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的加工,贮藏,鉴别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蟾酥的加工、贮藏、鉴别(1)加工 采取浆液后,要在 24 小时内进行加工,以免变质。 如采取的浆液干净无杂质,可直接进行加工,这样易于鉴别真伪;如采取的浆液有杂质,则需要用铜丝筛或尼龙丝筛进行过滤。 铜丝筛为 80 目或 100 目,尼龙丝筛为 60 目或80 目,可根据杂质的大小选择适宜的丝筛对浆液进行过滤,如浆液太浓不易过筛,可加入 15的洁净水搅匀后过筛,可加快过滤速度,易于筛出杂质。 待筛面全剩下杂质时,刮净筛底背面的浆液,与滤出的浆液放在一起进行加工。 蟾酥的加工有三种形式: 片酥:又称片子酥、盆酥,是将过滤后的纯净的浆液用竹片直接涂布于洁净的玻璃板或竹箬、瓷盆上 2、阴干或晒干而成。 常见的片酥有两种:一种是圆形浅盘状,边缘突起,中央平坦,分层,半透明,坚而硬;另一种是长方形片状,四边和中央厚度基本一致,厚约 23 厘米,不透明。 两种片酥每块的重量均约为 15 克。 棋子酥:又称杜酥,是将滤过的浆液置于玻璃板或其他器皿上,加工成扁圆形、似围棋子形状的蟾酥,每块重约 15 克。 东酥:又称团酥、块酥,是将滤过的浆液倒入圆形模具中,经晒干而成。 其外观圆饼状,边缘较薄,中央较厚而凸出,下面凹入,直径 610 厘米,中央厚 23 厘米,每块重(约 60100 克,为主要的出口产品。 大量生产蟾酥的养殖场,在进行蟾酥加工时,尤其是遇阴雨天气,可将滤过的纯净的浆液置于通 3、风处或阳光下晒至七成干,再轻轻从盛器中取出,于 60 瓦灯泡下烘干或于60烘箱内烘干。 这种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较多的浆液加工干燥,从而保证了蟾酥的质量。 还有一种加工方式,即在采收的浆液中拌入适量面粉,晒至七成千时做成小圆饼,中间穿孔,用线穿起来后吊挂于通风处阴干。 这种蟾酥因加入面粉影响了其纯度,投入市场时应加以说明,以便使用时掌握其用量。 (2)贮藏 蟾酥易发霉、粘结,所以,加工干燥后的蟾酥应密封保存,以免变质,并适时投入市场。 贮藏方法:称取 克干石灰粉放于密封缸底部,石灰上面铺一层干草或几层卫生纸,然后把用牛皮纸包好的蟾酥,一包一包整齐地放在上面,最后加盖密封。 封存贮藏的蟾酥,越 4、陈越黑,品质越佳。 蟾酥的性状及真伪鉴别 (1)性状 新采收的鲜浆液:白净微黄,油亮发光,粘性大,拉力强。 加工品:团块状或片状,新鲜品呈米黄色,贮藏品呈棕褐色或红棕色。 团块状蟾酥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泽;片状蟾酥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半透明。 本品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 (2)成分 蟾酥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有蟾毒内酯类(蟾毒素、蟾毒配基)、胆甾醇、麦角甾醇、机碱类有蟾蜍色胺、蟾蜍季胺、5有化学结构未定的粘液质。 另外,蟾蜍体内还有一种由科学家命名为麦格宁的物质,具有抗杀细菌和原虫的功效。 近年来又从蟾酥中提取出一种单体成分,对失血过多引起的低血压、休克 5、等的抢救具有显著疗效。 (3)鉴别 鉴别蟾酥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取蟾酥块,滴上清水或涂以少许唾液,可迅速泛起白色泡沫乳状液。 用锡纸包蟾酥碎块少许,烧之即溶为油状,溴之则作嚏。 取蟾酥粉末 ,加甲醇 5 毫升,浸泡 1 小时,过滤,滤液中加对加硫酸数滴,即显蓝紫色。 取蟾酥粉末 ,加氯仿 5 毫升,浸泡 1 小时,过滤,滤液蒸干,残渣加醋酐少量使溶解,滴加硫酸,初显蓝紫色,渐变为蓝绿色。 取蟾酥粉末 ,加乙醇 10 毫升,加热回流 30 分钟,过滤,滤液置10 毫升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蟾酥对照药材,同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脂蟾毒配基及华蟾蜍 6、次素对照品,加乙醇分别制成每 1 毫升含 1 毫克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吸取上述四种溶液各 10 微升,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 薄层板上,以环己烷氯仿丙酮 (4:3: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10硫酸乙醇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绿色及一个红色斑点。 中国药典(1995 年版)规定:蟾酥中总灰分不得超过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 含蟾毒内酯按脂蟾毒配基(,不得少于 因此,通过测定以上成分的含量,亦可鉴别蟾酥的真假优劣。 除以上几种方法外,还可通过外观性状来鉴别蟾酥的真伪,正品蟾酥的外观性状前面已介绍,下面列举几种掺假蟾酥制品的性状。 掺淀粉的蟾酥:质硬,片厚,对光看时掺伪处不透明,韧性差,手捻无柔软感。 掺泥沙的蟾酥:表面或一面粗糙,手搓有砂粒感,断面不呈角质,韧性较差。 掺蛋白的蟾酥:质硬脆,表面光泽,韧性较差,有蛋白气味。 另外,还有掺松香的伪品。 以上掺假伪品,在断面沾水时,微显乳白色隆起,其灰分可高达 酸不溶灰分可高达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