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溪河大桥施组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板加工,其尺寸应严格满足梁体横截面的 要求。 堵头模板上应按设计院的钢筋布置图和预应力管道布置图钻孔,孔径应比相应的钢筋直径大 1~ 2 ㎜,比预应力管道大 3~ 5 ㎜,但不应有过大的缝隙,防止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产生漏浆。 堵头模板应采用双根脚手钢管作背带,在两侧模之间加支撑固定。 堵头模板加工要精确,定位要准确,特别是预应力孔道及钢筋孔眼位置要认真检查,确保其大小、数量、位置正确。 使用前要有值班技术人员验收 16 签证。 E、其它要求 模板加工进场后都要进行验收。 在现场严禁堆放,防止变形,特别是带拐角的模板。 模板与墩身相连处应将对拉螺杆紧固达到设计要求并使模板与墩 身混凝土密贴,以防混凝土浇注中产生漏浆。 因混凝土浇注方量大,高度大,对底侧模要求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对支架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施工中应重点检查。 ③ 梁内预埋件 预应力管道和锚板 : 梁体内设有竖向、横向和纵向三向预应力,其孔道纵横交错,比较复杂。 施工中对纵向预应力管道要设足够数量的定位网片,以保证纵向预应力束位置与设计位置相符。 特别是腹板内的纵向预应力束,曲线半径小,定位网的位置及间距在竖曲线处应加密,定位网应多方向固定,确保预应力管道在混凝土浇注中不上浮,不下沉、不偏移。 锚板应与锚块模板之间 贴紧,并加圆钉固定。 压浆孔和排气孔应用湿棉纱堵塞,并用封箱胶带封口,防止在混凝土浇注中漏浆。 螺旋筋应在安装前与锚板之间电焊固定,保证其位置正确。 塑料波纹管与锚具接头位置要 用胶布缠紧,再加封箱胶带缠包。 排气孔和压浆孔应用压浆管道引至混凝土浇注面以上,便于下一步作业。 竖向预应力管道底端在横向每两根之间用压浆管串联,并在两根的梁面端分别设一压浆管。 压浆管和压浆孔应密封可靠,并有足够的强度,确保在混凝土浇注时混凝土的冲击下不产生变形、破裂,在压浆时在梁面由任意一根压浆,从另一根排气。 竖向预应力筋因跨两次混凝 土浇注的结合面,在浇注和振捣过程中易破坏 ,故其制孔不能用金属波纹管,而采用薄壁高频焊接钢管,且在浇注首次混凝土前将 φ 25 ㎜ 预应力筋安装到位。 ④ 挂篮施工预埋件(后锚固等) 挂篮预埋件、预埋孔较多,受力和精度要求很高,施工中应作为重点。 挂篮预埋件有挂篮走道预埋件,挂篮后锚固反拉预埋件,挂篮吊带孔,挂篮下纵梁吊带孔等预埋件。 ⑤ 其它施工预埋件 检查设备预埋件 :刚构梁部人行道栏杆 U型螺栓。 腹板内通风孔。 翼板下断水槽预埋件。 梁部检查设备围栏预埋件、扶梯预埋件及底板上泄水孔预埋件 、万能杆件爬梯预埋件 等。 17 ⑥混凝土 的养生 混凝土浇筑完毕,抹面收光后应对底板及顶板混凝土外露部分覆盖养生。 养生以一层塑料薄膜外加一层棉 被 方式蓄热养生。 ( 3)梁部悬浇工艺 主梁梁体分节段进行施工,其中主墩墩顶 0号块长 12m,采用墩顶托架现浇。 施工中两个 T型刚构各划分为 16对梁段用挂篮进行悬臂浇注,其梁段长度从根部至中跨跨中分别为 4 3+ 6 + 6 4m,累计悬臂长度为 57m。 中跨合拢后边跨有 1 个 直线 段至边跨合拢。 中跨和边跨的 1 号到 16 号 及边跨 17 号段 均采用挂篮悬臂浇注, 边跨直线段 19 号段采用支架法现浇 ,边跨 18 号合拢段、中跨 17’ 号合拢段采用挂篮底模 平台 现浇。 设计要求每套挂篮、机具、人群及其它施工荷载总重不超过 750KN,悬臂浇注最大重量为1535KN。 