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铁矿水土保持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0 露天境界内采出岩量 104t 20 2) 矿床开拓 矿山地处低山丘陵地区,采场最高标高为 240m,露天底标高 130m,采场封闭标高 180m。 180m230m 之间为山坡露天阶梯式开采, 180m 标高以下为深凹露天开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路面宽度 7m,采用 10t 矿用自卸汽车,矿石入选矿厂。 3) 开采方法 XXC 铁矿水土保持方案 12 采矿和剥岩工作是自上而下水平分层开采,采矿、剥岩推进方向是垂直走向,路堑底宽 20m,同时工作水平 台 23个,最小工作平台宽度 35m。 4) 穿孔爆破与装车工作 深孔爆破工作,采用多排孔微差 爆破,中深孔和一次浅孔爆破采用铵油炸药,炮孔中涌水量大时,可采用防水炸药。 二次爆破采用 2岩石炸药,普通雷管和导火线起爆。 采区内的矿、岩装车工作,选用 QUD20 型电铲,配备 10t 矿用自卸汽车,同时工作 3台在 23 个水平作业。 . 矿石运输 矿区地势南高北低,采矿场海拔标高为 100230m,地形坡度一般为 2043176。 ,怀丰路从矿区附近通过,交通方便。 设计选用 10t 型矿用自卸汽车。 180m 水平及 180m 水平以 下的矿石运输经矿山东侧 Ⅱ号运矿岩道路 运至选矿厂,190m 水平以下的矿石运输经 Ⅰ 号道路由矿区北侧 运至选矿厂。 采矿场废石经过公路运输至其他建筑材料场用来生产特殊的建筑材料。 矿山道路等级为 Ⅲ级,路面宽度为双车道 、单车道 ,路肩宽度为挖方双臂 路堑 1:、单臂 路堑 1:1;填方边坡 1:。 采场路基为 15cm 碎石整平层,运矿物岩石的道路为 25cm 干压碎石基层, 15cm 级配碎石面层。 . 选矿厂 . 选矿厂概况 选矿厂位于厂区南北长约 240m,东西宽约 200m,占地面积。 场地标高大部分在 左右,唯有厂区西北端一突出小山包标高在 219m 左右,选矿主厂房就布置在此山包的东山坡上,生活福利设 施和辅助建筑物布置在厂区的东侧。 矿厂生产、生活用水取自 24 104m3/a 的自备井,联合水泵站布置在厂区的北端。 厂区内各主要车间均有道路相通,进厂道路为公路型,混凝土沥青硬化路面,与厂外怀丰公路相接。 . 选矿工艺 采区采用露天阶梯式开采方法,采出的矿石用汽车运输至粗破碎矿仓或露天堆场。 XXC 铁矿水土保持方案 13 1) 选矿工艺流程 采用原矿预选工艺,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流程结构。 破碎及干选流程和指标见图 21 图 21 破碎、干选流程图 2) 主要工艺设备 表 24 主要工艺设备类型表 序号 类型 序号 类型 一、破碎、干选系统 二、磨矿选别系统 1 600 900 复摆式颚式破碎机 1 MQG21OO 3000湿式格子型球磨机 2 248。 1200 中型圆锥破碎机 2 MQY21OO 3000湿式溢流型球磨机 3 SZZ1250 2500 自定中心振动筛 四、选别设备 4 CT1010 永磁滑轮 1 248。 750 1800 半逆流型永磁筒式磁选机 三、分级设备 2 248。 600 1800 半逆流型永磁筒式磁选机 1 248。 1500 高堰式单螺旋分级机 五、过滤设备 2 248。 1500 沉没式单螺旋分级机 1 GN8m2内滤式真空过滤机 ; ; 原矿 500~0mm 图例:产率( %);品位( %) 干矿量( t/h);回收率( %) ; 废石 ; ; ; ; ; 筛 分 破碎产品 干 选 PEF600900 颚式破碎机 d=90~0mm PYZ1200圆锥破碎机 e=10mm XXC 铁矿水土保持方案 14 3) 厂房布置 粗、细破碎室建于平地,主厂房的配置为全自流配置形式,各作业之间完全自流,一段磨矿选别作业为一台球磨机对一台磁选机。 . 尾矿库 尾矿库矿区北侧山沟,距选厂约 20xxm,总占地面积 ,其中检修道路为土路面,长 188m,面积。 尾矿坝总高 ,尾矿堆高 30m,总容量 85 万m3; 堆存尾矿库约 86 万 t,约合 万 m3,该库运行较久, 该尾矿库已委托相关单位进行闭库设计。 尾矿库汇水面积 ,初期洪水设计频率 %,洪峰流量 ,终期频率 %,洪峰流量。 该尾矿库的初期坝采用干砌石透水坝,坝体排渗形式为预埋排渗棱体。 坝顶宽 3m,上游坡 1:2,下游坡 1:,坝长 102m。 后期采用上游法尾矿筑坝,堆积坡 l:5。 库内设 6座溢水塔, 535m 排水管,内径。 尾矿水及洪水通过排水构筑物排出坝外,部分进入回水池,加压送至选厂循环利用,部分水顺天然沟渠排入地表。 . 