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残疾人康复、托养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大幅提高,是一个利国利民的项目,得到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有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条件。 公用设施条件 供电:该区域城网改造 20xx 年全面完成,电网布局更趋合理,完全可以满足城乡用电需要,可充分保证新增项目供电。 供水:城市自来水管网已接通,可以满足项目用水需要。 电信:该区域电信设施可充分满足项目通讯需要。 施工条件 本项目所需的主要建筑材料,砂石、钢筋、水泥、石灰等均在本区内采购,通过汽车运输到施工 场地。 水、电等可就近引入,条件可满足施工需求。 13 第 五 章 工程 建设 方案 项目组成 根据现有条件的现实需要,项目建设内容为新建残疾人康复 、托养设施 ,建筑面积 约 4 万 平方米。 建设方案的确定 主要 的 原则与依据 合理确定方案和正确掌握建设标准可以大大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快速发展。 建设方案与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主要有如下几条: XX 市 残疾人康复 、托养设施 建设项目必须贯彻艰苦奋斗、 勤俭 节约 的 方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满足广大残疾人康复教育服务需求,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状 与发展的关系。 XX 市 残疾人康复 、托养设施项目 选址应符合当地城市的总体规划和网点布局的要求。 主要要求下述几点: 选址地理位置要适中,交通要方便; 要节约用地,合理科学布局; 便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 场地地形力求规整,场地干燥、并有必要的防洪排设施; 14 场址要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并远离污染源和高压线路。 主要建设方案 按照项目建设标准要求,建设规模必须与承担的任务、功能相适应,考虑到 XX 市 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要求, 经市政 府批准。 已经 过 规划部门规 划,作为新址建设项目用地。 项目新建筑 面积为 4 万 平方米,建筑投资 10 亿 元。 资金筹措为申请上级投资 8000万元, 项目单位自筹 20xx万元。 主要建筑物设计方案 设计原则 1. XX 市 康复服务场所应设在易于残疾人方便抵离的地方。 2.康复服务用房建筑面积不低于总建筑面积的 60%。 3.通行区域和患者经常使用的主要公用设施应体现无障碍设计,地面防滑,走廊墙壁应有扶手装置。 4.地板、墙壁、天花板及有关管线应易于康复设备,器械的牢固安装、正常使用良好和经常检修。 5.以残疾儿童为服务对象的康复场所 ,色彩设计、装饰应适合儿童患者的心理 特点。 建筑方案设计 新址建设项目建筑方案如下: 新建的 服务 用房根据场地、功能等具体要求进行合理布 15 置。 平面设计根据用房设计的基本原则,经认真考察、研究,每一层 服务 用房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布置,设置相应的科室。 建筑立面造型设计,本着 “以人为本 ”的设计思想,根据建筑物 的服务功能去着眼,建筑立面设计以简洁、庄重、富有现代感为原则,立面以条形窗组成的方框为构图主体。 门厅宽敞,幢建筑物根据楼层高低及服务功能进行精心设计,使整个建筑物富有动感,充满现代气息,外窗为透明玻璃,铝合金窗,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产 生良好的视觉效果。 土建工程 设计依据 ( 1)本专业有关的规范、规定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GB50009—20xx)。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GB500011—20xx)。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GB50010—20xx)。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xx)。 结构设计 a、抗震设计及荷载取值 ( 1)抗震设防烈度 Ⅵ 度 ( 2)场地土类别: Ⅲ 类 ( 3)根据建筑重要性,建筑抗震类别为乙类建筑 16 ( 4)抗震等级:二级 ( 5)楼面活荷载: 不上人屋面: ㎡ 上 人屋面: ㎡ 卫生间、走道: ㎡ 会议室: ㎡ 疏散楼梯: ㎡ 基本风压: ㎡ 基本雪压: ㎡ b、结构材料 ( 1)砼强度等级 C25C30 砼,其中水池、屋顶水箱 采用防水密实砼。 ( 2)钢筋: 钢筋:采用 HRB23 HRB33 HRB400热轧钢筋。 ( 3)墙体: 177。 以下采用 240 厚标准机砖墙。 c、结构选型 地基基础的设计根据岩石工程勘察报告、场地的地震危险性作综合评价,正确确定地基承载力。 基础埋置深度应根据地质情况、土的冻层深度 以及地下水位等情况,综合考虑后确定。 建议 新建项目采用 框架 结构。 主要建筑用料作法 新建 服务 用房和建筑装饰和环境设计要利于体现清新、 17 典雅、朴素的行业特点。 地面采用防滑地板砖,墙壁及天花板涂刷白色环保无毒害纳米涂料。 一般装修如下: ( 1)外装修 : 外墙涂料 ( 2)内墙:混合砂浆墙面,外罩仿瓷涂料。 ( 3)屋面 : 保温、隔热、高分子防水材料防水层、有组织排水 ( 4)门窗 : 木门、木质防火门、地弹簧门、铝合金窗 ( 5)顶棚 : 同内墙 建筑风格 为突出残疾人康复中心的特点,新建 服务 用房外墙主色调采用白色。 建筑风格与 色彩要统一协调。 要避免缺乏文化内涵的外观设计。 窗户尽量采用白色透明玻璃,以提高室内自然光照度,避免采用蓝、绿、茶等较深颜色的玻璃,从而体现建筑 “轻快而明亮 ”的风格。 总平面布置 指导思想 方案的构思首先从总体环境入手,结合现代发展的理念,确定其指导思想:充分结合现状、尊重环境、功能分区合理、清污路线清楚。 充分体现 “以人为本 ”的精神,充分展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与环境高度融合的思想,新建建筑在空间组织应充分考虑到人的活动需求,创造人性化的、不同层 18 次的空间。 