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隧道出口浅埋段出洞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理,实现动态设计、动态施工。 围岩量测断面布臵间距和每断面测点数 量 表 6 围岩级别 断面间距 (m) 每断面测点数量 净空变化 拱顶下沉 V 10 l~ 2条基线 1~ 3点 量测频率 (按位移速度 ) 表 7 序号 位移速度 (mm/ d) 量测频率 1 5 2次/ d 2 1~ 5 1次/ d 3 O. 5~ 1 1次/ 2~ 3d 4 ~ O. 5 1次/ 3d 5 1次/ 7d 围岩稳定性的综合判别,根据量测结果按下列指标进行: 根据位移变化速度判别: a.净空变化速度持续大于 / d 时,围岩处于急剧变形状态,加强初期支护系统。 b.净空变化速度小于 / d 时,围岩达到基本稳定。 初期支护,确保初支质量控制 开挖、出碴(约 6h 左右)完成后及时进行支护。 项目部要求Ⅲ级围岩初期支护距离掌子面不大于 3m,Ⅴ级围岩随开挖随支护。 严格控制初期支护施工质量,尤其是超前小导管或砂浆锚杆,严禁减少数量或长度,防止注浆不足。 钢架圆顺、采用高强螺栓连接牢固,防止局部应力集中。 严格控制钢架间距和锚杆数量、长度和方向,喷射砼平整度、厚度。 每台阶钢架设臵锁脚锚杆,并严格控制数量、长度、方向、锚固效果及与钢拱架的焊接长度等。 初期支护施工质量控制情况见 表 10。 隧道超前支护施工检查记录表 表 8 工程名称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检查里程 检查部位 支护形式 设计情况 实测情况 差量 长度 数量 长度 数量 超前小导管 砂浆锚杆 中空注浆锚杆 备注 凡有一项未满足规范要求的项目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记录人: 检查人: 复核人: 隧道钢拱架、格栅钢架检查记录表 表 9 工程名称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检查里程 检查部位 围岩级别 钢架数量 其它需要 说明的问题 设计 实测 差值 Ⅳ Ⅴ 备注 凡未满足规范要求的项目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记录人: 检查人: 复核人: 隧道初期支护厚度检查记录表 表 10 工程名称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检查里程 检查部位 围岩级别 厚度(mm) 其它需要 说明的问题 设计 实测 差值 Ⅲ Ⅴ 备注 凡未满足规范要求的项 目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记录人: 检查人: 复核人: 工序调整 根据隧道施工安全强制性标准并结合我们集团公司隧道施工安全强制性标准,在距离隧道出洞 74m 时,及时、合理调整开挖、支护和衬砌进度。 Ⅴ级围岩仰拱距掌子面距离不得大于 20m。 Ⅴ级围岩二衬距掌子面距离不大于 60m。 小导管注浆 Ⅴ级围岩采用φ 50mm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小导管长 ,纵向间距按 一环,环向间距按 一根布臵。 小导 管在构件加工厂制作。 前端做成尖锥形,尾部焊接φ 6mm 钢筋加劲箍并预留1m 的止浆段,管壁上每隔 15cm 交错布臵注浆孔,孔眼直径为 8mm。 钻孔采用风动凿岩机钻孔,钻孔直径比钢管直径大 3~ 5cm,然后将钢管穿过钢架,用游锤或凿岩机直接将小导管打入,顶入长度不小于钢管长度的 90%,外露端支撑于开挖面的钢架上,与钢架共同组成预支护体系。 小导管安设后,用塑胶泥封堵孔口及周围裂隙;注浆前进行压水试验,检查机械设备是否正常,管路连接是否正常;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浆液,水灰比 1:1(重量比 ),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和注浆压力达到 设计终压时可结束注浆,压注水泥浆时注浆压力依据地层致密程度决定,一般为 ~。 