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菌糠栽培鸡腿菇内容摘要:
1、糖 粗纤维 能够满足鸡腿菇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是栽培鸡腿菇的经济原料。 配方:香菇菌糠 79%、钙镁磷肥 石灰 棉子皮 15%。 季节安排:鸡腿菇属于中低温型品种,胶东地区春季栽培在 3 月初开始制袋,播种、发菌,4 月上旬大棚埋袋进入出菇管理,6 月上旬出菇结束;秋栽 9 月开始制袋、播种、发菌,10 月上旬大棚埋袋进入出菇管理,11 月底出菇结束。 菌袋制作:1、基料处理。 香菇废菌糠在剔除腐烂、霉变的后,晒干,用机械粉碎备用。 2、拌料。 先将石灰、钙镁磷肥搅拌均匀后,撒在摊平的菌糠与鲜棉子皮混合物的上面,再进行搅拌,使干料混匀,加入洁净的水搅拌,使原料含水均匀,无干心,水分含量 65%。 判断方法: 2、用手用力握料,手指缝间有水滴溢出,能滴出 68 滴为宜。 3、发酵。 料拌好后,可直接建堆发酵,建堆可在室内,也可在室外露天,最好是水泥地面。 堆料宽 ,高 ,长度不限。 先在地面上铺一层约 10 厘米的料,再顺着长度方向,距堆宽两边边缘 处各摆一排粗 6 厘米的草把,然后再往上铺料,料堆四周可用铁锹稍压,防止料下散,中间料松紧度自然,不可用力压。 堆好后在堆上面打四排孔,孔粗 6 厘米,间距 30 厘米,每两排孔打到堆底时刚好在草把的两边,这样有利于通气。 打完孔后在料表面喷氯氰菊酯 800 倍溶液,最后在堆外面覆盖一层麻袋或者草帘,以利于表面保温和透气,覆盖塑料纸时尽量避免盖住通气孔。 4、翻堆。 翻堆的 3、目的是为了使培养料上下里外均匀发酵,杀死有害微生物。 建堆后待料温达到 60以上时开始计时,维持 24 小时,进行第 1 次翻堆。 把底部的料和表层的料翻到中间,把中间的料翻到外面(建堆时方法同上,以后翻料时要求同上)。 一般翻堆 3 次。 发酵至有料香味,表层有大量白色放线菌时即可。 5、装袋养菌。 栽培袋应用 24 厘米38 厘米米聚乙烯筒膜,用种量 15%,采取人工装袋,4 层菌种 3 层料,装完袋后用牙签在菌种层打孔,孔深 3 厘米,每层打 68 个孔。 养菌室外温度保持 25左右,相对湿度 70%以下,发菌 10天进行倒堆,挑出污染的菌袋,早、晚各通风 1 次,1 次保持 2 小时,大约2030 天可长满全袋。 再培养 10 天左右,待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后,方可覆土栽培。 其他管理同常规。 专利查询。香菇菌糠栽培鸡腿菇
相关推荐
经发生高度分化的细胞 ,还能像早期胚胎细胞那样,再分化成其它细胞吗 ? 思考: 一个细胞分裂形成的细胞团 胡萝卜的韧皮部 * 1958年斯图尔德 [美 ] 实验 实验证明: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 潜能 ,即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二、细胞的全能性: 概念: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已经分化 的细胞 ,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 潜能。 *
接种”密接种 增加椴木的发菌点,发菌点多发菌面积就大,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菌丝浸透椴木。 椴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主要靠吸收水分和蒸发水分,干湿交替的水分运动能使椴木内部得到充足的氧气,使菌丝深入椴木吃料,从而加速椴木成熟,减少受杂菌感染的几率。 深接种 种穴深则装菌多,有利于防旱,可使种穴底部种块受外界温差的刺激减少。 种块内菌丝体在温度、湿度较恒定的条件下会快速萌发,成活率可得到提高。 深打穴
4.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 生殖 的现象 5.生物体都有遗传和 变异 的特性 6.生物体都能 适应 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一)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从化学组成上看: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都有蛋白质和核酸 . 从结构上说: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 1.概念: 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 考题
二阶段: 线粒体的基质 第三阶段: 线粒体的内膜上 有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 4[H] 2 ATP 2 ATP 34 ATP 二、有氧呼吸 C6H12O6 + 6 H2O + 6 O2 酶 6 CO2 + 12 H2O C: H: O: C6H12O6 丙酮酸 CO2 [H] C6H12O6 丙酮酸 H2O [H] H2O [H] H2O H2O O2 H2O C6H12O6 丙酮酸 CO2
,长 45cm,每套中取一根送试验室作技力试验,另一根作冷弯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上。 钢筋型号、品种应与设计相符,不得缺组,检验时间必须在使用和浇硅以前。 钢筋质保书宜为原件,如为抄件,应有抄件人签名,并盖单位公章。 钢筋焊接 本工程采用电弧焊为主,部分用电焊压力焊与电弧焊接头,焊工必须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正式焊接前,应作试焊,并按规定批数抽样送试验室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上。 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