全桥共有三个合拢段,其中中跨为 17’ 号块,边跨为 18号块,合拢段均为 2m。 ① 挂篮结构简介 挂篮 采用菱形挂篮,主要由 下几部分组成: 主纵桁架、横梁、行走系统、挂篮底模、悬吊系统、 锚固系统、模板及模板支撑系统、限位系统等部分组成。 图 10 菱形 挂篮布置示意图 Ⅰ 、 挂篮的主桁架系统: 挂篮主桁采用菱形桁架。 桁架几何形成及尺寸如图所示:主纵桁架是挂篮悬臂承重 结构,是由槽钢拼装而成的菱形结构。 主桁架纵梁 、 竖压杆为 2[32 18 槽钢, 斜压 杆为 2[36, 斜拉 杆均为 2[30槽钢,各杆之间用δ =16mm 钢板,φ22 高强螺栓连接。 Ⅱ 、 挂篮的后锚固系统 后锚是主桁架的自锚平衡装置,由锚固扁担梁、竖向预应力筋、连接锚杆、千斤顶等组成每根主桁纵梁尾部用 4根φ 32精轧螺纹钢筋作为连接锚杆,与箱梁内的竖向预应力筋相连,后锚固系统的布置形式如下图所示。 单根主梁设置 2 个锚固点,一只挂篮共设置 4 个锚固点。 Ⅲ、 挂篮的吊挂系统 悬吊系统是固定模板支架和操作平台的,由底篮前悬吊、后悬吊和模板悬 吊三大部分组成。 底篮前悬吊由 6 根φ 32 精轧螺纹钢筋作吊杆锚固于前上横梁;后悬吊由6 根φ 32 精轧螺纹钢筋作吊杆, 2根锚固于已浇块段底板上, 2 根锚固于已浇块段外倒角上, 2 根锚固于后上横梁上。 图 11 菱形挂篮 后锚系统、 吊挂系统布置图 内模支架安装于 3 组内滑梁上,内滑梁的后端由 3 根φ 32 精轧螺纹钢筋锚固于已浇块段上,前端 3 根吊杆锚固于前上横梁。 其吊杆在箱梁截面上的布置分别如图所示: Ⅳ、 行走系统及主梁前支点 19 行走系统包括主梁后反压、滑道和牵拉设备,在主桁架下铺设双排钢轨和组 合滚轮,在主桁纵梁上安装组合滚轮,拆除后锚固,由手拉葫芦带动慢速向前移动。 挂篮走行到位后、混凝土浇注前,主纵梁前支点处用千斤顶将主梁顶起,滑道垫梁加密,并将滚轴换成方垫块 Ⅴ、 挂篮的模板系统 挂篮的底模采用定型钢模板,规格为。 铺设在底模纵梁上,纵梁支承于前后下横梁上。 侧模分内模和外模两大部分,外侧模及内顶模采用大块竹胶板模板,内侧模采用组合钢模,随梁高的降低逐渐减少。 内外模均用 10 10 方木或 [10槽钢作加劲桁架使之形成一个整体。 外侧模及箱梁翼缘板用钢管支架支撑,支架采用φ 48 3 的钢管脚手架搭设,支架横桥向步距最大为 ,顺桥向步距亦为。 钢管支架与支撑于前后下横梁上的纵梁焊连,形成稳定的结构,随挂篮同步起落。 外侧模与底模之间采用侧模夹底模的方式。 内模由内侧模、内顶模及内顶模支撑桁架三部分组成。 因每浇筑一段箱梁均须修改一次高度,采用组合钢模,便于装拆和修改。 顶模采用大块竹胶板,用 10 10cm 方木加工成整体桁架进行支撑,防止模板受力后变形。 桁架支承在 3根内滑梁上。 内外侧模用φ 16拉杆对拉于 2[14钢带上,钢带间距 1m。 ② 连续刚构悬浇梁段的 总体 施工方法 连续 刚构总体上的施工顺序是:先进行 0块现浇,然后拼装挂篮对称悬浇至 16块,再进行中跨合拢段施工,接着进行边跨 17块段悬浇,同时进行边跨墩顶 19块的 支架 上现浇施工,最后浇注边跨合拢段 18块。 连续刚构悬浇梁段中,中跨 1’ 到 16’ 号块、边跨 1到 17号块的施工均是重复作业,其标准循环基本相同,具体方法和步骤是:挂篮走行定位 → 模板安装 → 钢筋和预应力体系安装 → 挂篮标高及吊杆拉力调整 → 混凝土浇注与养生 → 预应力张拉与压浆 → 挂篮走行。 ③ 挂篮走行定位 在 0 号块或上一梁段混凝土浇注且完成脱模、纵向预应力筋张拉(可在压浆 前移走行挂篮)后,即可拆除挂篮后锚固,走行挂篮, 挂篮走行时底模平台及外侧模同步走行。 ④ 预应力管道及预应力筋安装 预应力钢钢铰线两端暂时按预留张拉长度 900 ㎜考虑,根据施工中张拉设备情况再进行调整,且在施工中要考虑穿束时预留与牵引束的连接长度。 