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道江南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程的需要 城市跨江发展是建设大泉州城市的需要。 20xx 年,鲤城区精心组织实施城市跨江发展战略,顺利完成机关过江搬迁工作,鲤城区的经济中心将南移至江南新区。 江南新区作为鲤城区行政中心所在地,同时也是大泉州将来发展的新市区,江南新区的开发建设正在逐步实施。 目前,江南新区内的道路除 部分路段为过境的国道、省道外,多为乡村道路,其原有的路网结构不尽合理,满足不了江南新区未来的发展需要。 因此,建设鲤城江南新区池峰路,逐渐完善江南新区的城市交通路网结构,有利于加快江南新区的城市化建设进程。 同时,由于 泉州火车站站前大道江南段 的设计系按城市 Ⅰ 级道路设计,配套设施完善,道路设计标准高,该项目建成后,可提升江南新区的规格、档次,从而提高江南新区的城市功能和品位。 四、项目建设是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振兴全区经济的需要 江南新区经过多年发展,城市建设已取得较大发展,住宅小区建设方面,笋江花园 城、滨江花园城、江滨豪园、辉映江山一期、福隆福厦铁路泉州火车站站前大道江南段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泉州市工程咨询中心 10 星城一期、明光花园已建成并开始销售,上村、华星、锦美安置小区已完成各项前期工作,江南经济适用房、江南雅园、高科雅园等政策性项目以及社区改造正逐步推进,这些项目的实施,加快了江南新区城市化建设进程,有力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但随着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对交通路网的压力也不断增大,江南新区从农村向城市转变,原来的基础设施较差,布局不合理,人居环境的整治任务任重道远,完善道路交通状况迫在眉睫。 泉州江南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业园区位于江南新区内,搞好江南新区的市政工程项目,加 快江南新区的开发建设可进一步完善与泉州江南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建设的配套设施方案,促进该园区早日建成,使鲤城区的经济结构调整得以顺利实施,更好地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实现传统产业质的提高和扩张,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五、项目建设是优化环境、改善市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进步的有效措施 城市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通便捷与否,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具备,会制约内引外联和招商引资的步伐,使一些客商望而退步,资源优势无法变成现实的经济优势。 加快江南新区道路用地项目的建设能有 效改善鲤城区交通状况,方便市民生产与生活,实现对人居环境的有效整治,改善市容市貌,增强江南新区影响力与辐射力,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促进居住、购物、市场、公共服务、社区管理和休闲娱乐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 因此改善道路交通条件是前提,加快 泉州火车站站前大道江南段 道路建设步伐是当务之急。 福厦铁路泉州火车站站前大道江南段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泉州市工程咨询中心 11 第四章 建设条件 第一节 自然条件 一、气候 鲤城区属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气温高,日照充足、蒸发量大。 气温 鲤城区气温分布为南高北低,年平均气温 ℃ ℃,由于受海洋影响,常年最冷月为 2 月,月平均气温 10℃ ℃,最热月为 7 月,月平均气温 ℃ ℃。 境内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78 月,通常在 35℃ 38℃。 降水 鲤城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2001550 毫米,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 一年中降水变化规律为上半年 16 月递增, 7 月减少, 8 月再增,9 月后递减。 全年大致有 4 个降水期,春雨季( 34 月)阴雨连绵,雨量少,强度弱,平均雨量 毫米,占全年 %;梅雨季( 56月)雨区广,雨量多,时间长,强度较大,雨量集中,平均雨量 409毫米 ,占全年 33%;秋冬少雨季( 10 月至翌年 2 月),受冷高压控制,雨量明显减少,平均雨量仅 毫米,占全年 %。 全 年降雨日数(日雨量≥ 毫米)的平均值为 天,一年中 56 月雨日最多,平均 14 天左右; 1012 月最少,平均为 天。 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76%,年际变化不大,最大 80%,最小 73%。 一年中以 47 月湿度最大,在 80%以上, 6 月达 84%, 1012 月最小,在 68%69%之间,其余月份在 70%80%之间。 气压 年平均气压为 百帕,年际变化不 大,一般在 10111013福厦铁路泉州火车站站前大道江南段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泉州市工程咨询中心 12 百帕。 一年中 1 月气压最高,平均 百帕; 7 月气压最低,平均 百帕。 风 鲤城区属典型季风区,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变化。 10 月至翌年 3月以偏北风为主,东北偏东风频率在 23%27%; 45 月份以偏北风为主,东北偏东风频率仅为 17%18%,而偏南风频率已升至 15%左右;68 月以偏南风为主,其中 67 月西南偏南风频率 17%20%; 8 月东南偏南风频率 9%; 9 月偏北风又开始增多,频率为 15%。 历年平均风速 米 /秒,一年中 10 月至翌年 3 月风速较大,平均为 米/秒,最大风速出现在 1011 月,达 4 米 /秒; 58 月风速较小,为 米 /秒, 4 月和 9 月平均风速分别为 米 /秒和 米 /秒。 云雾 平均总云量为 成(云量占天空成数),月平均最多 是 6 月 成,最少是 12 月 成,雾日不多,年平均 天, 15 月雾日较多,月平均 天: 612 月雾日较少,仅 天。 二、地貌 鲤城区地貌属福建东部沿海花岗丘陵与平原地貌的一部分。 