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精量的播种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良种可作为工业原料种植。 农大 108、鲁单 50、登海11 号等可作为粮饲兼用的夏玉米理想种植品种。 2、抢时精量播种夏玉米播种前,要严格筛选去杂。 晾晒 24 小时,按照种子大小分为三级。 播前1 天用 4550的温水浸种 610 小时,捞出摊在阴凉处晾去种子表面的水份,并用种子包衣剂按药种比 150 包衣,以减轻苗期病虫危害,确保苗全苗壮。 麦收后土壤墒情充足,可实行板茬抢墒播种。 为确保一播全苗,对土壤墒情差的田块,需进行人工造墒。 尽量在 6 月 15 日前完成播种,以确保高产,播种越早越好。 播种时开沟带水点播,湿土盖籽。 播种深度为 5 厘米,尽量使种子所处的条件一致,以保证发芽集中,出苗整齐。 对 3、分级后的种子,依照各个级别分片播种。 一级种子侮穴播 1 粒;二级种子按第一穴播 1 粒,第二穴播 2 粒,第三穴播 1 粒,第四穴播 2 粒的顺序依此类推播种;三级种子侮穴播 2 粒。 减少大小苗,提高群体起点整齐度,实现播种精量化。 3、精确规范规格密度实践证明,精量播种是建立高质量群体结构,确保实收玉米穗数,争取大穗粒、大饱满的关键措施,确立合理播种规格,应根据选择的玉米品种特征、种植田块肥力状态和管理水平加以确定。 根据多年试验研究,大小行平垄高畦种植增产显著优于等行距平垄凹畦。 同等条件下,大小行种植优于等行距种植。 目前,种植以大行距 90 厘米,小行距 30 厘米,株距 2223 厘米,超高 4、产田株距1820 厘米的组合最佳,平展型玉米密度要稀此,每亩留足穗 35003800 株;紧凑型玉米则要密度,每亩留足穗 45005000 株。 主要在株距上进行有效调节,建立合理密度。 在玉米 34 叶期进行间苗、定苗。 留足田间预定穗数的 2作预备苗,当田间出现缺株时,用移苗器移栽,一栽成活。 对弱小苗进行单株管理,保证收获时株株有穗。 4、无害化精准投入要生产安全、健康、无害化的优质玉米,必须实施全层投入无害化,严格控制有害物质临界点。 在土壤选择、肥料施用上:一是选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两合土,土壤 在 67,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右,无污染,周边 500 米内无污染源的田块。 二是秸杆还 6、 千克、五氧化二磷 10 千克、氧化钾 8 千克、锌肥 克,氮、磷、钾、微肥配合,基肥、穗肥和粒肥比例为 455。 基种肥亩用玉米专用肥 40 千克。 在定苗后 56 叶期,株高 30 厘米左右时视苗情施好平衡肥,促壮苗早发。 重施普施穗肥,玉米抽雄前 57 天,第十片叶平展时亩用碳铵 50 千克,带水深施。 此时正值全年高温多雨,不利硝酸盐积累,有利提高肥料利用率,争穗争粒。 适时补施粒肥,改追施为叶面喷施。 用腐殖质酸类肥料,在玉米灌浆期,对水喷施。 从源头上减少肥料对土壤的污染,提高玉米籽粒品质和青鲜秸杆质量。 五是施生物活性肥。 在玉米播种开沟后,沿播种沟,亩用穗满丰液肥 100 毫升对水 50 千克喷 7、施,活化土壤,提高玉米苗成活率,土壤毒素。 对病虫害防治应实行以生态与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 玉米收获后,秸杆迅速青贮,减少后代有害生物源。 玉米抽雄时,隔行拔掉雄穗,减少虫源。 在心叶中期用 剂 15 克与细沙 克拌匀,制成颗粒剂投放到玉米大喇叭口中,防治玉米螟。 成片种植区,用 450 瓦高压汞灯诱杀成虫。 夏玉米生长在高温多雨季节,采用板茬免耕播种,杂草生长快,发生早,易成草害。 玉米播后苗前,亩用 50乙草胺乳油 90 毫升对水 40 千克均匀喷雾地表,进行化学防除。 玉米生长中期,杂草仍然影响玉米生长的田块,亩用 20克无踪水剂 100200毫升对水 30 千克,对准玉米行间底叶以下定向喷雾,消灭 8、杂草。 在玉米灌浆期,及时灌溉无污染自然水,保证生态生理用水。 5、精心开好沟系夏玉米苗期生长在梅雨季节,苗小苗弱,极易受涝受渍,形成渍害。 