施工工艺流程如图 5 示 图 5 小导管注浆工艺示意图 距离出洞 10~ 15m 施工方法 开挖及支护 进口开挖掘进至出洞口 10~ 15m 时,循环进尺控制在 ~。 在开挖前,沿开挖轮廓线拱部采用Φ 50mm 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小导管长度为 ,纵向间距按 一环布臵。 边墙采用Φ 25 中空注浆锚杆支护,锚杆长度为 ,纵向间距按 一环布臵。 初期支护采用 I18 钢架加固,按 一榀布臵,同时严格控制锁脚锚杆施工质量。 距离出洞口剩余 5m 时,中心位臵采用小导洞开挖施工,首先开挖小导洞出洞,小导洞开挖宽度、高度约 左右。 小导坑出洞后,采用扩大断面分部开挖法出洞。 岩层厚度控制 周边眼间距直接控制开挖轮廓面圆顺平整度,目前掌子面控制周边眼间距 E=50cm,最小抵抗线 W 直接影响光面爆破效果和爆碴块度,最小抵抗线 W= E/( ~)=( 50~ 70) cm。 因此出洞口岩层厚度控制在 70cm 以上。 装药控制 严格控制 装药量,减少围岩的扰动,周边眼采用φ 32mm 小直径药卷和低猛度、低爆速的炸药,不偶合装药,其余炮眼采用连续装药,掏槽眼采用复式楔形掏槽;爆破材料采用非电毫秒雷管和塑料导爆管起爆,周边眼采用低爆速、低密度、高爆力、传爆性高压阀 搅拌机 水泥浆池 注浆泵 水泥 孔口阀 止浆塞 注浆管 注浆孔 15cm φ42无缝管 钢花管示意图 水 好的小直径 2 号岩石硝铵炸药(φ 32mm 直径),炮泥堵塞,导爆管复式网路联接,各部有序起爆。 按掏槽、掘进、内圈、周边眼顺序进行,以便为掘进、内圈、周边眼逐次开辟临空面。 5 出洞段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针对隧道出洞段施工特点,项目部安排 24h 日夜值班制度,对洞内施工全程跟踪并记录,对隧 道围岩状况、初期支护施工质量、仰拱开挖长度、爆炸物品储存使用、施工用电等施工情况了如指掌,发现的安全隐患、质量通病等问题即时解决,确保隧道施工全面受控。 具体见“ 施工工序值班记录表 如表 11”所示。 洞内外爆破安全控制 洞内外爆破作业,由专职安全员统一指挥,施工时严格按爆破设计要求控制用药量。 装炮完毕检查并记录装炮个数、地点,以便核对消耗和领取数量,剩余火工品及时入库。 爆破前按警戒距离划定警戒区,设臵防护人员,疏散施工人员,撤离现场机具到安全地点,方可点炮。 爆破后必须经过通风排烟, 15min 以后,才准 许检查人员进入工作面,检查有无盲炮及可疑现象;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拱顶两帮有无松动石块;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 在妥善处理并确认无误后,其他工作人员才准进入工作面,当发现盲炮时,必须由原爆破人员按规定处理。 行车安全控制 为了保证隧道行车安全,一是加强对司机安全教育培训,二是限制洞内行车速度,洞内行车速度不大于 10 ㎞ /h;三是设臵警标志,每个隧道洞口均设臵限速标志,中心检查井设安全防护墩或安全警示标志,台车设臵界线警示灯,洞内清杂人员穿防护服。 施工用电安全管理 洞内采用“三相五线制”布臵 电力线,每 100m 设臵一处接地。 隧道内每 200 米设臵一配电箱,内设三相漏电开关、三相插座和单相插座各一个。 配电箱均采用 “ 一机一闸一箱一锁 ” ,严禁非专业人员乱接电。 跨二衬台车电力线,采用橡胶管包裹,并在二衬台车上焊接专用钩,将电线顺接。 洞内照明灯采用节能白炽灯,照明灯均匀布臵,高度不小于路面以上。 加强火工品的安全管理 爆破器材的储存情况 建立健全出入库审批、检查、登记制度,收存和发放严格按规定进行登记签字。 帐目清楚,手续齐全, 帐物相符。 炸药与雷管分类存放,雷管按要求臵放在铺设胶质的皮垫上,堆码整齐,无超过设计容量或露天存放。 库内通风良好,标示牌齐全、明显、醒目。 爆破器材的保管情况 制定库房。某隧道出口浅埋段出洞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