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31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ppt同步课件内容摘要:

观 察 到 第 二 极 体 时 , 可以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发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的阶段是__________。 (填序号 ) (5)① 阶段存在的变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 (1)图中 ① 为有丝分裂,可增加卵原细胞的数量,卵原细胞进一步演变为初级卵母细胞; ③④ 为减数分裂,只有在受精后 ,次级卵母细胞才能最终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因此 E是受精, B是合子;卵泡的形成是在胎儿期,减数分裂是从初情期后开始的,因此阶段 C为胎儿期,阶段 D为初情期后; (2)精子开始形成的时期是初情期 , 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 , 即两次连续的分裂 (MⅠ 和MⅡ )产生精子细胞 , 需经过变形过程才形成精子 (而卵子形成不需要变形 ), 细胞中很多结构会消失 ,而细胞核和线粒体被保留下来; (3)当观察到第二极体时,表明卵子已经完成了受精作用。 (4)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 因此为 ① 、 ④ ; (5)有丝分裂中的变异类型只有基因突变 、 染色体变异 , 没有基因重组。 【 答案 】 (1)第一极体 合子 受精 胎儿期 (2)初情期 需要变形 细胞核 线粒体 (3)卵子已经完成了受精 (4)① 、 ④ (5)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互动探究 (1)在图示中进行 ① 过程时 , 细胞核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什么。 其形态上的变化主要是什么。 (2)在图示中 ③ 、 ④ 过程与精子的形成过程的重要区别是什么。 【 提示 】 (1)① 过程时,细胞核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DNA的复制。 其形态上的主要变化是体积增大。 (2)在图示中 ③ 、④过程都出现了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而精子的形成在 MⅠ 和 MⅡ 过程中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的;卵子形成时 ③ 、④两过程是不连续的,且过程 ③ 发生在排卵前后,④发生在精卵结合过程中。 【 探规寻律 】 (1)精子和卵子在发生上的重要区别是哺乳动物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储备是在胎儿出生前完成的。 (2)动物精子的大小与动物的体型大小无关。 (3)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是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 2个极体。 要点二 受精作用 (1)成熟的生殖细胞并不代表具有受精的能力 ,成熟的精子必须获能后才具备受精能力,而排出的卵子本身就不是成熟的生殖细胞。 (2)雌 、 雄原核不能理解成卵细胞 、 精子原来的核 , 而是在原来细胞核的基础上形成的新核 , 原核膜已破裂。 (3)将从卵巢中取出的卵母细胞用于体外受精时,应在体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