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根腐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内容摘要:
2、蔓延。 到麦苗拔节表现症状时才发现并防治,用药控制为时已晚。 能适期播种,整地质量差,播种过深或过浅,偏施氮肥,田间杂草多,品种抗性差,耕作粗放等,均能引发和加重小麦根腐病的发生。 三、病区可与玉米、甜菜、油菜、向日葵进行轮作,降低病原菌在土壤中的存活量。 翻可减少病残体上的越冬菌量。 前茬为春麦、亚麻的地块更要尽快伏翻,同时追施农家肥。 前晒种 23 天,严格按照拌种程序拌种,防止种子带菌。 用适乐时或卫福按种子量的 2%3%拌种,闷种 1224 小时,如拌种时种子水分偏大,可摊开晾晒后再播种。 根腐病重病区避免种植冬小麦石冬 8 号或新冬 18号。 种过晚苗情弱。 播种过深消耗营养大,出苗后麦苗细弱,易感病; 4、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洒,可适当减轻病害的发生。 好在入冬前进行 1 次冬灌,来年开春后春耙 1 次,在 4 月底之前浇头水同时,施用磷酸二氢钾或腐殖酸、氨基酸肥料,促进麦苗提早生新根、长新叶,提早返青起身。 小麦根腐病易防难治,应以预防为主,发现病株后及时用药治疗。 可以在发病初期,选用 果利可湿性粉剂25003000 倍液喷雾,或每 667 平方米用 麦菌杀水剂 3035 克或 5%井冈霉素水剂 10 克加水 40 千克喷雾防治,隔 710 天再喷 1 次。 喷药应匀、透,使药液充分浸透根和茎。 或者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每 667 平方米用 50%强力杀菌剂 50 毫升、迦姆 5 毫升,加水 40 千克喷雾,每隔 710 天喷 1 次,连续防治 23 次。 小麦开花初期,每 667 平方米用 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 50%多福合剂 100 克加水喷雾,可控制叶部病害发展,防病增产效果较好。 此外,增施氮肥,氮、磷肥配合施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小麦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专利查询。小麦根腐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相关推荐
(2)过程 ③ 中将棉花细胞与农杆菌混合后共同培养 , 旨在让重组质粒中的 T- DNA片段进入棉花细胞;除尽农杆菌后 , 还须转接到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 , 目的是筛选出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3)培养基中生长素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高时 , 利于根的分化 , 抑制芽的形成 , 反之 , 有利于芽的分化 , 抑制根的形成。 因芽顶端可合成生长素 ,
1. 精子的发生 (1)场所:睾丸的曲细精管。 (2)时间:从初情期到生殖机能衰退阶段。 (3)过程:精子的发生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睾丸里有许多弯弯曲曲的曲细精管 , 曲细精管中有大量的精原细胞。 位于曲细精管管壁的精原细胞进行数次有丝分裂 , 产生大量的精原细胞 , 其中部分精原细胞进一步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第二阶段:初级精母细胞连续进行两次分裂 (即减数分裂 , 包括 MⅠ
D正确。 [答案 ] C 2 . (201 4 重庆卷, 2) 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下列叙述 错误. .的是 ( ) A .应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 B .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C .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 D .生物武器是用微生物、毒素、干扰素及重组致病菌等来形成杀伤力
2、米的小段。 (3)将 3%5%的尿素用温水配成溶液,温水多少视秸秆的含水量而定,一般秸秆的含水量为 12%,为每 100 千克秸秆加 30 千克左右溶液。 (4)将配好的尿素溶液均匀地洒在秸秆上,边洒边搅拌,或者一层秸秆均匀洒一次尿素溶液,边装边踩实。 (5)装满后,用塑料薄膜盖好池口,四周用土覆盖密封。 塑料袋氨化法塑料袋一般为 长,宽,对塑料袋的要求是无毒的聚乙稀薄膜,厚度在 米以上
组织细胞间隙中含有一定量的弹性纤维等蛋白质 , 易被胰蛋白酶催化分解 , 从而使细胞分离开来。 当贴壁生长的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就停止分裂增殖 , 需定期用胰蛋白酶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下来 , 配成细胞悬浮液。 动物细胞培养传至 50代左右 , 部分细胞的遗传物质会发生改变 , 并且带有癌变的特点 , 能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地传代下去。 [答案 ] D 一般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