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菌糠栽培鸡腿菇内容摘要:

1、糖 粗纤维 能够满足鸡腿菇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是栽培鸡腿菇的经济原料。 配方:香菇菌糠 79%、钙镁磷肥 石灰 棉子皮 15%。 季节安排:鸡腿菇属于中低温型品种,胶东地区春季栽培在 3 月初开始制袋,播种、发菌,4 月上旬大棚埋袋进入出菇管理,6 月上旬出菇结束;秋栽 9 月开始制袋、播种、发菌,10 月上旬大棚埋袋进入出菇管理,11 月底出菇结束。 菌袋制作:1、基料处理。 香菇废菌糠在剔除腐烂、霉变的后,晒干,用机械粉碎备用。 2、拌料。 先将石灰、钙镁磷肥搅拌均匀后,撒在摊平的菌糠与鲜棉子皮混合物的上面,再进行搅拌,使干料混匀,加入洁净的水搅拌,使原料含水均匀,无干心,水分含量 65%。 判断方法: 2、用手用力握料,手指缝间有水滴溢出,能滴出 68 滴为宜。 3、发酵。 料拌好后,可直接建堆发酵,建堆可在室内,也可在室外露天,最好是水泥地面。 堆料宽 ,高 ,长度不限。 先在地面上铺一层约 10 厘米的料,再顺着长度方向,距堆宽两边边缘 处各摆一排粗 6 厘米的草把,然后再往上铺料,料堆四周可用铁锹稍压,防止料下散,中间料松紧度自然,不可用力压。 堆好后在堆上面打四排孔,孔粗 6 厘米,间距 30 厘米,每两排孔打到堆底时刚好在草把的两边,这样有利于通气。 打完孔后在料表面喷氯氰菊酯 800 倍溶液,最后在堆外面覆盖一层麻袋或者草帘,以利于表面保温和透气,覆盖塑料纸时尽量避免盖住通气孔。 4、翻堆。 翻堆的 3、目的是为了使培养料上下里外均匀发酵,杀死有害微生物。 建堆后待料温达到 60以上时开始计时,维持 24 小时,进行第 1 次翻堆。 把底部的料和表层的料翻到中间,把中间的料翻到外面(建堆时方法同上,以后翻料时要求同上)。 一般翻堆 3 次。 发酵至有料香味,表层有大量白色放线菌时即可。 5、装袋养菌。 栽培袋应用 24 厘米38 厘米米聚乙烯筒膜,用种量 15%,采取人工装袋,4 层菌种 3 层料,装完袋后用牙签在菌种层打孔,孔深 3 厘米,每层打 68 个孔。 养菌室外温度保持 25左右,相对湿度 70%以下,发菌 10天进行倒堆,挑出污染的菌袋,早、晚各通风 1 次,1 次保持 2 小时,大约2030 天可长满全袋。 再培养 10 天左右,待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后,方可覆土栽培。 其他管理同常规。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