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hxsg-2标天河机场2明洞dk227923处输油管道防护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孝城际铁路二标项目经理部 9 主要机械设备投入 合理的资源配置是实现目标控制的关键因素,根据本工程进度目标,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机械设备及物资见表 所表示。 表 主要机械设备表 序号 项目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1 旋挖钻 SR280 台 1 2 汽车吊 25t 台 2 3 贝雷梁 321 片 84 4 支撑架 45cm 片 56 5 I40b 工字钢 I40b Kg 6 槽钢 [10 Kg 50 7 螺杆 φ 18 Kg 8 钻孔桩 直径 1m 延米 80 9 格构柱 / 吨 10 角钢 160*100*10 吨 主要施工方案 主要设计思路 该段采用上部放坡开挖 +下部围护桩进行基坑防护,由于输油管道与线路为斜交叉,因此采用一联三跨的三排单层贝雷梁进行悬挑防护,如图 所表示。 新建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 HXSG2标 天河机场 2明洞 DK22+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汉孝城际铁路二标项目经理部 10 图 原设计图输油管道于基坑位置关系断面图 贝雷梁共设四个支点,中间两道支撑分别设置在线路左右两侧围护桩上部的格构柱 +双 I40b 工字钢的方式支撑贝雷梁,格构柱布置在输油管道两侧,桩中心距为 ,钻孔灌注桩长度 ,格构柱嵌入围护桩内 ,格构柱顶部焊接 2cm 厚堵头钢板,格构柱顶标高为。 贝雷梁两侧支撑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的坡顶位置,距离上开口边线约 3m,采用基础 +钢管立柱(基坑右侧不需要设置) +双 I40b工字钢的方式支撑贝雷梁,基础采用长宽高为 基础( C30混凝土),基坑左侧由于地表高程较低,需设置φ 426*6mm钢管立柱作为调节,然后放置双 I40b工字钢,基坑右侧可直接在承台上防止双 I40b工字钢。 防护施工采用贝雷梁悬吊法,架设双排单层贝雷梁,通过 [10 槽钢和φ 18 对拉螺杆将输油管道悬吊起来,具体如图 所表示。 图 输油管道防护断面示意图 新建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 HXSG2标 天河机场 2明洞 DK22+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汉孝城际铁路二标项目经理部 11 贝雷梁底悬吊保护采用 [10横担 +两根φ 18拉杆 +[10横梁的方式悬吊,悬吊距离不大于 ,同时为避免输油管道与 [10 横梁之间刚性接触,必须采用橡胶垫进行隔离。 施工工艺流程 输油管道防护施工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如图 所表示。 图 施工工艺流程 其施工步骤图见《附图:输油管道防护施工步骤图》 主要施工方法 输油管道勘探 施工前,项目部机场分部应组织专人与产权单位对接,共同在现场对输油管道走向、埋深及管道直径进行详细勘探,并沿输油管道方向放样标记,标记要醒目。 测量人员应将详细的的输油管道测量资料整体成图后交由工程管理部技术人员,工程管理部技术人员应根据测量队提供的详细输油管道走向图核对围护桩桩位,避免围护桩桩位与输油管道位置重叠 ,施工准备 输油管道勘探、标记、放线 钻孔灌注桩及格构柱施工 安装贝雷梁 开挖至砼支撑施工平台,焊接格构柱间横向连接 下部土方掏挖、施工冠梁内支撑 主体结构施工 土方回填至地貌 拆除防护架、施工完毕 新建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 HXSG2标 天河机场 2明洞 DK22+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汉孝城际铁路二标项目经理部 12 造成对输油管道的影响。 贝雷梁吊架基础施工 管道标记完成以后,根据输油管道实测位置施工四个基础及中间临时基础,位于坡顶上上的基础编号为 CT1, CT1 尺寸为 ,每个支撑点处设置两个,布置于输油管道两侧,贝雷梁底高程为 , CT1 的顶标高与地表高程相同,中间可通过 426*6mm 钢管调节,其平面位置图如图 所表示。 图 坡顶处基础平面位置图 中间支撑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的围护桩上部的格构柱上,采用钻孔灌注桩 +格构柱基础 +双 I40b工字钢的方式支撑贝雷梁,格构柱布置在输油管道两侧,桩中心距为 3m,桩基础长度 ,格构柱下部锚入围护桩 ,其平面位置图如图。 