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淀粉制法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豆类淀粉制法豆类、玉米、马铃薯和地瓜,都可制成淀粉,然后再制作成粉丝、粉皮和凉粉等食品。 其中以豆类淀粉做成的粉丝、粉皮等制品,得率高、质量好,韧性足、色泽好,入口软糯、润滑有劲、风味最佳。 而用其他淀粉制成的产品,质量欠佳。 豆类淀粉中,又以绿豆为原料,生产的粉丝、粉皮等为上乘;蚕豆、豇豆稍逊;赤豆、豌豆和杂豆制品则质量较差。 所以,加工粉丝、粉皮以绿豆淀粉最佳,绿豆淀粉又称真粉.(一)淀粉工艺流程选料二)淀粉制法1、原料绿豆 斤。 2、出品率每 100 公斤绿豆得绿豆淀粉 5560 公斤。 3、操作步骤(1)浸豆:宜分二次浸泡。 第一次按每 100 公斤绿豆,用 120 公斤水 2、浸泡。 夏季用 60的温水,冬季用 100开水。 浸泡 4 小时后,绿豆已吸收了一定的水分,待浸泡水已被绿豆吸干,就用清水冲去绿豆中的泥沙、杂质。 洗净后,再把绿豆放于水中,进行第二次浸泡。 浸泡时间,夏天约 6 小时,冬天约 18 小时。 当绿豆表皮呈横裂纹状即可。 如横裂纹太大,就是浸泡过头;如没有横裂纹,则浸泡不足。 浸泡过头或不足,都会影响产品的得率和质量。 (2)磨碎:浸泡后的绿豆用磨磨碎,边进豆,边加水。 每 100 公斤原料,掺水 450斤。 要求掺水均匀,以使碾磨均匀,豆浆细腻,得率提高。 (3)过滤:用 80 目筛跟的振荡平筛过滤,去渣。 筛面上装置 2喷水管,边滤边洒,使豆渣内的淀粉充分筛滤出来。 3、喷洒的水应为原料数的 150%.(4)沉淀:用隔天已发酸的老浆,掺和在浆水里,以加速淀粉沉淀, 就可应用。 酸浆用量,夏季是浆水的 7%,冬季是浆水的 10%在 15 分钟左右即可沉淀。 然后将浮在浓浆上的清水撇净。 (5)第二次过滤:用泵把浓浆抽提到 80 目筛眼的小平筛上,进行第二次过滤,进一步清除豆浆内的豆粞,以提高淀粉的质量。 (6)第二次沉淀:把经过第二次过滤的浆水置入缸内,再加入浆水量的 80100%的清水。 搅拌均匀后,待其自然沉淀,一般夏季约 8 小时,冬季约 18 小时。 沉淀后,缸内淀粉形成四个层次。 自上至下,第一层是清水(可用瓢将水舀出)第二层是黄浆,内有浮粉或少量蛋白质(取出可作饲 4、料),第三层是淀粉;第四层为泥沙等杂质。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7)吊粉:将沉淀在缸内的淀粉取出,因此时的淀粉含水量较高,尚需用 1 米见方的白布,把淀粉包于布中,系紧四角,用绳子把包布悬吊起来,用手或竹片在布包四周均匀拍打,使淀粉内水分能较快排出。 一般吊 810 小时,包布内的淀粉就可供使用。 4、工具设备石磨或砂轮磨,机动平筛,缸或池若干,送料翻斗、电动机、吊袋布等。 (三)规格质量湿粉团每只重不超过 30 公斤。 色泽洁白,有光泽,粉团坚实,不起孔(69 月份可略有微孔)泥沙、不包心。 含水量不超过 (四)商品保管绿豆淀粉的粉团,因含 45%左右的水分,如保管不当,极易变质。 存放时,最好在堆放粉团的库房地坪上,铺以吸水性较好的砖头,这样,粉团底部的水分就会吸在砖头里,粉团一般可存放 3 天。 如需久藏,可把粉团捣碎,浸泡在水缸里,使粉沉淀于水下。 这样只要每星期换一次水(夏天要勤换水),可存放达数月之久。 使用时,将缸面的水去掉,将淀粉内的水吊干,就可使用。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