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废料栽培鸡腿菇高产技术内容摘要:

1、栽培鸡腿菇的好原料,可用于高产栽培鸡腿菇,从而使香菇废料进一步得到利用。 一、菌棒制作 1、废料处理。 将香菇栽培过的废料运至水泥地上,用铁锹等敲打拍碎后建堆发酵,堆高 60米,每 24 小时翻堆一次,堆积 2。 2、培养料配置。 培养料配方为:香菇废料 55、棉籽壳 35、玉米粉 8、石灰粉 2,或香菇废料 50、棉籽壳 20、杂木屑 15、麦麸 10、复合肥4、石灰粉 1。 拌料时,用培养料总量 多菌灵水溶液喷洒,使培养料含水量达 60一般以手捏培养料见水珠而不滴为度。 3、装袋灭菌。 培养袋采用 20 厘米 20 厘米 米聚乙烯袋,装袋用手工进行。 装好后,菌棒两端留 8米用塑料绳打活结扎紧,同时 2、制作一定数量的棉塞装入塑料袋中,与菌棒一起灭菌。 培养料装后需及时灭菌,否则易造成基质酸化。 采用常压灭菌,保持 10010时即可。 出灶时,当菌棒温度泠却至 80,将菌棒移入接种室。 4、接种及发菌管理。 当菌棒温度降至 30以下时进行接种。 为减少杂菌感染,须 3紧密配合,进行流水作业。 动作要迅速、快捷。 采用两头接种法,其中一人解开袋口扎绳并在接种口上用木棒打一个直径 米、深 5米的接种孔,一人进行接种,另 1上套圈和棉塞,接种后进行遮光培养。 鸡腿菇发菌期需大量氧气,应勤翻堆。 一般 9翻堆一次,30菌丝可长满袋。 二、大棚栽培 1、大棚制作。 大棚规格一般宽 6 米、高 ,长度可根据场地情况调节,一般 3、在 20之间,每个棚占地 120方米。 大棚坐北朝南,呈拱形,用钢管或水泥立柱支撑棚体,棚架上覆盖多功能塑料薄膜用以保温防雨,再在上面覆盖遮阳网用以遮荫,也可在薄膜与遮阳网之间再加一层草帘。 最后用高强度压膜线固定遮阳网。 2、发菌栽培。 适宜栽培时间,一般春季为 3 月份左右,秋季为 10 月份左右。 在大棚内开厢做畦,畦宽 100 厘米,深 20米,长度不限。 畦床做成龟背形。 为防止杂菌及畸形菇发生,可用 3的石灰水喷洒畦床和四周泥土。 将发好菌的菌棒脱袋后横排埋入土中,菌棒间距 2米,先在菌棒间隙填土,浇透水后再在菌棒表面覆土 2米。 上面的覆土可先放在干净的水泥地上打细,拌入 1石灰粉,层层喷洒 菌 4、灵溶液。 调好水分后覆盖塑料薄膜闷 24时,覆土前揭膜散气。 3、出菇管理。 菌棒埋土后一般 10即可出现小菇蕾。 出菇期间,棚内温度控制在 10湿度控制在 80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时,应每天早晚向棚内喷雾状水;如果温度过低,应在下午气温下降时关好棚门,在畦上用竹片搭成拱形小棚,上盖草帘保温;若超过 30,可向棚顶及四周喷水,同时加强通风换气,也可在棚内挖沟灌水,既可降低棚内温度,又可达到保湿的目的。 为防止杂草危害,在第一潮菇采收结束后,喷施草甘磷每亩 300 毫升进行除草。 在采完第三潮菇后,可适当喷施 素、糖、酸二氢钾混合液,以弥补培养料中养分和水分的消耗。 只要管理得当,可采收 5时采收。 因鸡腿菇生长速度快,开伞后释放出大量的黑孢子,使子实体产生自溶现象,从而失去商品价值。 因此必须在菇蕾期菌环刚松动、菌盖尚未展开时采收。 产品可鲜销或烘干保存。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