预应力粗钢筋按设计长度及订货长度现场严格对号使用 , 其中竖向预应 20 力筋因其长度无法整根通长加工,在现场要用连接器接长。 预应力筋下料必须使用砂轮切割机下料,严禁采用电焊和气割。 预应力钢筋的下料必须由分部技术部门出下料单,按预应力下料通知单尺寸和数量下料。 预应力下料时 现场值班技术人员一定要仔细放线并有专人进行认真的复核。 预应力下料必须填写下料日志,在工程日志中应对预应力下料时间,人员、长度和数量、下料方法及批次编号作详细的记录。 ⑤ 0块预应力管道及预应力筋的布置 0块是三向预应力结构,其纵、横向预应力束都采用采用高强度、低松弛 7φ 5钢铰线。 其中顶板、腹板纵向预应力束采用 127φ 5钢铰线, 塑料 波纹管制孔。 波纹管内径 85mm,外径 99mm。 0块没有底板纵向预应力钢铰线。 竖向预应力采用 25mm 粗钢筋,薄壁高频焊接钢管制孔。 焊管内径 35mm。 而横向预应力筋采用 47φ 5钢铰线, 塑料 波纹管制孔。 采用 72 22mm 扁波纹管制孔。 另设 78 根横向 φ 25mm 预应力粗钢筋,其锚具及制孔与竖向预应力筋相同。 纵向预应力: 0块顶板纵向预应力束共有 70 束, 均为通过束。 纵向预应力腹板束共有 20 束,均为通过束。 横向预应力:横向预应力钢铰线设在顶板,共有 23 束。 横向粗钢筋共有78 根。 竖向预应力粗钢筋共有 144 根,对称布置在两道纵向腹板内,每道腹板内布置 三 排,排与排之间的距离为 200、 220 ㎜,其最外侧一排至腹板外表面的距离为 100㎜。 因主筋的保护层是 50 ㎜,故 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保证预应力束埋设位置准确、保持预应力筋之间相互平行,顺直,防止预应力张拉后导致表面裂缝。 ⑥ 预应力管道的安装 预应力筋安装时要根据混凝土浇注次数分两次安装,在第一次混凝土浇注要安装腹板内竖向预应力筋和部分横向预应力筋,安装时根据设计图纸和混凝土浇注高度确定埋设的根数。 预应力管道在安装前用砂轮切割机下料,下料长度要按设计管道长度下料,对于纵向通过束波纹管,波纹管应穿过端模,以防止施工过程中产生漏浆。 接头处的波纹管端头不得内卷,以免影响穿束,波纹管的接头每端旋入长度宜为该直径的 倍。 预 应力管道接头处必须用不短于 400 ㎜的接头套管套接,接头时应保证接缝位于套管中间,然后用扎丝捆紧,其外用胶布缠严,防止露浆。 波纹管安装前,宜先将定位网焊好,再将波纹管从定位网方格内穿过, 21 以避免后焊定位网时电焊灼伤波纹管。 如先装波纹管后焊定位网,应注意保护波纹管,并在混凝土浇注前的检查中对所有波纹管进行全面检查。 确保预应力管道密闭,防止施工中漏浆堵塞。 纵向波纹管内在混凝土浇注前在管内穿橡胶芯管,芯管直径比波纹管内径小 20㎜左右为宜,并在混凝土浇注后来回抽动,防止漏浆后堵塞管道。 芯管选用质地较好的橡胶管,避免 发生脆断。 预应力施工中位置优先原则是:首先保证纵向预应力,其次是顶板横向预应力,再次是竖向预应力,然后是普通钢筋。 ⑦ 预应力筋的安装 因主梁为全预应力结构,预应力状态关系到全桥成桥后的受力和施工线型、施工受力,应作为施工中的重点。 施工时要严格保证管道位置正确。 在预应力管道纵向每隔 50㎝设一道定位钢筋网,并与主筋固定牢,防止混凝土浇注中预应力管道上浮。 预应力安装时,竖向、横向预应力粗钢筋在管道安装时即同时安装,而横向、纵向锚固束钢绞线则在混凝土浇注之后,抽拨出芯管之后人工穿束。 ⑧ 混凝土 浇筑 混凝土灌注 方法是分段分层灌注,分层厚度宜为 30cm。 灌注顺序:先底板,再灌注腹板,最后灌注顶板,从悬臂端向接缝端进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