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干热风害内容摘要:

2、间 32以上天气持续 5 天,则发生干热风害。 病因在小麦灌浆至成熟阶段,遇有高温、干旱和强风力是发生干热风害的主要原因。 在此阶段,遇有 25 天的气温高于 32,相对湿度低于 30%,风速每秒大于 23m 的天气时,小麦蒸发量大,体内水分失衡,籽粒灌浆受抑或不能灌浆,造成小麦提早枯熟。 如淮北冬麦区小麦在正常情况下,上下午各具 1 次开花高峰。 受干热风影响后,上午开花量减至 下午占 这是因为白天气温高,相对湿度低于 41%,植株体内水分蒸腾量大,根部吸收的水分不能满足上、下午开花形成两个高峰的需查,只好转向夜间。 除此而外,受干热风影响,与正常年份相比灌浆期缩短 5 天,灌浆高峰提早 3 天,灌浆 3、量减少 6g,芒角增加 2040 度。 三是由于地上部水分大量蒸发,根系老化,水分供应跟不上,叶片生活力衰退,养分转移受阻,造成叶片昼卷夜开或昼夜卷缩不展开,直至青枯而死,收获期提早 710 天。 此外试验表明春小麦中,高中秆品种比短秆抗干热风能力强、长芒一般比无芒或顶芒品种抗干热风能力强、穗下茎长的品种较穗下茎短的品种抗逆性强。 至于蜡质茸毛多的品种,在干旱生态环境中是抗旱品种,但在灌溉条件下,则不抗干热风。 防治方法(1)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增施有机肥和磷肥,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合理施肥不仅能保证供给植株所需养分,而且对改良土壤结构,蓄水保墒,抗旱防御干热风起着很大作用。 (2)加深耕作层,熟化 4、土壤,使根系深扎,增强抗干热风能力。 (3)在干热风害经常出现的麦区,应注意选择抗逆性强的早熟品种。 冬小麦如西农 88 号,郑州 941,豫麦 1864,豫麦 39、37、12 号,陕农7859,不相上下安 8 号,宛 7107,冀麦 40 号,晋麦 49 号、51 号、52 号,皖麦 25 号等品种抗干热风。 春泪科如红芒、晋 2148、晋 5001、临麦 30 号、龙辐麦 7 号、定丰 3 号等品种抗干热风。 (4)抗旱剂拌种。 667抗旱剂 1 号 50中拌 种。 也可用万家宝 30g,加水 3000g 拌 20g 麦种,拌匀后晾干播种。 (5)适时早,培育壮苗,促小麦早抽穗。 适时浇好灌浆水、麦黄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