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全株栽培白灵菇新技术内容摘要:

1、前栽培白灵菇,主要以棉籽壳作主料栽培,非棉区发展白灵菇有一定的难度。 笔者经试验发现,利用玉米全株栽培白灵菇生物学效率可达 8090,与棉籽壳栽培产量相当,成本下降 50左右。 其技术要点如下。 1菌种制作。 原种配方:玉米粒 98、石膏 1、蔗糖 1。 玉米粒在沸水中煮 30 分钟,捞出沥干,拌石膏和糖,装瓶灭菌,接入母种,菌丝长满瓶后备用。 栽培种配方:玉米芯颗粒 87、米糠 10、石膏粉 1、复合肥 1、石灰1。 先将玉米芯颗粒用 1012 的石灰水浸泡 12 小时,捞出过滤至不滴水后与其他辅料拌匀,经装瓶(袋)、灭菌、接种后,在室温下培养 2025 天。 菌丝满瓶、洁白、粗壮、浓密的播种后菌丝吃料快, 2、产量高。 2制栽培袋。 配方:粉碎玉米秸秆(长 米)75、玉米粒 20、石灰 3、糖 1、食盐 1。 玉米秸秆暴晒 23 天,粉碎过筛;玉米粒用清水浸泡 1012 小时。 将配方原料混合,加水拌匀,料水比 1成宽 、高 1、长不限的料堆,覆膜发酵 7 天。 期间翻堆 23次,调节含水量为 60,即可装袋。 3灭菌培养。 灭菌采用柴油筒蒸汽就地灭菌,开始用大火 34 小时,使料袋内温度达到 100,维持 16 小时。 待料温降至 30时就地接种。 每袋接入栽培种 40 克(湿重),遮光培养,关好门窗,室内温度控制在 25。 3540 天菌丝可满袋,继续培养 40 天,使菌丝达到生理成熟。 后熟期间,要有适度光照刺激,促进菌丝扭结。 4出菇管理。 培养好的料袋,分批进行出菇。 若鲜销,采用脱袋立式覆土栽培方式;若菌类加工企业收购,要求菇体越大越好,可采用梯形墙式覆土栽培方式,温度控制在 820。 晚上揭掉覆膜和草帘,给予低温刺激,白天以散射光刺激,促其现蕾。 袋内原基达黄豆大时解口,蚕豆大小时放口,乒乓球大时挽口,温度保持 1220,空气相对湿度 8590,每日上午和下午各开门窗通风 30 分钟,保持棚内空气新鲜。 5采收加工。 白灵菇从现蕾到采收约需 12 天。 采收前,停止喷水 1 天,降低棚内湿度,以提高菇的品质。 采收后停水 5 天,清理袋口,按常规管理,可采收 2 潮菇。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