江南新区位于紫帽山、乌石山与晋江下游南岸之间,地势较低,海拔大部分在 米之间, 属紫帽山、乌石山的砖红壤台地和冲积平原的交错处。 砖红壤台地和冲洪积平原,地质为粘土、砂质粘土和粉砂土组成,地基承载力一般在 1030KP。 三、水文 地表水是鲤城区主要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多年平均为 亿立方米, P=10%的丰水年为 亿立方米,P=50%的平水年为 , P=75%的偏枯水年为 ,P=90%的枯水年仅为 亿立方米。 四、地震 福厦铁路泉州火车站站前大道江南段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泉州市工程咨询中心 13 规划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闽东南新华夏沉降带,在新构造分区中属闽东沿海中段差异性上升区,主要断裂带有两组:北 东向长乐 —南澳断裂带和北西向永安 — 晋江断裂带,市内还有二条断裂带存在,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泉州市地震基本烈度为 7 度。 第二节 项目地工程地质状况 根据有关地段勘察资料,该地段无岩溶及泥石流分布,无滑坡及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适宜本项目的建设需要。 其地层分布依次为: 素土:灰褐色,松散;成份以含有植物根系的粘性土为主,欠压实;厚约 01 米之间。 粉质粘土:褐黄、灰黄色,可塑;成份以粘粒、粉粒为主,切面光滑,含少量褐黄色 Fe、 Mn 质;厚约 04 米之间。 淤泥:灰色、深灰色,流塑状;成份以粘粒 、粉粒为主,含少量腐植质、粉细砂等,摇震反应慢,会产生轻微触变,微臭;厚约08 .5 米之间。 砂质粘土:灰黄色,可塑;成份以粘粒、粉粒为主,含少量石英砂砾;手捏砂感稍强;厚约 06米之间。 中粗砂:浅黄色、松散-稍密,饱和,成份以中粗粒石英砂为主,含泥量约占15%,含少量石英圆砾;厚约 0- 米之间。 残积砂质粘性土:灰黄、灰白色,可塑-硬塑状,成份以粘粒、粉粒及石英砂砾为主,砾含量约 10%,含少量暗色矿物,原岩结构不清晰。 强风化花岗岩:灰白色,坚硬状,岩芯呈砂砾状,散体结构,风化裂隙发 育,钻进有拔钻声。 福厦铁路泉州火车站站前大道江南段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泉州市工程咨询中心 14 第三节 基础配套设施条件 交通:目前泉州市已形成公路、铁路、水运、航空配套的立体交通体系,投资环境日臻完善,江南片区以此为依托,对外交通十分便利,国道 32省道 306 从区内穿过,区间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初步形成,可以满足各种施工机械、运输车辆进出施工现场的需要。 供水:江南片区现有自来水厂 4 座,总供水能力约 4 万吨 /日,并与市区供水管道连网,可以满足施工时生活生产的需要,同时,部分施工用水还可直接抽取附近沟渠水解决。 供电:目前片区内有 110KV 变电 站 3 座,电网改造已基本完成,电力供应充足,可以保证施工所需用电。 泉州市无线通讯已实现无盲区覆盖,可以满足工程建设通信需求。 第四节 建筑材料及运输条件 本工程所需钢材、水泥、石料、砂等主要材料均可在当地市场上采购,其中石料、砂资源主要从南安运至工地,而钢材、水泥等主要来自本市和省内其它地市厂家。 项目外围路网已形成,可以便捷地将建筑材料运至工地。 第五节 软环境条件 泉州火车站站前大道江南段 工程的建设,对完善鲤城区江南新区的市政交通网络,改善江南新区的投资环境,促进江南新区城市化建设进程 ,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此,鲤城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该项目的建设,相关部门积极做好该项目的前期工作,当地政府对本项目建设的支持态度鲜明,这将十分有利于 泉州火车站站前大道江南段 工程的开发建设。 福厦铁路泉州火车站站前大道江南段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泉州市工程咨询中心 15 第五章 交通量预测 第一节 道路交通调查与分析 一、相关公路的交通量调查 二、基年 OD 表的形成 第二节 预测思路与方法 一、交通量预测的总体思路 预测年限和特征年确定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规定,城市主干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的设计年限为 20 年,次干路为 15 年,支路为 10~ 15 年。 项目计划 20xx 年建成通车,结合 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及拟建项目的工期安排,预测基年为 20xx 年;预测特长年 20xx 年、 2018年、 2023 年、 2033 年四个年度。 远景交通量组成 拟建道路为泉州市鲤城区内规划的一条城市主干道,本项目道路是为南北向主干道,是泉州火车站站前大道的延伸路段,与鲤城区内其它快速路、主干路以及次干路组成完整的鲤城片区道路网络,在泉州市道路网及城市规划中处于重要地位。 项目将加快鲤城片区道路路网的形成,促进整个江南池店组团国民经济的发展,满足江南池店组团快速增长的交通量要求。 目前影响区域内对外交通主要通 过国道 G32省道 30省道30泉三高速公路来承担。 项目建成通车后,可拉近江南池店组团福厦铁路泉州火车站站前大道江南段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泉州市工程咨询中心 16 与北峰丰州组团的距离,改善本地区对外交通状况,通过规划的泉州火车站站前大桥联系,从而为其提供便捷的交通通道。 因此,该区域内发生集中的交通量将在新的路网下重新进行分配,产生新的交通量。 本项目建成后,特别是与泉州火车站项目相联系,影响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体系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国民经济指标迅猛增长,诱发地区区域交通需求增长,导致交通量迅速增加,使得吸引范围内路网得到改善,为城市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提供了快速有效的运 输手段,项目必定带动区域经济的开发,更有效的吸引外资,推动鲤城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诱增交通量。 同时,由于规划中的泉州火车站前大桥及相关道路的衔接,项目的建设将极大缩短江南组团与北峰组团之间的距离,经测算,从泉州火车站沿项目到达项目终点,比目前经其他路线到达的里程缩短约 7 公里。 将来随着项目的建成以及周边公路路网的进一步完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