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北京版语文必修二第4课宋词五首声声慢3内容摘要:

气。 ④ 、休养,调理。 ⑤ 、对付,抵挡。 ⑥ 、极。 表示程度极高。 ⑦ 、可。 ⑧ 、怎么,怎样。 ⑨ 、情形,光景。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④。 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 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如徐虹亭语:“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淡酒”无力,怎么能抵挡住那一阵紧似一阵的急风,更何言消去心中的愁苦呢。 这里酒味为何那么淡 ?是酒淡吗 ?不是。 酒性依旧是烈的,只是因为作者的愁太重了,酒入愁肠愁更愁,满心都是愁,致使酒力压不住心愁。 自然就觉得酒味淡了。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猛然间抬头看到南飞的大雁,再细看,那大雁不就是自己以前曾多次看到过的大雁吗。 不就是曾为她和丈夫捎过信笺的大雁吗 ?而今大雁依旧,人却不是那两人了,也不会再有什么书信捎来了,真乃“物是人非事事休”。 尤其是“雁过也”这句话,不仅写得有形,而且有声,渲染出了一种哀哀欲绝的凄苦氛围,让我们仿佛与作者一同听到了长空中那南飞雁一声声凄厉的哀鸣。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更进一步抒写作者寂寞难耐的痛苦。 常言说“人老伯孤独”,更何况作者是位感情丰富的文人,这样独守窗前,不免触景生情,睹物思人,那境况自是令作者甚感凄凉、惨淡和愁苦的,可怎么捱到天黑呢 ? 南宋文学批评家张端义在 《 贵耳集 》 中评价李清照的 《 声声慢 》时说 :“易安秋词 《 声声慢 》 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 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 后叠又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 ” 结合这段评价,讨论 《 声声慢 》中叠字所包孕的情感内涵,并联系你所学过的古代诗文,说说叠字的修辞作用。 开头七组叠字怎样抒写感情的。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从 入手 结果 引发 体现 孤苦无依 若有所失 眼前景 肃杀 凄清 愁情 凄然寡欢 惨然不乐 感情基调:哀怨凄凉 总结 : 这是李清照后期的词作 ,描写的是国亡夫丧之后自己孤苦伶仃的惨景和寂寞冷落的心情。 词中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恍如有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漂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住点什么东西才能得救似的。 下文“冷冷清清”是寻觅的结果,不但一无所获,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反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 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 仅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