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职业暴露与防护手册内容摘要:

(二)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风险评估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 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一旦决定预防用药,应当在暴露后 4 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 24 小时,即使超过 24 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暴露程度分级。 根据暴露类型、损伤程度、暴露量、暴露时间、部位等分三级。 一级暴露:暴露源为 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二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三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为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暴露源分级: 根据暴露源病毒载 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 轻度: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 CD4 计数正常者; 重度: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 CD4 计数低者,为暴露源不明型。 四、 职业暴露后预防性治疗建议 (一) 乙型肝炎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建议 乙肝职业暴露人员如 HbsAb( — ) HbsAg( — ),未接种过乙肝疫苗, 24 小时内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200u,同时完成乙肝疫苗全套注射,即 6 个月内完成 3 次乙肝疫苗注射( 0、 6);如以往接种过乙肝疫苗 ,无抗体产生,除 24 小时内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 外,强化注射乙肝疫苗一次。 乙肝职业暴露人员 HbsAb(+),定量< 10iu/ml,除 24h 内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200u 外,需强化注射乙肝疫苗一次。 3、乙肝职业暴露人员如 HbsAb( +),定量 .>1 0iu/ml;或 HbsAg( +),则不需预防用药。 (二) 丙型肝炎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 目前暂无适用于 HCV 暴露后的预防治疗。 (三) 梅毒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建议。 肌肉注射长效青霉素 120 万 u/次,每周一次,连续 3 周。 (四)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方案。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建议见表 经皮肤或粘膜接触艾滋病病毒后预防用药的建议 暴露源轻度 暴露源浓度 暴露源不明 暴露类型 无症状,病毒载量低 有症状,病毒载量高 污染物来源不能检测 1级 粘膜和皮肤暴露量少,时间短 不需用药 不需用药 无确定的方案,如污染物来自高危患者或有高危患者的地方建议使用基本药物方案 2级 粘膜和损伤的皮肤暴露量多,时间长 基本用药 基本用药 3级 皮肤刺割伤,伤口深,见血液 强化用药 强化用药 用 药方案 基本用药方案:双泰脂 200mg/次, 3/日,连用 28 天。 拉米氟啶 150mg/次, 3/日,连用 28 天。 强化用药方案: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加用低那韦 800mg, 3/日,连续用 28 天。 五、 职业暴露后的监测与随访 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应对患者和当时人进行相应血源传播性疾病的检查,由有关专家和感染控制科提供咨询与随访监测。 随访监测项目见表。 职业暴露后的检测与预防 暴露病种 检查项目 暴露后检查时间 HBV 肝功能、乙 肝两对半 即刻、半年内每个月检测一次 HCV 肝功能、丙肝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