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5课第1课时内容摘要:

塞之作。 抒发美不得宠 、 才不得用的郁闷情怀。 3. 《 登高 》 被赞为 “ 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 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 三、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 ( 今河南巩义 ) 人,出身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 “ 李杜 ”。 他的诗被称为 “ 诗史 ”。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759 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 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四 、 背景探源 1. 《 秋兴八首 》 是大历元年 (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 ,因秋而感发诗兴 , 故曰 《 秋兴 》。 这一组诗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艺术性最高的诗。 杜甫自肃宗乾元二年 (759)弃官 , 至今已历七载 , 战乱频仍 , 国无宁日 , 人无定所 , 当此秋风萧飒之时 , 不免触景生情。 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 , 主题是 “ 故国之思 ” , 第二首中 “ 每依北斗望京华 ” , 第四首中 “ 故国平居有所思 ” 是八篇的总纲领。 诗中所写个人的悲哀也关乎国难。 2. 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 (766)自云安 (今四川云阳 )到达夔州 (今四川奉节东 ), 一住两年。 这是他创作中的一个繁荣时期 , 两年内写出了 430多首诗 , 占全集诗中的七分之二 , 而且有不少长篇。 从总体看 , 不少论者都认为在思想内容上比过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