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 公斤 ,年产量 7519 吨。 作物机械面积据现有统计约占总种植面积的 40%,为 716 公顷。 户均承包 亩耕 地, 20xx 年人均纯收入 3840元, 户均收入 万元。 因此增加耕地面积和改善种植条件对当地农民致富是至关重要的前提。 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 项目单位提供 的 万分之一土地利用现状图 、图斑面积登记表(见附件) 和 1: 10000地形图量算,项目区土地总面积 公顷( )。 其中耕地面积 ,占土地总面积的%; 林 地面积 ,占土地总面积的 %;其他农用地面积 ,占土地总面积的 12%;建设用地面积 ,占土地总面积的 %; 未利用地 ,占土地总面积的%。 具体如下表所示: XX 县 XX 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面积( 公顷)占总面积比例(%)114 旱地 % %131 林地 %131K 可调整林地 %136K 可调整苗圃 % %153 农村道路 %154 坑塘水面 %155 养殖水面 %156 农田水利用地 %158 晒场 % % %203 农村居民点 %204 独立工矿用地 %206 特殊用地 % %262 公路用地 % %272 水工建筑用地 % % %321 河流水面 % % % %安徽省灵璧县向阳镇土地整理项目现状土地利用结构表单位:公顷、%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01 农用地合计11 耕地其他农用地不动工区面积林地小计建设用地15小计交通运输用地小计小计一级类 二级类 整理前三级类未利用地32 其他土地小计13合计合计项目区总面积27 水利设施用地小计3226小计 注:项目区台帐由 XX县国土资源局提供,土地变更日期为 20xx年12 月。 XX 县 XX 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土地利用 存在的问题 项目区现状 土地利用结构 表 反应 ,区 内 农村道路、农田水利 用地、 水工建筑用地、 未利用地 分别 为 公顷、 、 公顷、 , 分别 占总面积的 % 、 %、 %、和 %。 相对 已进行土地整理项目的 地区 以上这 几种地类所占 比例较大,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农村道路占地较多,现状道路没有规划,道路分布零乱。 农田水利用地较多 , 现有沟、渠已废弃不用 却 占用耕地。 现有的 部分空心村房屋破旧已无人居住 ,可考虑 拆 除。 4, 水工建筑用地、 河流水面 占地比例较大, 在 水利 条件改善后可形成耕地。 因此 ,项目区 土地 整理潜力 较 大。 项目区基础设施 、 状况 水利设施状况 项目区水利工程现状落后,排灌设施不完善,农业生产基本靠天收。 排涝方面:项目区内有 4 条排水大沟和 1 条运河从北向南穿过项目区汇入北沱河。 这 4 条排水大沟 分别是陆沟、 朝阳 沟, XX 沟 ,草湖沟和灵东运河。 其中 陆沟口宽 12 米,深 米,长 公里;朝阳沟口宽 20米,深 米,长 公里; XX 沟口宽 18 米,深 米,长 ;草湖沟口宽 15 米 ,深 3米,长 公里;灵东运XX 县 XX 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河口宽 3540米,深 67米,长。 项目区 内 没 有排灌站, 涝水通过 小 排 水 沟汇入这些排水大沟内。 这些 排水大沟和北沱河相连 都没有 控制闸 控制,洪涝季节北沱河水位高时 ,涝水 易倒灌入这些排水大沟,经常淹没沟边低地。 项目区的田间 小 排 水 沟大部分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挖修建的,多年未进行整修,部分沟淤塞严重起不到 排水的作用,导致涝灾时有发生。 因此,项目区亟需疏浚并重新规划斗、农两级排水沟。 灌溉方面: 项目区的南侧紧邻北沱河,经过项目区的北沱河 段长 7275m。 该段北沱河上有汤桥闸,在灌溉 季节 汤桥 闸上可蓄水灌溉,但 闸下水位 在干旱季节 不能保证灌溉要求。 现 汤桥闸上 游附近有 1座灌 溉 站 , 安装有 2 台 55Kw 水泵 机组 , 能正常工作, 局部 有配套 灌 渠500米。 但灌渠 现 已老化 ,渗 水 漏 水 严重, 使得 灌 溉 站 闲置多年 不 能正常 使用。 机井: 项目区内现 已 有机井 78 眼, 零星分布在项目区北部,其中 有 21眼因修建的不规范且年久失修,基本已经报废,还有 67眼可以使用。 这些井口径 500mm左右,井深 30m左右。 水工建筑物: 项目区内沟 、 渠 、 路交叉建筑物 数量较少,只 是排水大沟上因生活需要 现 有桥 4 座。 交通状况 根据项目单 位提供的万分之一土地利用现状图、图斑面积登记表, 项目区 现 有 县 道 灵向路 从 北 至 南 穿过 , 北侧有 县道 武官路由东向XX 县 XX 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西穿过 , 这 2条县道 均为混凝土路面, 宽 810米。 因此,项目区对外交通便利。 项目区 内部交通不便 , 区内 零散分布有 3条 水泥路 , 路面宽 34米,总长 12045米 , 但 这些 道路 断断续续 , 没有贯通 ; 区内 还 有生产路 39条, 宽 12米, 均为土路, 农业生产机械很难通行。 项目 区内 部 道路没有规划, 导致农业 耕作 机械面积较低。 大部分农业生产 只能依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因此,项目区内交通 道路亟待改善。 林网 建设状况 项目区内现 有部分未成林 林地 ,但由于田块不规则和灌排、道路系统未形成, 一直 没有上 规模 的 护路、护沟林 建 设。 电力设施状况 项目区 现已全面完成了农村电网的改造,实现了户户通电的目标;有 10万伏高压线通过项目区,电力设施有保障,能够满足生活、生产和施工用电的需要。 