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霜霉病内容摘要:

2、尔斯轴霜霉或向日葵单轴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孢囊梗 1从气孔伸出,具隔膜,大小 350轴长 105全长 1/3 部单轴分枝 6;末端直,圆锥形,长 3簇生成直角分枝,顶端钝圆。 孢子囊卵圆形、椭圆形至球形,顶端有浅乳突,无色,大小 164m)。 卵孢子球形,黄褐色,直径 23发现有 8 个生理小种。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向日葵霜霉菌随带菌的种子传播蔓延。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卵孢子潜藏在内果皮和种皮中,种子间夹杂的病残体也带菌,春季气温回升,卵孢子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侵入向日葵,形成全株侵染症状。 该病有潜伏侵染现象,带菌种子长出的幼苗常不表现症状,生产上播种带菌种子,当年只有少数出现系统症状的 3、病株,相当多的植株为无症带菌,生产上要注意,必要时需连续种植进行检查 16其发病。 向日葵品种间存有抗病性差异。 该病发生程度与手艺种及出苗期间温湿度有关,一般早播发病轻,旱地发病轻。 向日葵播种后遇有低温高湿条件,容易引起幼苗发病,生产上春季降雨多,土壤湿度大或地下水位高或重茬地易发病,播种过深发病重。 向日葵进入成株期以后抗病性明显增强。 防治方法(1)建立无病留种田。 严禁从病区引种,千方百计地保护无病区。 (2)与禾本科作物实行 3轮作。 (3)选用抗病品种如辽葵 2 号、汾葵杂 2 号、抗 3A恢 6、。 (4)怀疑有霜霉病的要检测向日葵的内果皮和种皮,明确带菌率。 发病重的地区用种子重量 25%甲霜灵拌种。 (5)适期播种,不宜过迟,密度适当,不宜过密。 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喷药或灌根,防止病情扩展。 (6)苗期或成株发病后,喷洒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64%杀毒矾湿性粉剂 800 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800液、40%增效瑞毒霉可湿性粉剂 600液、72%杜邦克露或 72%克霜氰或 72%霜脲?锰锌或 72%霜霸可湿性粉剂 700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 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 900液。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