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长前期病虫害的防治内容摘要:

1、、地老虎的防治1、为害症状玉米心叶中出现了许多半透明的小斑点。 当小幼虫长大一点儿后,从地上转移到地下为害,它们白天潜藏在土里,晚上出来取食,将茎基部咬断,使田间缺苗断垄。 黄地老虎出现的时间约比小地老虎晚 1 个月,它在小幼虫阶段取食嫩叶及咬食心叶。 大龄地老虎危害造成空心苗。 2、防治方法(1)播种前要深翻土壤,玉米要及时除草。 (2)地老虎危害初期在玉米田中撒施毒土,喷施药粉和药液。 当玉米心叶被害率达 5%时进行防治。 喷施 50%辛硫磷乳油 10001500 倍液,或 50%敌杀死乳油 3000 倍液,每亩喷50 公斤。 喷洒要均匀,杂草上也要喷。 也可撒施毒土防治。 用 50%辛硫磷乳油或 40%甲基 2、易硫磷乳油 斤加少量水,喷拌细土 100 公斤,每亩 20 公斤,傍晚顺垄撒施于苗根附近,形成 6 厘米左右宽的药带,防止幼虫入土。 (3)人工防治。 在田间寻找空心苗或萎蔫苗,挖开萎蔫苗周围的土,找出小地老虎的大龄幼虫,在茎基部找出黄地老虎的大龄幼虫。 二、黏虫的防治1、发生规律为害幼苗,又可在后期食光叶片,是一种暴食性害虫。 东北华北地区一年发生 3 代。 为害玉米的主要是第 2 代和第 3 代黏虫。 麦收后是第 2 代黏虫发生期,为害夏玉米幼苗,8 月上旬发生第 3 代,幼虫为害玉米的中后期。 在受害的心叶中可找到幼虫。 大龄幼虫白天藏在土中,傍晚,出来取食。 2、防治方法可使用 50%甲胺磷乳油 100 3、01500 倍液,或 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 倍液,每亩喷药液 4050 公斤。 包衣种子对地下害虫和黏虫都有防治效果。 三、玉米粗缩病和玉米矮花叶病毒病1、症状玉米粗缩病植株矮化,叶片浓绿,宽、短、厚。 上部节间短缩,不能抽穗结实。 它的传播媒介是灰飞虱。 另一种矮化植株是玉米矮花叶病毒病导致的。 玉米感病后,只有叶脉还是绿的,其它部分则变为黄色,表现为黄绿相间的条纹。 叶片组织变硬变脆,容易折断,最后不能抽穗,干枯死亡。 矮花叶病毒病传播媒介是蚜虫。 2、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 (2)减轻毒源。 在玉米出苗后清除田间杂草,拔除病株。 (3)消灭病毒病的传播媒介灰飞虱和蚜虫。 在玉米出苗后,向田间喷施 40%氧化乐果乳油 1000 倍液,或 50%甲胺磷乳油 1000 倍液。 (4)使用种衣剂进行包衣。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