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经信局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内容摘要:
式,按照认定条件和内容,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情况进行核查。 (三)公布检查结果。 根据检查情况,向检查对象反馈意见,责令其进行整改或作出相应处理。 六 、监督检查处理 17 对未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有违反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取消清洁生产单位称号,并收回认定证书。 18 ( 六 )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监督检查 为贯彻落实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鼓励和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强对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如下监督检查制度。 一、职责权限 县经信局 负责 全县 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初审及监督管理。 二、监督检查对象 通过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企业。 三、监督检查内容 1.企业项目是否按照项目投资管理规定,经政府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并按规定内容建设。 2.生产工艺、技术和产品是否符合国家和省的产业政策;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质量是否达到相关标准;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产品能独立计算盈亏。 3.所用的原料、燃料来源情况,是否能够保证企业在一个认定周期内的生产需要。 4.资源综合利用管理机构建立情况,规范的原始记录、台帐、统计报表等管理制度建立情况,相应的计量、质量检测等手段,财务、统计等管理体系建立情况。 5.企业生产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不产生二次污染。 19 6.其它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所规定的条件。 四、监督检查方式 (一)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进行现场核查。 查看有关台帐,核实企业生产中原料(燃料)使用情况、产品销售情况及经济效益情况;查看有关技术、工艺及设备,检查企业生产所采用的技术、工艺及设备的情况;查看产品质量。 核查企业产品质量相关记录以及有关部门监督抽查情况。 ( 二)加强监管。 对大宗综合利用资源来源的动态监管,获得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企业,每季度报送一次资源综合利用统计报表。 五、监督检查措施 每年对认定有效期满的所有单位进行复审,采取下列措施: (一)材料审查。 复审企业是否按规定提交申报材料以及材料是否齐备;复审所报材料的复印件与原件是否相符;复审企业所用原料(燃料)、产品等是否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目录》规定范围。 (二)现场检查。 查看复审企业原料(燃料)使用情况、产品销售情况及经济效益情况,查看有关技术、工艺及设备情况。 六、监督检查程序 (一)制定抽检计划,确定 企业名单、核查及抽样时间、抽样内容等。 20 (二)组织专业机构抽样,对样品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三)向检查对象反馈意见。 七、监督检查处理 按照《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1 ( 七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的监督检查 为规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的实施和监管,从源头上杜绝能源浪费,遏制高耗能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和过快增长,加快工业转调创,根据《行政许可法》、《山东省行政执法监 督条例》等规定,结合经信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监督检查对象 申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的企业。 二、监督检查内容 (一)项目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产品及产量、工艺技术、主要耗能设备及装置情况。 (二)能源消费总量(购入量)、综合能耗、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产品综合。县经信局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相关推荐
附近的平均变化率哪一个大 ? 解 :当自变量 x 从 0 变到 Δ x 时 ,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k1=si n Δ 𝑥 si n0Δ 𝑥=si n Δ 𝑥Δ 𝑥, 当自变量 x 从π2变到 Δ x+π2时 ,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k2=si n π2+ Δ 𝑥 si nπ2Δ 𝑥=c o s Δ 𝑥 1Δ 𝑥. 由于是在 x= 0 和 x=π2的附近求平均变化率 ,可知 Δ x 较小 ,但 Δ x
率,并计算当 x 0 = 1 , Δ x =12时平均变化率的值 . [ 分析 ] 直接利用概念求平均变化率,先求出表达式,再直接代入数据就可以得出相应的平均变化率 . [ 解析 ] 当自变量从 x 0 变化到 x 0 + Δ x 时,函数的平均变化率为f x 0 + Δ x - f x 0 Δ x= x 0 + Δ x 3- x30Δ x= 3 x20 + 3 x 0 Δ x
重大活动、典型案例、工作成效及进展 等,增强工作透明度。 二是编印“三打两建”工作简报,及时向领导和相关部门传递我局“三打两建”工作开展情况,加强部门互动,推动联合执法,将“三打两建”专项行动引向深入。 至今已编印工作简报 20 期。 三是严格依照“三打”办文件标准要求建设“三打两建”专题公开栏,及时在公开栏上刊登“三打两建”行动情况报道和重点热点问题。
工作制度;⑥审议规模较大的投资、工程、土地等项目,以及金额较大的财、物等问题。 二是明确议事要求:①会议由局党委书记召集并主持,也可委托委员召集主持。 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必要时可随时召开。 ②会议必须有半数以上委员到会方能举行,研究决定干部人事等重大事项时,应有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到会方能举行。 ③根据工作需要,会议召集人可以确定有关人员列席会议。 ④会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