玉米中后期常出现大雨,涝渍时有发生,制约着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玉米播种后,立即开好田间套沟,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做到沟沟相通,内外相接,确保沟系通、畅、深,达到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的要求。 6、适期精细收获多年栽培实践表明,夏玉米吐丝授粉后 5055 天收获籽粒产量最高且品质好收获过早过迟,产量、品质均会下降。 以玉米籽粒乳线消失,果穗苞叶枯黄松动,籽粒变硬,出现固有色泽,含水量 30左右,植株绿叶不超过 5 片时收获最为适宜,还利于秸杆青贮。 精量播种是提高玉米产 9、量、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省工节本的好措施。 运用该技术,单产可增加一成,籽粒蛋白质含量可提高 1百分点。 其主要配套技术是:1、高质量精选良种应选用紧凑大穗型优质杂交种。 株型紧凑,单位面积种植的株数多,易建立高质量群体结构。 而精量播种,是提高播种出苗质量,实现合理群体起点的关键。 因此,要高起点优选适宜本地生态条件,市场具有比较优势,种子有典型特征,种质资源丰富,多抗性,籽粒中蛋白质含量高,高油高淀粉含量,生长后期绿叶数多,活熟到老,易青贮,粮饲兼用或专用型的高品质良种。 生产实践表明,高油 3 号、鲁单 17 号等良种可作为工业原料种植。 农大 108、鲁单 50、登海11 号等可作为粮饲兼用的夏玉米 11、穴播 1 粒;二级种子按第一穴播 1 粒,第二穴播 2 粒,第三穴播 1 粒,第四穴播 2 粒的顺序依此类推播种;三级种子侮穴播 2 粒。 减少大小苗,提高群体起点整齐度,实现播种精量化。 3、精确规范规格密度实践证明,精量播种是建立高质量群体结构,确保实收玉米穗数,争取大穗粒、大饱满的关键措施,确立合理播种规格,应根据选择的玉米品种特征、种植田块肥力状态和管理水平加以确定。 根据多年试验研究,大小行平垄高畦种植增产显著优于等行距平垄凹畦。 同等条件下,大小行种植优于等行距种植。 目前,种植以大行距 90 厘米,小行距 30 厘米,株距 2223 厘米,超高产田株距1820 厘米的组合最佳,平展型玉米密 12、度要稀此,每亩留足穗 35003800 株;紧凑型玉米则要密度,每亩留足穗 45005000 株。 主要在株距上进行有效调节,建立合理密度。 在玉米 34 叶期进行间苗、定苗。 留足田间预定穗数的 2作预备苗,当田间出现缺株时,用移苗器移栽,一栽成活。 对弱小苗进行单株管理,保证收获时株株有穗。 4、无害化精准投入要生产安全、健康、无害化的优质玉米,必须实施全层投入无害化,严格控制有害物质临界点。 在土壤选择、肥料施用上:一是选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两合土,土壤 在 67,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右,无污染,周边 500 米内无污染源的田块。 二是秸杆还田,培肥土壤。 在玉米出苗后 34 叶期,亩用麦 13、秸杆 200250 千克,洒水潮湿后撒于玉米行间。 麦秸杆上撒一些碳铵,促进秸杆快速腐烂,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三是增施腐熟优质农家肥。 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固体粪采取好氧发酵,在 57 天内除臭腐熟,变成活性生物有机肥。 亩用 3000 千克充分腐熟的农家肥还田,补充土壤有机质,使玉米根际微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禁止使用未腐熟农家肥、有害垃圾、污泥、粪便作肥料追施,以免影响玉米品质。 四是严格控制使用化肥。 只施用尿素、碳铵,不施硝态氮肥,并测土配方。 亩产玉米 650 千克以上的田块,全生育期需投入纯氮 18 千克、五氧化二磷 10 千克、氧化钾 8 千克、锌肥 克,氮、磷、钾、微肥配合,基肥 14、、穗肥和粒肥比例为 455。 基种肥亩用玉米专用肥 40 千克。 在定苗后 56 叶期,株高 30 厘米左右时视苗情施好平衡肥,促壮苗早发。 重施普施穗肥,玉米抽雄前 57 天,第十片叶平展时亩用碳铵 50 千克,带水深施。 此时正值全年高温多雨,不利硝酸盐积累,有利提高肥料利用率,争穗争粒。 适时补施粒肥,改追施为叶面喷施。 用腐殖质酸类肥料,在玉米灌浆期,对水喷施。 从源头上减少肥料对土壤的污染,提高玉米籽粒品质和青鲜秸杆质量。 五是施生物活性肥。 在玉米播种开沟后,沿播种沟,亩用穗满丰液肥 100 毫升对水 50 千克喷施,活化土壤,提高玉米苗成活率,土壤毒素。 对病虫害防治应实行以生态与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夏玉米精量的播种栽培技术
