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路一标段路线与结构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行性分析 概述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动脉,道路,尤其是公路是交通的基础,是国家经济活动的基础和人民生活的基本设施,并可以作为全国土地利用的骨架。 公路除了具有各种车辆行驶,人畜行走等基本功能外,它还是收容能源及各种信息输送设施的载体,具有汽车专用,分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4 隔行使,封闭与立交,控制出入,线性标准高,设备完善等多项功能。 公路与普通公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即车速高,通行能力大,行车安全,降低运输成本,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但也有其缺点,即投资大,资金来源困难,占地多,为铺通公路和地方交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密集型管理,沿线交通公害。 建设该公路的社会经济效益 公路建设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公路的发展改善了我国公路网结构,缓解了交通拥挤状况,提高了公路运输效益和服务水平,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建设本公路的社会效益在于:。 公路的建设能够沟通沿线与大城市、交通枢纽、工业中心的联系,改善了投资环境,增强了中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公路经济带会随之出现。 公路的建设缩短了农产品的储运时间,保证了农用物资和救灾物资的及时调入,加快了农业信息的交流,有助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农业的现代化。 公路的建设能够缩短产地与销地的时空距离,减少商品交换的运输费用和时间,推动商业的发展。 公路建成后,各地 商业机构和个体户会前来投资办店;当地政府可同时建造招商市场和各类商品交易批发市场,使市场繁荣,购销两旺。 公路不仅促进了沿线旅游景点的开发,而且促进了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的增加。 公路建成后,使丹庄两地间的旅游,既便利又舒适。 公路沿线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由农业向工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 公路沿线会相继出现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小城镇,非农业人口比重也在逐步上升。 公路的建成,既会促进原有城乡结 合的开发建设,促进卫星城和小城镇的发展。 路线总体设计原则 1 二级公路的设计要求及特点 二级公路平曲线及纵曲线的线型设计是整个公路设计的关键,是体现一个项目涉及特点和水平的关键所在。 平面和纵断面线形一旦确立,后续设计只能以此为基础。 公路选线定线时,应充分考虑路线及其结构物设计要素,尽可能与地形地貌吻合协调,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数量,同时注意减少对已有自然环境的破坏,避免破坏风景点、温泉疗养区、文物保护区等地区的原有风貌。 对生态景观空间(河流、小溪、森林、沼泽)和村落,城镇等建筑群体,要避免人为割裂它们的联 系,如果无法避免,应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5 综上,二级公路选线定线的基本原则如下: (1) 满足二级公路的功能要求和技术标准,路线顺捷,线形流畅,服务水平高。 (2) 处理好与现有的和规划的水利、电力设施之间的关系,减少工程之间的相互干扰。 尽量避免与登记道路和河流的多次交叉。 (3) 处理好与城镇规划之间的关系,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减少拆迁和扰民,少占良田。 (4) 适应地形地物,注重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协调统一。 (5)注重平纵线型的配合,以形成良好的立体线型。 2 本二级公路位于平原地区,该设计路段所 在地区地形变化简单,多河流 ,地形开阔,地质条件好,填挖方及其他工程量较小,且河谷纵坡均匀,路线容易适应。 方案比选内容和方法 公路路线方案是公路工程研究与设计的重要内容,它是从公路工程的系统出发,着眼于全局 ,从工程技术、经济效益、运营效益、施工条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确定出合理的路线方案。 通常根据下列几方面的指标,进行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 (1)技术特征指标 包括路线长度、展线系数、最小平曲线半径、最短坡长、最大纵坡、平均填土高度等。 (2)工程数量和工程条件指标 土石方和桥隧工程 数量、劳动力、材料消耗和占用农田数量等。 (3)运营特征指标 交通量、平均行驶速度、燃料消耗、汽车轮胎磨损等。 (4)经济评价指标 包括货币指标和投资效益指标。 货币指标如工程投资、运营费、运输收入等;投资效益指标如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 路线方案比选,牵涉面广,问题复杂,相关因素多,各阶段的工作深度不同,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重点进行下列内容的比选: (1)路线起点、终点方案; (2)路线基本走向(主要经过控制点)方案; (3)特大桥、大桥方案; (4)地质不良及困难地段方案; (5)原有道路处理(利用或废弃)方案。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6 方案比选 在选线定线阶段,初步选定两条路线即路线一和路线二(如图 21 所示)。 : 路线一起点出发,先经过沥青路 ,在转角经过 206 国道 ,后跨过一条河 ,最终转角到终点 路线二始段与路线一类似,不过先经过 206 国道 ,在经过沥青路 ,后半段与方案一类似 两个方案优缺点对比如下: 路线一优缺点:路线建设里程相对较长,在沿河地段展开路面节省,无特殊挖方地段型指标好,靠近河床的部分路堤需要特殊防护,平曲线指标(圆曲线半径,直线段长度)较优。 但建造小桥较多。 路线二优缺 点:建设里程短,路面节省,填挖方略大于方案一 ,需要建的桥少与方案一 ,总体来说造价方面也少于方案一。 鉴于以上对比,最终选定路线二为最终方案,两个方案的工程数量和经济对比如表 21。 表 21工程数量和经济对比如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路线一 路线二 1 路线长度 m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7 2 最小半径 m/处 200 200 3 最大纵坡 %/处 4 最小竖曲线半径 凸形 m 5000 6000 5 凹形 m 4500 5000 6 路基土石方 填方 1000 m179。 