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文所指的高产,是指亩产 1000 公斤以上。 根据研究和实践,玉米每亩(667平方米)达到 1000 公斤产量所需生态条件,积温3000,可利用积温达2800,无霜期 150160 天,地势平坦,保肥保水,土壤为壤土或轻壤土,肥水条件为中上等。 一、选用优良品种知何选好玉米良种,是关系到秋季产量增收的关键问题。 在选择玉米良种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根据热量资源条件选种。 当地的热量资源与玉米品种的生长期有关。 生长期长的玉米品种丰产性能好、增产潜力较高,当地的热量和生长期要符合品种完全成熟的需要。 热量充足,就尽量选择生长期较长的玉米品种,使优良品种的生产潜力得到有效发挥。 但是,过于追求高产而采用生 2、长期过长的玉米品种,则会导致玉米不能充分成熟,籽粒不够饱满,影响玉米的营养和品质。 所以,选择玉米品种,既要保证玉米正常成熟,又不能影响下茬作物适时播种。 地势高低与地温有关,岗地温度高,宜选择生育期长的晚熟品种或者中晚熟品种;平地生育期适宜选择中晚熟品种;洼地宜选择中早熟品种。 (二)根据当地生产管理条件选种。 玉米品种的丰产潜力与生产管理条件有关,丰产潜力高的品种需要好的生产管理条件,生产潜力较低的品种,需要的生产管理条件也相对较低。 因此,在生产管理水平较高,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可选择产量潜力高、增产潜力大的玉米品种。 反之,应选择生产潜力稍低,但稳定性能较好的品种。 (三)根据前茬种植选种。 3、品种玉米的增产增收与前茬种植有直接关系。 若前茬种植的是大豆,土壤肥力则较好,宜选择高产品种;若前茬种植的是玉米,且生长良好、丰产,可继续选种这一品种;若前茬玉米感染某种病害,选种时应避开易染此病的品种。 另外,同一个品种不能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三四年,否则会出现土地贫瘠、品种退化现象。 (四)根据病害选种。 病害是玉米丰产的克星,主要与土壤有关。 土壤养分不平衡,地温不正常,选种时应避开不适宜此条件生长的品种。 如:“登海 9 号”只适宜在土壤养分均衡、熟化程度高的地块生长。 (五)根据种子外观选种。 玉米品种纯度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玉米产量的高低,玉米 1 级种子(纯度 98)的纯度每下降 1,其产 4、量就会下降061。 选用高质量品种是实现玉米高产的有利保证。 优质的种子包装袋为一次封口,有种子公司的名称和详细的地址、电话;种子标签注明的生产日期、纯度净度、水分、芽率明确;种子的形状、大小和色泽整齐一致。 (六)根据当地降水和积温选种。 根据经验,上年冬季降雪量小,冬季不冷,第二年夏季降雨会比较多,积温不会高,生长期过长的品种,积温不够,影响成熟。 反之,上年冬季降雪量大,冬季很冷,翌年夏季降雨一般偏少,积温偏高,易选择抗旱性能强的品种,洼地可以适当种些中晚熟品种。 二、一早赶三前抗旱精播抗旱精播保全苗是实现高产的前提。 一早赶三前技术就是通过适时抢墒播种早,赶在春早之前(充分利用反浆水)。 追肥早在伏旱 5、之前(使玉米需肥水高效期与七、八月雨热期同期高峰相吻合);玉米成熟在霜冻之前(充分利用有效积温,促进玉米早熟增产)。 早播时间为 4 月 1525 日之间,最佳时间为 温指标,10 厘米土壤地温稳定在 78之间即可播种。 种子抗旱处理技术。 使用玉米生物浸种剂和抗旱保水剂处理(使用方法参照品种说明)。 播种质量。 保证深度适宜,盖土一致,提高出苗整齐度,达到苗全苗齐苗壮。 随着产量提高,播种技术对产量的作用逐渐增强。 播种技术包括选择种子处理、土壤备墒、合理密度、播种方法、播种量以及播种深度等。 种子处理:晒种。 经过阳光晒过的玉米种子,播种后吸水快,发芽早,出苗整齐,出苗率高,幼苗粗壮。 浸种和拌种:清水浸种主 6、要是供给水分,促进发芽。 化学药剂浸种主要有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但浸种的浓度太高或浸种时间太长,种子容易中毒受害,降低发芽率。 