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果壳及茎秆的综合加工与利用内容摘要:

1、研究油菜茎秆含氮 056、磷 075、钾113、果壳含氮 166、磷 039、钾 106、粗蛋白 314、粗脂肪 045及少量糖类,它们经粉碎后是良好的饲料。 但值得注意的是高硫苷油菜品种茎秆及果壳中硫苷含量也较高,不宜使用过多。 2果壳及茎秆可作肥料 油菜茎秆、果壳是优良的有机肥料,可以作堆肥,也可以直接施于农田作基肥。 油菜茎秆、果壳除了营养元素较齐全外,还可使土壤疏松,对作物根系生长十分有利,如在甘薯产区将油菜茎秆、果壳直接埋入土中作基肥,再配合施用化肥,甘薯产量可大大提高。 3果壳可制造纤维板 研究表明,菜籽果壳可制造纤维板及营:养钵、花盆、浇水用的勺或桶等农用品。 4果壳可提取 单宁等物 2、质 5茎秆可栽培平菇、紫木耳等食用苗油菜秆含碳源48、氮源 063、矿物质 571,是栽培食用菌的好原料。 湖南农业大学研究表明,用油菜秆栽培平菇、紫木耳,生物效率可达 60,采菇励伪培养料含粗蛋白质 1775,比油菜秆高 1277;含粗纤维素 154,比油菜秆低 266,是优良的禽畜饲料。 技术措施如下: (1)菌株。 平菇类为 、僚加利亚侧耳、佛罗里达平菇、凤尾菇 2 号等,以保加利亚侧耳鲜菇产量最高;紫木耳类为紫木耳 1 号、紫木耳 2 号均可,而以紫木耳 1 号鲜耳产量最高。 (2)培养基。 采用常规 养基。 其作法是:100 毫升蒸馏水加 20马铃薯,再加2琼脂和 2葡萄糖,接种菌种一周后即可 3、长菌。 栽培采用麦粒培养基的作法:将小麦子粒浸泡,煮 钟,沥干后加石膏粉 2. 5。 用以上斜面菌种接种,34 周后可长菌。 油菜秆栽培料配方:保加利亚侧耳栽培料,油菜秆碎片72、油菜秆粉 10、麸皮 15、白糖 1、过磷酸钙 1;紫木耳 2 号栽培料,油菜秆碎片 85、麸皮 10、玉米粉 3、白糖 1、过磷酸钙 1。 油菜秆处理方法:将油菜秆切成 4 厘米长左右碎片,用 05的石灰水加 锰酸钾浸泡 10 小时左右,捞起用清水冲洗至 ,拧干至手握不滴水,撒松后,拌入油莱秆粉、麸麦、玉米粉、磷肥和白糖。 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手紧握指缝伺有水溢出)。 (3)栽培方式。 保加利亚侧耳可采用压块生料栽培 4、,菌种大小为 25 厘米20 厘米10 厘米,每块菌砖折于料 15 千克左右,压紧后每隔 8 厘米打洞至底(洞直径 15 厘米),用麦粒菌种填满洞穴,用种量为干料量的 8,接种后用薄膜将料块包好,按常规栽培方法管理。 每采收一批菇后,整理料面,清除老菌丝,用玻棒每隔 10 厘米打洞,放入 1白糖和 02尿素溶液中浸泡 1 分钟,然后用薄膜包好料块,令其再出菇。 紫木耳可采用袋式塑料栽培。 (4)关键技术。 补充氮源:油菜秆含碳素多,氮素含量很低,碳氮比(cn)为 701,必须添加麸皮、米糖或玉米粉等含氮物质,补充氮源,调整油菜秆碳氮比值。 此外油菜秆的碳素大多以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大分子化合物 5、存在,要经过食用菌菌丝产生胞外酶分解后,才能吸收,利用较慢,不能满足菌丝快速生长的要求。 因批,在油菜秆培养料中加少量白糖,作为食用菌初期的的补助碳源,有利于菌丝的繁殖和对其他碳源的利用。 原料粗细比例:油料秆培养料粗硬,空隙大,失水快,不利于菌丝生长,在配制培养料时,应加 10左右油菜秆粉作填充料,并压紧培养料,便于菌丝食料发菌。 原料处理:油菜秆质地坚硬,表皮有一层蜡质,难以为菌丝分解利用,应切碎锤烂使成片状,再用石灰水浸泡,破坏表面蜡质,软化、杀死病虫杂菌,然后进行栽培,有利于菌丝酶的活化,促进大分子碳素的分解。 培养料水分: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油菜秆外壳粗硬,但内部组织松散,似海绵状,吸水性强。 因此,油菜秆浸泡后,应轻微拧干内部水分,否则料过湿,接种后菌丝生长停滞,“不吃料”。 油菜秆培养料疏松弹性大,保水性差,失水快,易干燥,因此每次采菇后,用玻棒打洞浸水,补充养料,提高水分含量,有利于再出菇。 菌株选择:油菜秆培养料结构松散,原料粗硬,因此应选择气生型菌丝和爬壁能力强的菌株,其分解纤维素能力强,发菌快,菌丝粗壮,产量高。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