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替代玉米词喂畜禽的方法内容摘要:

2、是木聚糖,不同品种小麦的木聚糖含量常在 1%10%,而猪消化道由于不能分泌内源性木聚糖酶,因此,必须通过外源添加物质才能提高猪对小麦的消化率二是水溶性的木聚糖在胃肠道中会产生黏性,从而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形成对胃肠多肽的抑制,导致胰液分泌紊乱三是木聚糖会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而细胞壁包裹淀粉颗粒后,会阻碍动物对淀粉的消化四是由于木聚糖会被肠道微生物利用,导致微生物增殖,从而产生腹泻等问题。 2 猪日粮中使用小麦采用小麦日粮来替代玉米日粮,可以大幅度地节约饲料成本,平均每吨全价饲料可节约 50200 元,同时通过使用小麦专用酶(能够使猪获得与饲喂玉米、豆粕日粮后同样的生长性能。 用小麦日粮替代玉米 3、需要对小麦的营养价值、小麦的加工、小麦日粮配方的调整和小麦日粮中加酶等环节有深入全面的认识,否则替代效果会受到影响。 料中小麦替代玉米的比例小麦可以替代各阶段猪(保育猪、生长猪、育肥猪和母猪)日粮中玉米的30%100%。 对保育猪能替代 30%50%,生长猪 50%70%,育肥猪70%100%。 料配方调整重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小麦中赖氨酸含量比玉米、豆粕低,而赖氨酸含量与猪生长速度要求成正比,因此当用小麦配方时,日粮蛋白质赖氨酸的组成成分水平要比玉米、豆粕日粮高 此时就应额外添加合成赖氨酸二是小麦替代玉米,通常可以节省豆粕用量 30100 千克/吨三是小麦替代玉米,可以减少磷酸氢钙用量24 千克 5、聚糖酶、果胶酶等非淀粉多糖酶能有效分解植物细胞壁、分解畜禽不能降解的水溶性非淀粉多糖,从而降低肠道内容物黏度,加速养分吸收。 如添加小麦酶,还可提高小麦代谢能(家禽在 100 千卡/千克左右)。 白质玉米粗蛋白含量为 小麦含量则为 但在使用过程中小麦氨基酸的含量虽然高于玉米但却显著低于豆粕,如果用小麦替代玉米后仍将配方粗蛋白水平维持不变,则会由于豆粕用量的下降而导致某些氨基酸的下降量无法用小麦来弥补的现象。 因此,建议小麦替代玉米后视具体情况适当提高粗蛋白配方水平,或者添加赖氨酸来补充限制氨基酸不足。 油酸用小麦代替玉米,可增加动物脂肪硬度,提高畜禽胴体品质。 但家禽对亚油酸十分敏感,小麦亚油酸含量只有 6、 远低于玉米亚油酸 2%的含量,因此,家禽日粮中用小麦作为主要能量饲料时,应将亚油酸列为最重要的营养指标之一。 物素畜禽对小麦或小麦副产品中生物素利用率很低,如果生物素缺乏会造成一些疾病的发生,这也是多用小麦日粮会引起肉鸡死亡率升高的一个原因(主要是猝死症)。 但可以通过添加肉粉,改善光照制度(前三周光照改变,降低生长速度,后三周逐渐增强)加以改善。 黄素叶黄素可较好地影响肉鸡的肤色、脚色和蛋黄的颜色小麦和玉米中叶黄素的含量差异显著,黄玉米叶黄素含量为小麦叶黄素含量的 9 倍,而且小麦中的叶黄素家禽几乎不能利用。 因此小麦替代玉米对白色肉鸡而言可使肉鸡肌肉变白,提高肉的品质,从而提高出口肉鸡的竞争力,但对于黄鸡而言则应添加相应量的色素或使用一定量的玉米蛋白粉或苜蓿草粉用以弥补不足。 禽日粮中使用小麦的比例按营养平衡原则设计配方时,小麦替代玉米的比例应控制在 30%70%为宜。 幼禽日粮小麦用量为 20%30%,中大禽料中小麦用量控制在 30%50%(最好40%),可获得经济可行的饲料配方。 麦加工问题小麦日粮制粒后相对玉米而言结合紧密,制粒效果好。 用作粉料时不能粉碎太细,以防饲喂时黏附鼻、眼、喙,长期饲喂易造成喙变形、拒食、生长速度下降等现象。 另外应该注意小麦原料本身的品质,确保配方计算时小麦营养计算值不会偏高。 此外,生长和储存过程中感染赤霉病的小麦应谨慎使用。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