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状况 项目区内 有部分 水塘, 有 少量 未成林林地 ,无工业污染。 XX 县 XX 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4 项目分析 项目的合法性分析 项目的合法性 本项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安徽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 ,符合中共中央 [1999]11号文件积极推进土地整理的精神,也符合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项目要求 项目区是 安徽省 XX 县土地利用规划中确定的 省 级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本项目符合经批准的 XX 县 20xx 年至 20xx 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整理规划对项目的要求 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中确定 在 本地区进行土地整理的主要方式,是对项目区进行田、水、路、林的综合整治,通过平整土地,调整用地结构等,确保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本项目是 通过 对区内 道路 、 坑塘 、 水利 用地 等 土地的整治 为 主的土地整理项目,是符合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要求。 XX 县 XX 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项目区的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通过土地利用现状的数据和项目区现状图可以看出,项目区土地利用潜力主要来源 是 将区内 未规划的道路 、 废弃的坑塘水面、废弃的沟渠 等 土地 整理为耕地。 具体 分析 如下: ( 1) 项目区内部交通不便,现状零散分布有 3 条水泥路,总长12045米,但这些道路断断续续,没有贯通;有生产路 39 条,宽 12米,均为土路,没有合理布置,导致道路占地比例较大,内部交通不便。 通过土地整理项目合理规划布置区内道路,不但使交通畅通 村民出行方便,还能减少道路占地,使原有道路占地变为耕地。 规划后 新建 5条田间支道长 11940米,田间道 23 条长 45083米,生产路 26条总长 45493米。 按田间支道路基占地宽 8 米, 田间道路基占地宽 6 米,生产路路基占地宽 2米, 预留路边种树的宽度,规划新建道路占地面积 ,现有水泥路占地 公顷,规划后项目区农村道路占地总面积 公顷。 现状农村道路占地 公顷,规划后 农村道路占地总面积减少,可新增耕地 公顷。 ( 2) 规划在项目区内新建或改建 20条斗沟长 30765米, 76条农沟长 500590米,斗渠 4条长 3690米,农渠 9条长 5801米,根据斗沟占地宽612米,农沟宽 5米,斗渠宽 3米,农渠宽 ,计算新建或改建的农田水利用地为 ,较现状 少占地 ,可 新增耕地。 XX 县 XX 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 3) 现有 坑塘 55口占地 , 项目实施后水利设施改善,有 24口面积较小,调蓄水能力差、离村庄较远的水塘可填平整理为耕地;另有 31口水塘 ,占地 面积 ,在土地整理后仍保留 进行 整修 后 可调蓄涝水。 坑塘水面 整理后可新增耕地。 ( 4) 现 有晒场占地 , 这些晒场面积小 、 布置 散乱,有的闲置多年不用。 当地的村民 同意将部分闲置的晒场整理为耕地。 本次 规划 保留晒场 占地。 晒场 整理后 可新增耕地 公顷。 ( 5) 区内 沿北沱河 有 少量 废弃宅基地,通过拆迁合并后不仅改善村民居住环境也能形成大量耕地。 新建的住宅将沿 田间支道 布置,占地 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由 减少 至 ,废弃宅基地 整理后 可新增耕地。 ( 6)规划在项目的朝阳沟 和 XX沟与北沱河入口处跨沟设 控制闸 ,水 利条件改善,现状沟两侧的部分水工建筑用地可整理为耕地,可 新增耕地。 ( 7) XX沟和草湖沟在项目区北部有分叉老河道,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中属河流水面地类。 这两处老河道已废弃多年不用,规划清淤保留河道,水利条件改善后,老河道可填平整理为耕地,可 新增耕地。 经 以上分析计算 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项目 通过对道路、坑塘、水利、居民点等处的 整理后可净增耕地 ,净增耕地率为%。 具体数据如下表 41所列: XX 县 XX 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7 表 41 整理前后增(+ )减(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面积( 公顷)占总面积比例( % )面积( 公顷)占总面积比例( % )面积( 公顷)114 旱地 % % % %131 林地 % %131K 可调整林地 % %136K 可调整苗圃 % % % %153 农村道路 % %154 坑塘水面 % %155 养殖水面 % %156 农田水利用地 % %158 晒场 % % % % % %203 农村居民点 % %204 独立工矿用地 % %206 特殊用地 % % % %262 公路用地 % % % %272 水工建筑用地 % % % % % %321 河流水面 % % % % % % % % %另有:不动工区面积整理后 单 