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调味干片的加工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淡水鱼调味干片的加工淡水鱼调味干片是用生鲜淡水鱼为原料,经处理、调味、烘烤、碾压、拉松而制成的鱼类加工产品。 它具有工艺简单、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携带和食用方便等特点。 这里介绍以鲢鱼、鳙鱼、草鱼、鲤鱼等淡水鱼为原料制作调味鱼干的技术: 一、工艺流程 原料鱼?三去(去鳞、去头、去内脏)开片?检片?漂洗?沥水?调味渗透?摊片?烘干?揭片(生干片)烘烤?滚动拉松?检验?称量?包装?成品。 二、操作要点 用无公害的、新鲜的或冷冻鱼为原料,其理化及安全指标应符合有关标准,并要求鱼体完整,气味、色泽正常,肉质紧,有弹性。 除去鱼鳞片,然后用刀切去头部,剖开腹部,去除内脏,洗净血污和 2、腹内膜(黑膜)。 刀沿脊骨切下左右两片背部肌肉,不能带有大骨刺及红肉。 片中含有血液,特别是淡水鱼含血多,要用循环水反复漂洗干净。 有条件的加工厂可将漂洗槽灌满洁净的自来水,倒入鱼片,用空气压缩机通气使其激烈翻滚,洗净血污。 漂洗的鱼片洁白有光,肉质较好。 漂洗好后的鱼片要捞出沥水。 据不同的鱼和产品,调制不同的调味液。 将漂洗沥水后的鱼片放入调味液中腌渍,以鱼片 100 公斤,加入调味液 15 升为宜。 调味液腌渍渗透时间为30 分钟60 分钟,并常翻动,使调味液充分均匀渗透。 调味温度以 15左右为宜。 调味料配方(供参考):水 100 份、白糖 78 份80 份、精盐 20 份25份、料酒 20 份2 3、5 份、味精 15 份20 份。 调味腌渍好的鱼片摊在无毒烘帘或尼龙网上。 摆放时,片与片的间距要紧密,整齐抹平。 鱼片摆放要大小片及碎片配合。 若需拼接,则鱼肉纤维纹路要基本相似,使鱼片成型、平整、美观。 采用烘道热风干燥。 烘干时鱼片温度以不高于 35为宜。 烘至半干时,要将其移到烘道外,停放 2 小时左右,使鱼片内部水分自然向外扩散后,再移入烘道内,烘干至规定要求。 烘干的鱼片从网片上揭下,即得生鱼片。 生鱼片的鱼皮部朝下摊放在烘烤机传送带上,经 1 分钟2 分钟烘烤即可,温度以 130左右为宜。 烘烤前在生片上喷洒适量的水,以防鱼片烤焦。 烤后的鱼片经碾片机碾压拉松即得熟鱼片。 碾压时要沿鱼肉纤维的垂直方向(即横向)碾压才可拉松。 一般需经二次拉松,使鱼片肌肉纤维组松均匀,面积延伸增大。 将拉制后的调味鱼干片,揭去鱼皮,再称量包装(7 公斤8 公斤鲜鱼可制得成品 1 公斤)即为成品。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