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涝害减灾防灾技术措施内容摘要:

1、北省出现大范围降水,有的地方降水偏大,玉米田出现了涝害。 玉米是一种需水量大而又不耐涝的作物。 土壤湿度超过持水量的 80%时,植株的生长发育即受到影响。 玉米生长中后期,在高湿多雨的条件下,根际常因缺氧而窒息坏死,造成生活力迅速衰退,植株未熟先枯,对产量影响很大,有资料表明,玉米在抽雄前后一般积水 12 天,对产量影响不甚明显,积水 3 天减产 30%。 积水 5 天减少 40%。 综合各地经验,对于遭受涝灾的玉米,可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一、及时排水一旦发现田间积水,及早开深沟引水出田,以降低田间土壤和空气温湿度,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二、培扶植株涝灾常常引起倒伏。 如果涝灾发生较早,植株可自行恢复直立生 2、长。 但现在正要进入大喇叭口期,植株已失去倒伏后恢复直立生长的能力,应当人工扶起并培土固牢。 但应尽量不损伤新生出的气生根,并注意清除叶面泥沙,以恢复植株正常的光合作用。 三、中耕、培土当能下地时,及时进行中耕松土和培土,破除板结,改善土壤通透性,使植株根部尽快恢复正常的生理活动。 四、增施速效氮肥受涝玉米往往表现为叶黄、秆红,生长发育停滞;增施速效氮肥,可以改善植株的氮素营养,加速植株生长,减轻涝灾损失。 五、促进早熟涝灾发生后,植株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成熟期推迟,必须进行人工促熟,生产上常用的促熟方法有:(1)施肥法。 在玉米吐丝期,每亩用硝酸铵10 公斤开沟追肥,或者用 酸二氢钾溶液(或 3%过磷酸钙浸出液)叶面喷施。 如果吐丝期已经推迟,可通过隔行去雄,减少养分消耗,提高叶温,加速生育进程;(2)晒棒法。 在玉米灌浆后期、籽粒达到正常大小时,将苞叶剥开,使籽粒外露,促其脱水干燥和成熟;(3)晾晒法。 如果下茬作物播种期已到,但玉米仍未充分成熟,可将玉米连秆砍下,可在田边或其他空闲处(注意不要堆大堆),待叶片枯干后再掰下果穗。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