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北京版语文选修第5课迟点会2内容摘要:

理以喻人。 如果李密仅仅想用情来打动晋武帝的话 , 也许晋武帝会稍动恻隐之心 , 而这种恻隐之心很快就会从搞政治的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心中溜走。 你尽孝但不能不尽忠啊。 自古说 “ 忠孝不能两全 ” , 舍孝而全忠嘛。 李密用以陈情的第二手就是 “ 晓之以理 ” —— “ 喻之以孝道之大义 ” 伏 惟 圣朝以孝治天下 ,凡在故老 , 犹 蒙 矜育 ,况臣孤苦 ,特为 尤甚。 且臣少 仕 伪朝 ,历职郎署,本图 宦达 ,不 矜 名节。 我 想 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故旧老人, 尚且 受到 怜惜 抚育,何况我的孤苦 尤其严重 呢。 再说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在蜀汉 作官 ,一直做到郎官,本来希望能够得到更为 显达的官职 ,并不 顾惜 名声和节操。 段 3翻译注解 今臣亡国贱俘 ,至 微至陋 ,过蒙拔擢 ,宠命 优渥 ,岂敢 盘桓 ,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 薄 西山 ,气息 奄奄 ,人命 危浅 ,朝不虑夕。 我现在是卑贱的亡国之俘,及其微小浅陋,承蒙得到过分 提拔 ,而且恩宠十分 优厚 ,怎敢 徘徊观望 而有什么另外的企求呢。 只因为 祖母刘氏已是象太阳 迫近 西山的人,气息 微弱 ,生命垂危 ,已经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 臣无祖母 ,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 ,祖孙二人 ,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 不能废远。 我如果没有祖母抚养,就不可能活到今天,如果祖母没有我的照顾,也不能够安度她的晚年,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 因此拳拳之情 使我不能 废止奉养而远离。 24 研习第三部分 明确: 矜守名节。 古代崇尚一种观念 “一臣不事二主 ” , 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 晋武帝同样怕李密也是矜守名节。 本图宦达→ 至微至陋 → 过蒙拔擢 → 岂敢盘桓。 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 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是 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 , 愿乞终养 我今年四十四岁,祖母刘氏今年九十六岁,因这样 我效忠于陛下的日子还很长,而报答祖母刘氏的日子已很短了。 我怀着象乌鸦反哺一样的私情, 希望求得对祖母养老送终。 段 4翻译注解 臣之 辛苦 , 非独 蜀之人士及二州 牧伯 所见明知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 矜悯愚诚 , 听 臣微志 , 庶 刘侥幸 ,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谨拜表以 闻。 我的 辛酸苦衷,不仅 蜀地的人和益州、梁州的长官 所亲眼目睹,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到的,祈望陛下能 怜悯我愚拙的诚心 , 允许 我实现这点微小的愿望, 或许 祖母刘氏能够侥幸保全她的余年。 我活着愿意献出生命,死后愿意结草来报答陛下的恩惠。 我怀着象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谨此上表禀告使您知晓。 27 研习第四部分。 “愿乞终养” “尽节”“报养” —— 忠孝两全 28 事之实: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 报养刘之日短也。 言之切: 愿乞 、 愿矜悯 、 听臣微志 、 明知 、 共鉴。 心之诚: 生当陨首 , 死当结草 、悲恻动人,原因是什么。 合作探究: 每个段落的情和理线索。 (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情 理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亲情 恩情 恩情 孝情 忠情 私情 夙遭闵凶 → 未尝废离 尽忠日长,尽孝日短 → 先尽孝后尽忠。 以孝治天下 → 不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