用农药拌种可防治病虫危害。 种子包衣就是给种子裹上一层药剂。 包衣的种子播种后具有抗病、抗虫以及促进生根发芽的能力,要针对当地病虫害对症用药。 精心备墒:土壤墒情是影响种子出苗质量的关键。 墒情好,土地平整,播种深浅容易一致,出苗整齐均匀。 播前备墒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土壤水分的调整。 在黄淮夏和套种夏玉米区,麦收后常出现季节性的干旱而使玉米播种时墒情恶化;因此生产上常用浇麦黄水来补充底墒。 合理密植,确定播量:合理密度要考虑品种特性。 其次,如土壤肥力、施肥量大而合理,适宜的密度就大。 7、在易旱而无灌溉条件的地区,种植密度宜稀。 玉米播种量的计算方法为:用种量(公斤)播种密度每穴粒数粒重面积。 应重点发展玉米精播技术、提高播种质量。 确定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一般以 56宜。 在墒情较好的黏土,应适当浅播,以 45宜。 疏松的砂质壤土,应适当深播,以 68宜。 如土壤水分较大,不宜深播,土干则应适当深播。 播后镇压:播后覆土以后,要适当镇压,干旱时要重镇压,而土壤水分过多时,不要镇压。 适施种肥:适量施种肥可以供给幼苗育足的养分,促进苗期的生长和增强对干旱、低温、病害等不良因素的抵抗能力。 种肥包括少量的氮肥、磷肥、钾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 种肥使用要控制用量和将种肥隔离,以免烧苗。 一般亩施58酸二铵, 8、效果不错。 如果播后出现缺株少苗,但没有明显的缺行断垄现象,可以在缺株的临近株穴,在定苗的时候,留双株来补足密度;也可在缺行断垄严重的区域种植耐荫性较强的作物如大豆、马铃薯等。 如出苗只有一半,可播种间作作物。 出苗不足一半时,建议毁种重播。 玉米喜温喜光。 玉米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 67,但发芽速度极为缓慢,易受土壤中细菌和真菌侵害而腐烂。 有的地方为了避免伏旱影响和高温季节带来的授粉不良,在入春时过早播种,由于土温低、季节性气温尚未稳定,从播种到出苗往往需要 20 天,其间如遇阴雨或寒潮,常造成出苗不齐或种子霉烂。 玉米种子在 1012的温度下发芽较快而且整齐,生产上把这一温度作为开始播种的最低温度指标 9、。 玉米幼苗抗低温能力比生长后期强。 遇 0低温不至于冻死,在3的短期低温下,幼苗会受到损伤,若温度回升快,管理及时,幼苗在几天后即可恢复正常生长。 若低温条件持续长,幼苗就会冻死。 玉米长出 45 片叶子时,仍能抵抗轻微霜冻,此后抗寒能力逐渐降低。 低温致使幼苗生长缓慢的原因是根的代谢减慢,当温度降至 45时,根系完全停止生长。 在农业生产管理上,促进根系发育有很大好处。 三、合理密植1扩大行距。 改传统常规行距 6065 厘米为 120130 厘米(也等于隔行种植)。 把肥和苗集中 1/2 的利用面积上。 加大密度,公顷保苗 60 万62 万株,收获株数必保 58 万株。 2扩大株距。 由常规垄不变,采用远距一掩 10、多株(80 厘米 3 株或 100 厘米 4株),公顷保苗 60 万62 万株,收获株数必保 5860 万株。 四、科学施肥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 每公顷施入优质农家肥 80 立方米,化肥要求 入底肥,25作为追肥,底肥深度 1520 厘米(以免化肥烧幼根,要拌入尿素缓释剂),施肥标准要根据当地地力肥水条件调解用量。 标准为常年常用量的130为前提(增加常规用量 30)。 五、防治病虫害种子用包衣剂包衣,选用针对当地所需要的成分配比的包衣剂。 按说明使用必须达到用量标准才能有效防治。 为防止玉米矮缩病发生,在玉米 68 叶期喷施玉米粗缩灵一次。 大斑病用 75百菌清 500800 倍液或用 50多菌灵 500 倍液,在玉米雄穗期喷施,间隔 1015 天再喷一次。 适时放赤眼蜂防玉米螟,亦可用 50辛硫磷或 50甲胺磷,501605,05 公斤拌毒砂 50 公斤,在大喇叭口期投入心叶。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