止送风,如发现压力下降,则利用风机继续向管内进风并保持在 700Pa 此时风管内进风量即等于漏风量,该风量用在风机与风管之前设置的孔板与压差计来测量。 实验步骤:漏风声音试验:本试验在漏ρ风量测量之前进行。 试验时先将支管取下,用盲板和胶带密封开口处,将试验装置的软管连接到被测风管上,关闭进风挡板,启动风机,逐步打开进风挡板直到风管内静压值上升保持在 700Pa 为止。 注意听风管所有接缝和孔洞处的漏风声音,将每个漏风点作出记号并进行修补。 哈 尔 滨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第 18 页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漏风量测试:本试验在有漏风声音点密封之后进行。 结论: 为确保工程质量,对于本工程我公司计划在风管预制完毕、安装之前采用漏光法对风管的严密性进行定性检测,风管安装完毕以后全部采用漏风量测试对风管的严密性进行定量检查。 风管的保温材料采用带铝箔的橡塑发泡板材 ,保温厚度 25mm。 保温层应平整密实,不得有裂纹、空隙,保温程序如下:清洁风管表面 ——板材下料 —— 涂胶水 —— 敷设板材 —— 铝箔胶带粘贴接缝。 通风空调系统在建筑物交付使用后主要可见部分为明露于室内的风口,所以必须注意风口的美观效果。 风口安装时应横平竖直,表面平整,明露于室内部分与室内 线条平行,对于各种吸顶安装的散流器,应使风口与平顶平行,凡有调节和转动装置的风口,在安装好后仍应保持原来的灵活程度。 ( 1)预埋件或膨胀螺栓位置正确、牢固可靠,埋入部分不得有油漆,并应除去油污。 ( 2)风管的支、吊、托架的间距和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且当风管大边口径大于 时,应保证每根风管有两副吊托架支承。 安装支、吊、托架规定 ( 3)风管垂直安装间距小于或等于 3cm,且立管不得少于两个固定点。 ( 4)阀件应有支承吊杆,不得将阀件自身重量承压在风管及风管联接装置上。 ( 5)风管安装时应边安装 边将风管调平调直,风管的水平和垂直允哈 尔 滨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第 19 页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安装的水平和垂直允许偏差 ( 6)采用扁钢制造的 U 形横旦,为使横旦紧贴风管下平面,在横旦一边既风管侧面用木斜卡紧,用力适度,不得弄伤风管外表面(横旦结构见吊装图,供参考),根据结构及受力情况,也可采用角钢或槽钢横旦。 ,不扭斜。 风管与空调配件的联接要求同。 空调配件的联接形式与风管联接形式一致,且内口径尺寸应相同。 (二) 风管与圆形空调配件的联接 的天圆地方管,风管法兰的外径尺寸应与圆形空调配件的法兰外径尺寸相同。 150mm,圆周孔距均分。 ( 1) 风口、检视门、测定孔等位置正确,联接牢固,阀门安装正确,启关闭灵活。 ( 2) 悬吊的风管经调平直,位置正确后,应在适当位置设置防止风晃动的固定架。 ( 3) 风管与风口的联接可采用风管平口,风管支通或软接与风口联的形式,: ( 4) 除本规范规定外的空调配件及通风空调与空调设备的安装可照国家标准 GB50243202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 三 ) 管道安 装、试压及保温 ( 1)工程概况 本工程管道系统包括空调制冷系统和凝结水系统,制冷系统系统采哈 尔 滨 职 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