相关推荐
物细胞模式图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 不 同 点 大小 细胞质 细胞核 生物 类群 统一性 无以核膜为界限 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 的细胞核 较小 较大 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多种复杂的细胞器 无染色体,有 DNA分子,称为拟核 有染色体( DNA和蛋白质构成) 细菌、蓝藻 动物植物真菌 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中都含有核糖体,都含有 DNA(遗传物质) 第三部分 细胞学说 阅读
但是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 如 Fe、Mn、 Zn、 Cu、 B、 Mo等。 细胞中元素根据 含量 分为 : 几十年前 ,新西兰有一个牧场的大片牧草长势很弱 ,有的甚至发黄枯萎 ,即使使用了大量的N,P,K肥也无济于事 ,后来 ,人们偶然发现牧场内的一小片牧草长得十分茂盛 ,原来 ,这一片 ” 绿洲 ”的附近有一座钼矿 ,矿工每天上下班总是抄近路走 ,他们的鞋子个踩过的地方 ,牧草绿油油的
合成 人体蛋白质 (与植物蛋白的结构 和功能都不相同) 思考与讨论 3 . 由 n个氨基酸所构成的肽链的种类数是 20n种 R1 O C NH2 C OH H 二、蛋白质的结构及多样性 C COOH H N R2 H H H COOH C H N R2 H OH R1 C NH2 C H O OH H H2O 肽键 二肽 R1 C N C H O COOH C H N R2 H H 三肽 H
《 人体构造 》 法国的 比夏 指出器官由 组织 构成 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 1. 细胞学说的发现过程 荷兰的 列文 .虎克 自制显微镜观察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 1665年,英国的 罗伯特 ﹒虎克 发现并命名 “细胞” 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 1. 细胞学说的发现过程 1838年, 施莱登 首先提出 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 1. 细胞学说的发现过程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ﮕ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ﮕ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 ﮕ细胞学说建立的大致过程。 ﮕ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完成 P12讨论题 ●细胞学说的要点: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能够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斑病,每亩可用多菌灵 60 克、百菌清 60 克或三唑酮 60 克对水 30 公斤喷施叶面,隔 7 天喷一次,连喷两次。 隔行去雄玉米在刚抽雄穗时,隔一行去一行或隔两行去一行雄穗,有利于通风透光,节省养分,减少虫害。 去雄的方法是:在雄穗刚抽出一半时,隔行拔除,也可用镰刀掠去。 去雄时应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损伤顶端叶片,也不能砍掉果穗以上的茎叶,以免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