7 挖方 1000 m179。 8 桥梁 /隧道 小桥 m/座 15/2 6/1 9 隧道 m/座 3/1 4/1 3 主要技术指标 等级 二级公路的分级应依据交通量所在地区而定,考虑相邻段的相互关系作必要的调整(设计交通量的年限为 15年)。 设计交通量: 10 )1(  nd rNN (311) 式中: dN —— 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辆 /日); 0N —— 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辆 /日); r—— 年平均增长率; n—— 远景设计年限。 初始交通量: No=1000 +500 +330 +150 =4480 辆∕日 假设该公路远景设计年限为 15年,则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Nd=4480*( 1+%) 151=9865 辆 查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拟定该公路为二级公路双车道。 本设计为微丘与平原混合区二级公路,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可知,二级公路作为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8 集散公路时, 设计速度宜采用 60km/h 或 80km/h,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本设计采用 60km/h。 直线最大长度 对于计算行车速度大于等于 60km/h 的公路,最大直线长度按计算行车速度行驶 70s 左右的距离,即相当于 20V 的长度: Lmax=20V=20 60=1200m。 直线最小长度 对于计算行车速度大于等于 60km/h的公路,同向曲线 间直线长度不小于 6倍行车速度,反向曲 线不小与 2 倍设计时速。 同向曲线间: Lmin=660=360m 反向曲线间: Lmin=260=120m 圆曲线最小半径 极限最小半径和一般最小半径 圆曲线最小半径由下式决定 2m in m ax m ax127 ( )yVR i  (341) 二级公路 V=60km/h, %8, m a xm a x  yi , 则 2m in 80 2 3 9 .9 71 2 7 ( 0 .1 6 0 .0 8 )Rm 《规范》规定。 以上为极限最小半径,是保证行车安全的最低要求,为使乘客有足够的舒适感,并且在地形复杂的情况下不会显著增加工程造价,规定一般最小半径为 400m。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当圆曲线半径大于一定数值时可不设超高: 2m in 80 2 5 1 9 .6 91 2 7 ( 0 .0 3 5 0 .0 1 5 )Rm 《规范》规定值为 2500m。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1)考虑离心加速度变化率不过大: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9 mRVl s 33  ( 351) 2)控制超高附加纵坡不过陡: mp iBl c 105175/1 )(  ( 352) 3)控制行车时间不过短: mvtl s  ( 352) 3)符合视觉条件要求。 为使线型舒畅协调,应满足: /9~l R R 则 mRl in  ,规范》规定计算车速为 80km/h 时,最小缓和曲线长度为 60m。 最小视距要求 公路只考虑停车视距。 停车视距有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和安全距离三部分组成。 、反应距离 mVS )(  )(反应时间感觉时间 ( 361) 、制动距离 mVS )(254 )(222   ( 362) 、停车视距 mSSSS 1 停 ( 363) 《规范》规定 微丘与平原混合区二级公路 公路停车视距最小值为 110m。 弯道的超高 最大超高可由平曲线最小半径公式得出: 80127 202  uRVi y ( 364) 二级公路,《规范》规定最大超高不超过 8%,在寒冷、积雪地区不超过 6%。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0 纵坡 最大纵坡 《规范》规定平原区二级公路最大纵坡为 6%。 最小纵坡 考虑排水要求,《规范》规定最小纵坡为 %。 最大合成坡度 为防止在冰滑潮湿路段上车辆在合成纵坡方向溜滑,《规范》规定二级公路最大合成纵坡不得大于 10%。 最小合成纵坡 为保证路面排水,《规范》规定最小合成纵坡为 %。 限制坡长 限制最小坡长 相邻两变坡点间距不应小于两竖曲线切线长之和,以便 插入竖曲 线;两凸曲线变坡点间距应满足行车视距的要求,同时应保证在换档行驶时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操作时间。 我国二级公路采用的 坡段最小长度为 140m。 限制最大坡长 为使汽车爬坡过程中速度下降过多,发动机过热;下坡过程中刹车不过于频繁,《规范》规定二级路最大坡长在 5%~6%纵坡下为 800m, 3%以下纵坡不限制坡长。 凹形竖曲线 凹曲线要保证夜间行车灯光照射的要求,主要满足前灯照射及跨线桥下的视距要求。 《规范》规定,设计速度为 60km/h 时,凹曲线半径最小长度的一般值为 3000m,极限值为20xxm。 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为 170m,极限值为 70m。 凸形竖曲线 凸曲线要保证夜间行车灯光照射的要求,主要满足前灯照射及跨线桥下的视距要求。 《规范》规定,设计速度为 60km/h 时,凸曲线半径最小长度的一般值为 4500m,极限值为3000m。 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为 170m,极限值为 70m。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1 4 初步勘测与初步设计 选线 就是根据公路的性质、任务、等级和标准,在路线起终点间,结合地形、地质、地物及其他沿线条件,综合平、纵、横三方面因素,在实地或纸上选定中线位置,然后进行有关测量和设计工作。 选线的 主要 原则 如下: ( 1)必须由面到带,由带到线,由浅到深反复比较论证。 ( 2)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注意局部难点,突破给全局带来的影响。 ( 3)注重工程地质调查、勘察,查清对公路工程的影响程度,并应用相应工程措施。 (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严格限制农田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 5)保护文物。 ( 6)保护环境。 ( 7) 协调同路线控制点的衔接。 选线时就应考虑平、纵、横面的相互关系。 选线的注意事项 选线不但直接关系到公路本身的工程投资和运输效率,更重要的是影响到路线在公路网中是否起到应有的作用,即是否满足国家的政治﹑经济﹑国防上的要求和长远利益。 路线选择的原则如上所述,但结合实际的地形特点还应注意如下问题: ( 1)正确考虑路线和城镇的关系 ( 2)处理好路线与桥涵的关系 ( 3) 处理好路线与农田的关系 平面设计 直线 直线的适用条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