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3课囚绿记第1课时内容摘要:
,其对象多为祖国、故乡、亲人及宝贵的时间、生命等。 “ 留连 ” 多指玩乐时留恋不止,因而其对象多为名胜古迹、风景区或其他值得欣赏的地方。 从语法上讲, “ 留恋 ” 可以受程度副词( 很、十分等 ) 修饰,可以带宾语 ( 如留恋故土 ) ;而 “ 留连 ”就没有这些用法。 例如: 人们 忘返于山山水水之间,歌颂武夷,赞美武夷。 刘白羽先生的直抒情怀也十分感人: “ 武夷收尽人间美,愿乘长风我再来。 ” 多少人对武夷充满了 之情,向往之情,赞美之情。 留连 留恋 ( 2) 装饰 妆饰 二者都可表示有所修饰,其不同点是:做动词时, “ 装饰 ”是指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既可指人又可指物; “ 妆饰 ” 是打扮的意思,侧重指人。 做名词时,“ 装饰 ” 是指装饰品,而 “ 妆饰 ” 是打扮出来的样子。 例如: ① 戊子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于 4 月 4 日上午 9 : 50在 一新的黄陵县桥山轩辕殿广场隆重举行。 ② 如何 这天生丽质的容颜,吸引世界的目光,让 “ 山、水、城 ” 相互辉映的城市风貌特色成为重庆的烫金名片,成为年轻的直辖市新一届政府无可回避的责任。 装饰 妆饰 ( 3) 固执 顽固 二者都含有 “ 不接受新鲜事物 ” 的意思。 “ 固执 ” 侧重指坚持自己原有的东西,多用来形容性格、性情、作风等。 另外 “ 固执 ” 还有动词的用法,后面带宾语。 “ 顽固 ” 侧重指不愿接受外界的新鲜事物,多用来形容思想、立场、态度等,只有形容词用法。 例如: ① 当时,老师、同学都劝阻他参加高考后再去北京,可他就是不听;家里人都反对,可他就是 己见,坚持要去。 ② 季羡林先生在《衣着的款式》一文中也曾说: “ 在衣着方面,我是著名的 保守 派。 我有几套 —— 套数不详 —— 深蓝色卡其布的中山装。 虽然衣龄长短不一,但是最年轻的也有十年以上的历史了。 ” 固执 顽固 ( 4) 占据 占领 两者都有 “ 得到、拥有 ” 的意思。 但词义的侧重点不同。 “ 占据 ” 指用强力保持或获得地域、场所。 “ 占领 ” 指用武装力量取得阵地或领土。 例如: ① 花坛 了我的小院的大部分领土。 ② 我们要开拓和 新的科技领域。 占据 占领 文本互动 一、初步感知 1 .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试围绕线索分析文章结构层次。 点拨 “ 绿 ” 是全文描写的客观对象,作者围绕“ 绿 ” 展开思路,铺设线索。 第一部分 ( 第 1 ~ 4 段 ) :寻绿。 从窗户写起,交代绿的由来,其实是在绿枝条出现之前交代一下背景。 这背景是很寒伧的,但有了绿枝条,就顿然有了生气和活力。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3课囚绿记第1课时
相关推荐
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 答: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 答案 作者通过对比表现他对那种没有生机的生活的极端厌弃,运用比喻说明绿色对于他来说就是生命。 三、课堂延伸 ( 20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 ~ 12 题。 绿色的梦 陆文夫 ① 近些年来,梦特别多。 没有美梦
号 以下品种由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发。 高优 8 号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清秀,半紧凑型,株高 260280 厘米,穗位上部叶片上冲,下部平展,有利通风透光;果穗筒型,穗行数 1618 行,行粒数 47 粒,黄粒红轴,马齿形,粒深。 出籽率 86%88%,活秆成熟。 西南地区春播 120 天左右,东华北地区春播生育期 130 天左右,黄淮海地区夏播 95100 天,抗矮花叶病毒病、黑粉病
____________ ( 6) 长余佩之 陆离. .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 )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的意思。 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随流水而消逝。
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 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 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 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项使命。 很显然,他生来就被选定从事这件借助他在命运的法则和自然的法则中最高尚的愿望所完成的事业。 伏尔泰直接面对这种轻薄无聊而又凄惨忧郁的社会,独自一人,眼前是各种力量的联合,宫廷、贵族、金融界;这支不自觉的力量,是盲目的一大群人;这批无恶不作的法官,他们媚上欺下
,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请你探究一下,产生北京大学多年弊端的原因是什么。 (6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弊端是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目的来读书,多以实惠取巧为主,不研究学问;教师则不问其学问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原因是:①做官发财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②学校办学宗旨不明,有急功近利的思想,日趋庸俗化。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