位:公顷、%灵璧县向阳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规划后土地利用结构表项目区总面积27水利设施用地小计32未利用地32 其他土地小计一级类 二级类建设用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01 农用地13整理前三级类26小计林地小计15小计交通运输用地小计 顷新增耕地率合计11 耕地其他农用地合计合计小计新增耕地 XX 县 XX 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8 提高耕地质量潜力分析 进行土地整理主要采取以 下几点措施改善耕地质量,提高耕地面积: 通过土地整理,建成 畅通的交通 体系, 使 村民出行方便,农机直接下田,减少现状交通占地 , 提高 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土地整理,建成了相应的排灌体系,保证旱时能灌,涝时能排, 使 原有部分 小而浅的蓄水能力不强的蓄水坑塘和水工用地可以变为耕地, 提高耕地面积。 通过土地整理,在完善沟渠建设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地下水位,有利旱地防渍, 可提高 耕地 质量。 通过土地整理,对项目区内原有耕地和新增耕地进行平整后,土地集中连片,有利于机械化耕作 ,促进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通过土地整 理,对项目区内 空心村进行整理 , 使少量村民迁移至交通方便的地方 ,有利于 改善村民居住条件。 这样,通过对 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可将项目区中的田、水、路、废坑塘、 空心村 等进 行 综合整治, 提高 耕地面积 和质量, 便于农业机械耕作,能大大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项目区土地适宜性和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土地适宜性分析 现有耕地适宜性分析 XX 县 XX 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9 土地整理区适宜性评价是。某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陈卫东国际私法讲义 1国 际 私 法 讲 义(内部教学资料,请勿公开传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陈卫东国际私法的“难点” 国际私法是一门解决法律冲突的法,而不是象其他部门 法那样是一门直接规定实体权利义务的法 国际私法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不长,我国迄今没有国 际私法的成文法典 司法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应用范围有限 第一章 国际私法总论 一、国际私法的定义 二、国际私法的范围和体系 三、国际私法的渊源
12 膨胀螺栓 35 ④卡箍式吊架 卡箍式吊架 序号 公称直径 吊杆材料 规格 包卡材料 规格 生根方式 36 1 DN1532 圆钢 Φ 8 扁钢 - 25 3 M10 膨胀螺栓 2 DN4050 圆钢 Φ 8 扁钢 - 25 3 M10 膨胀螺栓 3 DN7080 圆钢 Φ 8 扁钢 - 25 3 M12 膨胀螺栓 4 DN100 圆钢 Φ 10 扁钢 - 40 4 M12 膨胀螺栓 5
料收集、整理和归档,达到技术资料积累与工程同步。 2)专业分包的技术资料在施工期间由专业分包负责收集、整理,项目经理部专职资料员负责定期检查和指导,项目竣工交验前将资料交总包单位,由总包单位汇总后交业主。 3)工程施工期间,公司项目管理部专职技术资料管理责任师将 每月一次定期检查指导,保证资料完整、交圈。 ( 2) 图纸管理 1)图纸作为受控文件来管理,专职资料员负责收、发,并有收、发记 录
《摄影摄像》说课_课件_精品_图文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 摄影摄像 程性质 摄影摄像 课是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本门课以摄影、摄像技术为指导,使学生不仅对视觉文化有更进一步认识,更重要的是全面了解摄影、摄像技术工作,使其成为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复合型电脑艺术设计人才。 本课程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不同照相机、摄像机的能力、摄影技艺和后期图片处理能力
生院 病 床 已经日显 紧张 ,病房 明 显不足,病 人怨声载道。 再有,卫生院处于街心位置,由于街道狭窄,经常堵车, 影响急救车出入的事件经常发生。 要真正发挥中心卫生院的职能作用,凭目前条件,是远远不够的。 若一旦发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如“非典”、“鼠疫”等传染性疾病,要想就地隔离治疗,谈何容易 !还有全镇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召开职工会议,连一个像样的地点也没有。 为进一步缓解农村因病致贫
主筋间的净距应有 30mm,以利混凝土浇筑。 跨度较大的梁和连续梁必须现场绑扎安装时,可在模板上放好支架,支架上搁横木,在横木上放置架立筋,在架立筋上划好箍筋位置,套上箍筋并与架立筋绑扎好,然后,纵向主筋再与箍筋交叉点绑扎牢固。 经检查无误后,抬起骨架抽出横木,将骨架慢慢放入模板内。 在将骨架放入模板之前,应对梁的标高进行复核,并将模板内清扫干净,在模板底和侧面,垫好钢筋保护层的垫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