辅助设施 项目已建成并利用的辅助设施有机、汽修,仓库设施和化验室,电气系统,矿山行政通讯、生产调度通信、采矿扩音和扩音呼叫电话通信等系统,清水 河和安达木河与潮河交汇处修建的水源井,矿石破碎、筛分和转运过程中采用的 SCJ/A2型冲击式除尘器除尘设备,办公室、食堂、浴池等行政福利设施。 项目区平面布置见附图 MQZTK7 XXC 铁矿水土保持方案 15 . 项目占地及土石方 . 项目占地 项目占地情况详见表 25 表 25 项目占地表 序号 类型 面积 (hm2) 备注 一 采矿工业场地 1 采区 现状采区 2 运矿道路 现状运矿土路 3 未开采 二 尾矿库 1 库区 现状库区 2 检修道路 现状土路 3 施工设施区 三 选矿厂 现状采坑 1 厂区 现状运矿土路 2 厂外道路 现状排土场 四 料场 1 堆料场 现状料场 2 检修道路 现状土路 五 运输道路 1 运输道路 现状土路 六 施工生产生活区 临时占地、裸荒地 总计 XXC 铁矿水土保持方案 16 . 土石方 XX 铁矿工程本水土保持方案服务年限内共产生弃土弃渣 5600 m3(自然方),其中采矿工程共产 生废石 1200m3;尾矿库基建期共产生弃土 1500m3;选矿厂产生尾矿1800m3,运输道路建设过程中共产生弃土 750m3,施工生产生活区共产生弃土弃渣350m3; 废石、 尾矿排入 尾矿库。 露天开采结束前,尾矿库可满足堆放需求。 表 26 土石方流向表 项目 弃方( m3) 备注 采区 1200 尾矿矿砂,弃往尾矿库 尾矿 1500 弃往尾矿库 选矿厂 1800 弃往尾矿库 运输道路 750 废石,弃往尾矿库 合计 5600 图 21 土 方流向框图 1200 m3 1500 m3 尾矿库 弃方 5600 m3 采区 尾矿 1800 m3 选矿厂 750 m3 运输道路 XXC 铁矿水土保持方案 17 . 项目区概况 . 地理位置 XX区位于北京东北部,距北京市区约 70km,是北京重要的旅游城镇。 XX 区总面积 2129km2,北部主要为山岭地区,属燕山山脉,海拔最高 1534m;南部小部分地区是侵蚀平原,属华北平原,平原占总面积的 %。 本项目地处 XX 区北部山区,属汤河口镇行政范围。 . 地形地貌 拟建项目所处区域是北京市 XX 区,山区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 %,以万里XX为界,北依群山,南偎平原,层次鲜明地分为深山、浅山、平原三类不同地区,地势南低北高,北部山区属燕山山脉,南部平川属华北平原,北部山区 内山峦起伏,海拔高度大部分在 5001000m 之间,以山岳地貌为主,地貌类型包括中山区、低山区、河谷及沟谷。 . 地质土壤 项目位于燕山台褶带中段之密 (云 )怀 (来 )中隆断三级构造单元中。 沿线穿越昌(平 )怀 (柔 )中穹断、花盆 四海迭陷褶、八达岭中穹断和密云迭穹断四个四级构造单元;该区在中生代燕山期造山运动期间,构造岩浆活动十分强烈,自进入新生代后活动减弱,比较稳定,本地区存在的断裂带有青石岭断裂带、崎峰茶断裂带以及大水峪断裂带;土壤主要为山地淋溶褐土;按《北京地区地震烈度区划图》划分,本项目所在地区地震烈度为 6度。 . 气候气象 项目所在区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燥寒冷。 年平均气温 176。 C,无霜期 191天, 12 月上旬地面始冻, 2月下旬解冻,最深冻土 73cm;年平均降水量 , 80%集中在 69月份,最大 24h降水量 ( XX 枣树林 ),年最大降雨量 1406mm( 1956);平均风速 ,定时最大风速 18m/s,年大风日数 天,主要风向为西北风。 . 土地利用及植被情况 XX 区植被覆盖率较高 ,有林地 万 hm2,植被覆盖率达 65%,植物类型有XXC 铁矿水土保持方案 18 200多属、 300 余种,林木蓄积量达 万 m3,每年新增林木蓄积量 万 m3。 项目区范围内土地类型,以所占比例为顺序,从大到小排列应是:林灌地、山地、农田、居民区、矿场占地等。 沿线所占用地为建筑用地、耕地和山地及滩地。 汤河口镇林木植被以落叶阔叶林及其萌生丛为主,有辽东栎、山杨、侧柏、荆条、山杏及少量的油松、侧柏、苹果、梨、杏、红果等 ,林木覆盖率为 73%。 . 水系及地下水 XX区域内共有山泉 774 处、 4 级以上河流 17 条,有大小水库 19 座。 年均水资源总量 亿 m3,其中地表水多年 平均径流量 亿 m3,可开采地下水 亿m3,占北京市水资源的五分之一,人均占有量达 3300m3,水质优良,无工业污染。 项目区域内河流有白河、琉璃河、汤河、沙河。 以云蒙山腹地的黄土梁垭口为分水岭,分水岭北为白河流域,以白河为干流,琉璃河、汤河为支流,包括众多的一、二级冲沟;分水岭以南为沙河流域,也有众多的一、二级冲沟。 北部水流多自南西向北东汇入琉璃河及白河,而后进入密云水库;南部河流由西北向东南通过沟谷汇入大水峪水库,再通过沙河最后进入潮白河。 在这些河流中,白河、琉璃河、汤河为常年河,其余河流为季 节性河流。 . 社会经济 汤河口镇地处 XX区北部山区,距 XX城区 55km,北京市区 110km,总面积 225km2,辖 22 个行政村,总人口 1万人。 