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尔普公司案例分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布兰特 梅格尼 康地 GE 梅泰格 市场份额 25% 15% 13% 10% 9% 7% 1% 1%  日本市场对外国封闭,亚洲市场各国抢入,竞争激烈  拉丁美洲市场竞争不大 案例分析 26 主要家电企业的产品替代威胁  对主要的大企业 ,替代品为数不多  一些客户或许会推迟更新  一些客户不采购洗 干联合洗衣机  一些客户可能追随“豪华型”产品(如空调、洗碟机、垃圾机、微波炉 ......)  冷藏柜、橱具等会因房屋设施而有特定要求 案例分析 27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大多数零、部件以竞争价格采购 大型企业有能力后向一体化经营,使供应商难以 讨价还价 案例分析 28 新进入者的威胁  进入壁垒高,因为存在中等规模效应,需求多样化,引入新品牌成本高,建立销售网络使销售商转向新企业不容易  北美、欧洲市场的进入壁垒更高  现有企业进入国际化经营的威胁很大,很容易通过兼并,合资进入新市场(生产厂与销售网络) 案例分析 29 分销商 /特约经销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 分销商规模不断增大,讨价还价能力不断增强 (如美国, 50%销售额集中在 10家分销商手上)  企业可以通过直接销售至特约零售商而降低分销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 减少库存,财政上支持使特约零售商讨价还价能力下降 案例分析 30 行业总体竞争强度评价  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强度大 其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最激烈 其次是销售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分销商 /特约经销商)和新进入者的威胁(主要来自行业中有进取的企业进入全球化经营) 替代产品的威胁很小,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不强  竞争强度大是短期的,最终将由几个大企业分享全球市场 对惠尔普来说,行业是有吸引力的,有潜在的盈利能力 案例分析 31 对欧美局部市场的竞争强度评价  替代品的威胁 —— (弱)  新进入者的威胁 —— 北美(弱),欧洲(不十分弱)  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 —— 北美(中等,正在加强) 欧洲(不详) 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 (弱)  企业间竞争 —— (强) 总体评价 —— 中等,但欧洲市场上竞争强度稍大于北美 案例分析 32 驱动行业竞争结构变化的因素分析( 1995)  各大企业从多国竞争走向全球化竞争  全球各地需求有差异,低成本竞争要求生产工艺过程变革,开发柔性 生产线,并满足节电、节水,环保要求重新设计新产品  产品不断改进推动销售增长,能实现库存快速变化更新者,将具备持 续的竞争优势  人口统计数字变化,生活水平和收入的提高,要求设计新产品  关税和贸易壁垒改善,使全球市场格局发生新的变化  惠尔普和 GE采用的直销特约经销商方式,将重构行业内价值链  一种由若干大型企业(全球化战略)控制的行业状况逐步在形成 案例分析 33 战略群体分析 四个市场 三个市场 二个市场 一个市场 经营范围 宽 (全部产品线 ,多品牌 ) 窄 (有限产品线 ,单一品牌 ) 产品线宽度 惠尔普 瑞典 电器 GE 其它 阿玛纳 三洋 东芝 金星 三星 三菱 声宝 梅泰格 日立 西门子 布兰特 梅洛尼 康地 案例分析 34 全球行业竞争态势 惠尔普和瑞典电器公司正在推行全球化战略 GE以本土作为主要生产基地,推行全球产品出口 欧洲除瑞典电器之外,其余生产商只在欧洲市场上多品牌销售 大多数领先者都是用单一品牌在单一区域市场上销售 (个别用 2个品牌 2种价格销售) 百多家生产商只在一个国家或有限数量国家内销售,生产线窄 案例分析 35 除惠尔普、瑞典电器外,谁可能会推行全球化战略。  GE: 由出口战略转变为在亚洲(主要是中国和印度)建立 生产基地和销售网,将兼并欧洲的一个生产商进入欧 洲,但是否采用全球化战略还不明朗  梅泰格:通过兼并已进入欧洲市场,但尚未盈利,还未能决 策是否推行全球化战略  日本与韩国:明显是开拓亚洲市场,或许还会以微波炉产品 进入美国市场和其它市场,但尚未有能力推行全球化 战略  其他:具有有限规模的进入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但不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