总平面布置原则 ( 1)最大限度地利用宝贵的 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建筑物,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 ( 2)规划建筑与原有建筑物保持合理的功能分区; ( 3)依据国家有关规划、建筑、环保、防火、抗震、劳动安全及卫生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 ( 4)对废弃物的处理,应用和出妥善的安排,并应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法令、法规的规定; ( 5)在尽可能条件下,加大绿化面积,美化环境。 平面布置 XX 市 残疾人康复 、托养设施 建设的总平面设计按不同功能要求进行合理布置,首先,力求做到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使其在建筑容量、环境容量、功能结构、空间布局等方面相互协调,并努 力使各类用地及其功能关系配置达到最佳。 其次,充分考虑的景观组织与环境绿化所营造的氛围,以突出的空间布局轴线和强烈的方向感,简化空间结构、强化空间秩序,使之大中见小。 道路系统与环境绿化 便捷的交通流线是本设计的立足之一,遵循统一性、安全性、舒适性等交通道路规划设计的原则,形成科学合理的交通流线。 院内道路系统围绕入口广场的各功能分区,进行 19 科学的组织,形成实用、美观的环形路网,使整个院内的道路系统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是景观组织的骨架,又满足消防规范的技术要求。 结合建筑入口设计各种交通流线及区域,新建项目正对主出入口,使各种功能流线互不交叉、避免干扰。 项目 区道路以环形通路组成道路系统的基本骨架,形成高效快捷安全的场区交通系统。 主出入口处的路面宽 9m;进入 项目 区院内的环路路面宽度为 9m;场区次 干路路面宽度 6m,庭院路宽 5m,其余路面宽度均为 5m。 绿地、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要素。 对于营造优美的环境,这些要素同样重要。 生机盎然的绿色环境无疑对他们的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因此,建设要求利用一切可以绿化的空间,对新建筑物周围进行多层次立体绿化。 除了可以种植花草的地块外,建议需要硬化的地块多植速生落叶乔木 (如家杨、法桐等 ),以改善小气候,并使新建建筑融入绿色的自然环境之中。 而重要地段则建议作专项景观设计,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公用工程 给水 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规范》 (GBJl588); 《室内给水设计规范》 (GBJl3—86)。 20 用水量分析 工作人员用水按 110 升/人 日。 日用水小时按 12h 计,是变化系数取。 经计算,平均用水量为 3t/ h,最大用水量为 / h。 年用水量为 9710t。 消防用水量另计。 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各用水处供水管道入口处水压不小于。 水源和供水设施 给水由自来水公司提供水源,本项目用水通过新建的供水管网由自来水管网供给,通过管径为 DNl00 干管供水,可保证该项目的生活用水及消防 用水的需要,给水管管材均选用铝塑复合管。 消防给水系统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室内设置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由室内消防管网、室内消火栓和高位消防水箱组成。 室内消防给水系统与生活给水系统分开独立设置。 设置两根 DNl00 热镀锌铜管作为消防立管,由室外环状管网引入。 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由环状管网、室外消防栓组成。 室外消防栓灭火系统由项目建设单位统一考虑。 排水 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l5—88 1997 年版 ); 21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7981996); (3)建设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 排水量计算 项目排水量按给水量的 80%计算,经计算,日排污水量估算为 ,最大日污水量约 24m3/h,时排水量 3m3/h,年排水量 1095m3。 排水方式和设施 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 (1)雨水:建筑物屋面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设置屋面PVC 雨水口、雨水斗、落水管,将雨水排至室外地面,经院内雨水排水管网收集后,直接排入围墙外城市雨水管网。 (2)污水排放 生活废水中含粪便废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与排水系统汇合后,排入市 政污水管网。 生活污水由管道收集,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排水管网。 供电 设计依据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6); (2)《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Jl33—90);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T16—92);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6); 22 (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6)建设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 设计内容 (1)供电电源的引入; (2)一般照明设计; (3)事故照明和消防应 急照明设计; (4)供配电线路敷设; (5)防雷及接地工程、电气安全等。 用电。某市残疾人康复、托养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