汤河口镇地理位置优越,是 XX 区北部山区的交通枢纽和北京市通往河北、内蒙古地区的交通要道。 该镇水资源、林木、矿产资源丰富,白河、汤河是镇域内主要河流;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覆盖率约为 73%;矿产有铁矿石、矾钛矿、金矿和莹石矿等;野生植物资源有黄芩、知母、苍术、柴胡等。 . 项目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XX位于北京市区的北部 ,有北京后花园的美称并且是北京市主要饮用水的采水及补 给地。 项目区位于北部山区,风景优美,资源丰富,区内较大的河流有琉璃河、汤河,白河。 随着区域建设的发展,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土地的主要用途为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林果以及矿业用地。 项目区内的水土流失情况分两部分,自然因XXC 铁矿水土保持方案 19 素引起的主要有区域内部分不良地质段因大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人为因素引起的主要有矿产非法群采,河沙乱采乱挖、及无秩序的生态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 根据北京市水土流失“三区”划分,项目区属重点预防保护区,目前项目区内的土壤侵蚀模数约为 500t/km2 a。 近年来,在水保 和农林系统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建立完善合理的排水系统,减少洪水冲刷,及对不良地质段进行加固防护;同时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业 ,以求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 ,增加林木覆盖率 ,减少水土流失量,科学规划审批砂石矿产采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使经济开发和生态资源保护形成完美统一。 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为下一步治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山区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XXC 铁矿水土保持方案 20 3. 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 . 水土流失成因、类型及分布 项目区 地势起伏较大,以山地为主,山沟溪流交错纵横,地形地貌丰富 ,植被良好、物种多样。 水力、风力侵蚀是最主要的侵蚀类型,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力侵蚀。 水蚀作用的大小、强弱主要取决于项目区土壤的抗蚀性、地形、降雨、地表状况等自然因素及不合理的人为活动。 . 自然因素 影响土壤侵蚀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降雨、地形、土壤、植被等,其中降雨是地表径流和下渗水分的来源,也是形成水土流失的动力因素。 ⑴降雨: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 600700mm,降雨主要集中在 6~ 8月 , 全年降雨日数平均为 天。 区内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暴雨强度大、历时短,是形成区内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 (2)风速 、风向: 多年平均风速 ,最大月平均风速 (4 月 ),最小月平均风速为 (8 月 ), 4月份大风日最多,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 (3)地形:地形是区内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矿区及废石场均分布在山坡地区,地势陡,矿区内运输道路及与铁矿厂连接道路均在山地区,在植被遭到破坏后将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⑶植被:项目区植被覆盖率相对较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