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害虫蓑蛾的特征与防治内容摘要: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鳞翅目,蓑蛾科。 蓑蛾除大蓑蛾(,还有茶蓑蛾(白茧蓑蛾(。 在江、浙、沪地区危害严重的是大蓑蛾,又名袋蛾、避债蛾、皮虫等。 食性极杂,危害多种香草。 雌成虫体翅暗褐色,前翅近外缘有 45 个透明斑,幼虫暗褐色,头红褐色,胸部背板黄褐色,有红褐色斑纹。 虫囊纺锤形,雌性比雄性的大。 蓑蛾一般 1 年发生 l 代,少数两代,以老熟幼虫在枝条上的虫囊中越冬。 雌成虫无翅,经交配后即产卵在虫囊内。 繁殖率高,平均每头产卵 3000 余粒。 6 月中下旬“幼蚁”即从虫囊内蜂拥而出,吐丝随风扩散,取食叶肉,为害植株,高温干旱时,为害更为严重。 防治方法:冬季摘除越冬虫囊;悬挂黑光诱杀雄蛾;喷施 90敌百虫 20003000 倍液;保护和利用天敌,主要有蓑蛾瘤姬蜂(伞裙追寄蝇(。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