新建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 HXSG2标 天河机场 2明洞 DK22+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汉孝城际铁路二标项目经理部 13 图 中间支撑点平面布置图 中间支撑点两侧的桩基施工时必须采用 3m的长护筒防护,以避免对输油管道造成损坏,施工时采用旋挖钻成孔,旋挖钻不得停靠在输油管道上且不得在输油管道上方行走。 上部土方开挖 所有的贝雷梁吊架基础施工完毕以后将贝雷梁安装完毕,贝雷梁安装完毕后逐段进行输油管道两侧土体剥离,并立即跟进安装吊架。 输油管道两侧土体剥离时候 应采用人工开挖,避免对输油管道进行破坏,输油管道无吊架裸露长度不得大于 3m。 全部吊架安装完毕后且输油管道两侧 3m及底部 2m范围内人工开挖完毕后,采用机械进行开挖,机械开挖时严禁碰撞中间支撑桩基础、输油管道和贝雷梁吊架。 输油管道防护架检算 输油管道管径为 20cm,壁厚按照 10mm 计算,航空燃油的密度为新建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 HXSG2标 天河机场 2明洞 DK22+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汉孝城际铁路二标项目经理部 14 179。 ,则输油管道的线荷载为 ,三排贝雷梁自重,则贝雷梁上承受的线荷载为 贝雷梁防护支架跨度按照 30m 计算,则最大弯矩 =*m<[M]=*m 最大剪力 Q=1/2*q*l=< [Q]=,因此双排单层贝雷梁的强度能够满足输油管道防护要求。 最大变形 f=5ql4/ ( 384EI ) =5** ( 30*1000 ) 4/( 384**1000**10000) =< 30000/800=。 根据以上计算,双排单层贝雷梁的强度及刚度均能够满足输油管道悬吊防护要求,施工前应将贝雷梁全部安装到位后,在贝雷梁自重作用下其下挠后再安装悬挂吊架保护输油管道。 围 护桩施工 ( 1)围护桩及格构柱施工工艺及方法具体见《天河机场 2明洞开挖支护施工方案》,此处不赘述。 ( 2)围护桩施工注意事项 位于输油管道底部的围护桩应采用反循环钻机施工,因为反循环钻机高度比较矮可避免触碰输油管道及贝雷梁吊架。 输油管道底部的围护桩钢筋笼应加工成为 一节的钢筋笼,防止吊车吊装钢筋笼时吊车臂触碰输油管道及贝雷梁。 冠梁及内支撑施工 冠梁及内支撑严格按照原设计图纸施工,施工工艺工法见《天河机场 2明洞开挖支护施工方案》。 新建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 HXSG2标 天河机场 2明洞 DK22+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汉孝城际铁路二标项目经理部 15 下部土方掏挖、主体结构施工 支撑吊架安装完毕以后进行下部土方掏挖工作,下部土方掏挖与钢支撑的安装交替进行,具体施工工艺流程见《天河机场 2明洞开挖支护施工方案》。 土方掏挖完成后迅速进行该段的主体结构施工,主体结构施工严格按照既有方案要求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机械作业时必须有专人进行盯控,避免机械直接碰撞输油管道。 基坑回填 输油管道处基坑回填顺序与基坑开挖顺序正好相反,回填时机械设备严禁碰撞中间桩基础支撑、输油管道及贝雷梁吊架,回填施工具体见《天河机场 2明洞基坑回填施工方案》。 为避免回填过程中输油管道两侧各 1m 范围及底部 2m 范围采用人工回填。 拆除吊架恢复原貌 输油管道两侧 1m 范围及底部 2m 范围采用人工回填,回填时从一侧向另一侧边推进,回填至贴近输油管道底部时拆除 1~ 2 个吊架,然后迅速将拆除区域的输油管道回填覆盖,依次循环直至全部回填完毕。 回填时,必须人工采用小机具排实,确保输油管道底部落在密实的土体上。 待输油管道底部土方全部填筑到位以后,拆除贝雷梁支架,贝雷梁支架采用吊车一次吊装出场,吊车必须停放在远离输油管道一侧的地方。 待贝雷梁支架吊装出场以后,人工回填至输油管道顶面以上 50cm新建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 HXSG2标 天河机场 2明洞 DK22+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汉孝城际铁路二标项目经理部 16 处,将输油管道全 部覆盖,以对输油管道进行保护。 施工过程中的监测 监测目的 ( 1)通过监测,掌握基坑施工期间围护结构与周边环境的动态变化,明确施工对基坑、围护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以及可能产生安全事故的薄弱环节,验证基坑开挖方案和环境保护方案的合理性,预测基坑及临近建筑物的变形发展趋势,及时对其安全性做出评估 , 同时综合各种信息进行预警和报警,使有关各方有时间及时作出反应,防止环境事故的发生。 尤其是对输油管道变形的监测,可根据输油管道的变形情况迅速做出判断,采取措施,防止发生输油管道泄漏、破坏等险情。 ( 2) 通过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及应力监测,及时反馈设计优化并指导基坑开挖施工,确保基坑施工过程安全。 ( 3)积累资料,为今后类似工程或工法本身的发展提供借鉴 ,并为运营后的养护与维修提供可靠的原始数据。 基坑监测内容 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本次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桩顶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 ( 2)钢支撑轴力; ( 3)地下水位及基坑渗漏水监测; ( 4)地面沉降及水平位移监测; 新建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 HXSG2标 天河机场 2明洞 DK22+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汉孝城际铁路二标项目经理部 17 ( 5)钻孔桩(支护桩)变形; ( 6)输油管道的沉降、变形测量。 基坑监测重点及原则 ( 1) 基坑监测的重点 本次监测期间的工作重点 主要以围护结构应力、围护结构的变形观测、深层土体位移观测、水位监测、基底隆起监测及输油管道沉降、变形为主。 ( 2)监测工作的原则 ① 监测的方法和设备应尽可能多运用目前先进的监测技术,以高精度、切实可行的测量方法来获得翔实、可靠的监测数据。 ② 监测手段采用整体控制和局部监测相结合、定期监测与连续监测、大地测量及传感器测量的 “ 点 ” 与专家巡视检查的 “ 面 ” 相结合的方法。 ③ 遵循信息化施工原则,采取快速监测 —— 快速反馈,信息集成网络化管理的技术路线,建立监测信息管理、预测预报系统 ,强调监测结果的及时反馈、预警发布的计算机主动程控化以及快速预测分析、紧急情况的应付措施。 ( 3)监测测点的布置及工作量 本工程各监测项目及测点主要按设计部门的监测技术要求,并结合以上监测原则而布置的,具体实施时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 布点位置适当调整, 布点数量 详见下表 ,布点位置见附图。 新建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 HXSG2标 天河机场 2明洞 DK22+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汉孝城际铁路二标项目经理部 18 表 监测工作量统计表 序号 监测项目 工作量 1 桩顶水平位移监测 10点(两侧各 15m一点,四边各一点) 2 桩顶竖向位移监测 10点(两侧各 15m一点,四边各一点) 3 钢支撑轴力监测 4组(平均每层一组) 4 地下水位及基坑渗漏水监测 4孔(两侧约 30m一孔) 5 地面沉降监测 10点(两侧各 15m一点,四边各一点) 6 钻孔桩(支护桩)变形监测 10桩(两侧各 15m一孔,四边各一孔) 7 输油管道沉降、变形 9点(布置在输油管道各跨的 1/4跨、 1/2跨及 3/4跨处) 具体布置数量、位置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4)监测的精度要求、频率、警戒值 各监测项目在基坑 围护结构 施工前应测得稳定的初始值,且不应少于 2 次;位移观测基准点数量不应少于 3 点,且应设在影响范围以外;点位应深埋,且便于由基准点向监测点引测。 基坑监测精度要求见表。 表 基坑监测精度要求 序号 监测项目 监测精度 1 位移监测 2 支撑内力监测 不低于 1/100FS 3 地下水位及基坑渗漏水监测 4 输油管道沉降、变形监测 ① 监测频率 根据监测项目对基坑安全的影响程度,设定不同的监测频率;各项监测的时间间隔可根据施工进程确定。 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场地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加密观测。 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则需进行连续监测。 依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xx),本基坑新建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 HXSG2标 天河机场 2明洞 DK22+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汉孝城际铁路二标项目经理部 19 监测频率按下表执行。 监测周期暂按 50 次,具体见表 所表示。 表 基坑施工监测频率表 施工进程 监测频率 开挖深度 ( m) ≤ 5m 1次 /3天 5~ 10m 1次 /3天 10m 2次 /3天 底板浇筑后时间 (天) ≤ 7。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