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大豆磷脂粉生产与应用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复合大豆磷脂粉生产与应用 大豆磷脂是从生产大豆油的油脚中提取出来的产物,它是由甘油、脂肪酸、胆碱或胆胺所组成的酯,能溶于油脂及非极性溶剂中。 大豆磷脂的组成成分复杂,主要含有卵磷脂(约含 、脑磷脂(约含 、肌醇磷脂(约含 、磷酯酸丝氨酸(约含 、磷脂酸(约含 及其他磷脂(约含 种磷脂为:卵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和胆碱组成;脑磷脂,与卵磷脂的结构相似,它含的氨基醇是乙醇胺而不是胆碱;肌醇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和肌醇构成。 大豆磷脂在畜禽体内脂肪代谢、肌肉生长、神经系统发育和体内抗氧化损伤等方面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大豆磷脂作为饲料添加剂代替部分脂肪已初步应用 2、于饲料工业。 1 大豆磷脂的理化性质纯净的大豆磷脂在高温下是一种白色固体物质,由于精制处理和空气接触等原因而变成淡黄色或棕色。 大豆磷脂溶于油脂、脂肪酸和苯、乙醚等有机溶剂,部分溶于乙醇,极难溶于丙酮和乙酸甲酯,不溶于水。 磷脂具有亲水胶体的性质,遇水时能吸水膨胀,从而使其在油脂中溶解度大大降低,从油中析出。 在磷脂分子中,有磷酸根和氨基醇亲水基团及碳氢键疏水基团,故磷脂能起表面活性剂作用,能使水、油两个不相溶的相形成稳定的乳胶体,这是因为磷脂在水、油两相之间形成一个界面层而降低油与水之间的表面张力,成为很好的乳化剂和分散剂。 磷脂在空气中或阳光中不稳定,易氧化酸败而变黑,但在油脂中却比较稳定。 磷脂的耐 3、热性能较好,但温度超过 150会逐渐分解。 磷脂在酸碱条件下易水解,其产物为脂肪酸、甘油、磷酸、氨基醇及肌醇等。 2 大豆磷脂的种类根据大豆磷脂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类型:然粗制磷脂由大豆精炼油的副产品(油脚)真空脱水而制得,亦称为浓缩大豆磷脂。 产品的丙酮不溶物(磷脂和糖脂)含量为 60%64%,大豆油含量为 36%40% 改性大豆磷脂由浓缩大豆磷脂经化学改性而制成,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和水包油(O/W)乳化功能。 改性方法主要有 3 种:物理法、化学法和酶法。 其丙酮不溶物含量与天然粗磷脂含量相同,但其乳化性和亲水性能较浓缩大豆磷脂有显着提高,因此在饲料添加性能、液体饲料制备和能量的消化吸收 4、方面有更大的优势,在饲料中应用广泛。 末大豆磷脂浓缩大豆磷脂经丙酮脱除油脂后的高纯度磷脂产品,也称脱油磷脂粉。 色泽为米黄色或浅棕黄色,呈粉粒状,丙酮不溶物含量为 95%98% 精制大豆磷脂经丙酮沉淀制得的粉末大豆磷脂可经乙醇油提进行纯化,乙醇处理后分为醇溶部分和醇不溶部分。 醇溶部分磷脂酷胆碱含量高,增强了其亲水性,是 O/W 型乳化剂;醇不溶部分分为磷脂酸乙醇胺和磷脂酷肌醇,是 W/O 型乳化剂。 脂油植物油和脂肪酸稀释的磷脂产品,粘度低,易于泵送或喷涂。 磷脂含量一般为30%52% 粉状大豆磷脂液态磷脂加载体而形成的固体粉状产品。 磷脂含量为 10%50% 漂白大豆磷脂粗磷脂经过过氧化氢漂白后进一步 5、脱水所得的产品,含水量小于 1%豆磷脂的生理营养作用大豆磷脂产品的主要成分有油脂、磷脂、胆碱、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 E 等。 磷脂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物脑、神经组织、骨髓和内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幼龄动物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大部分磷脂以脂蛋白复合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壁基质、细胞膜、髓鞘、线粒体和微粒体中,其作用是使非极性物质具有很高的通透性。 磷脂还参与脂类的代谢,促进饲料中脂类的消化。 吸收、转运和合成,防止脂肪肝的产生。 磷脂不仅参与脂肪酸的代谢,而且改善维生素 A 的吸收。 磷脂还参与钠离子与钾离子的活动,激活一些神经组织。 磷脂与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必需脂肪酸作为组织细胞不可缺少的成分,还可 6、增强组织器官功能,提高动物机体免疫系统活力,增强抗应激能力和抗病力。 胆碱可节约动物体内部分蛋氨酸。 油脂中的亚油酸、亚麻酸是动物体不能合成的,是细胞结构和机体代谢不可缺少的,必须从饲料中摄取。 维生素 E 具有抗氧化作用,保护饲料中的其他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 4 防脂肪肝鱼类营养性脂肪肝严重影响鱼的生长、肉质和抗病力;鸡的脂肪肝可导致产蛋率下降、死亡率升高。 脂肪肝综合症的生理原因主要是缺少磷脂,因为磷脂对脂肪代谢是非常重要的。 磷脂分子具有乳化特性,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能酯化胆固醇,在血液中调节脂肪、胆固醇的运输和沉积。 动物在肝中合成磷脂,并可通过形成脂蛋白不断把这些脂肪转运到肝外。 脂蛋白是磷脂、胆固 7、醇、甘油三酯和阿扑蛋白的复合物,如无足够的磷脂,脂蛋白便不能形成,肝内则会充盈脂肪。 由于肝壁薄组织被脂肪浸润,其他重要的化学过程和合成就不能顺利进行,这样机体的其他有关功能将受到影响。 因此,在饲料中补充一定量的磷脂,使脂蛋白的合成顺利进行,肝内的脂肪便可输运出,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曹俊明等(1997)对草鱼的研究表明,当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大豆磷脂时,草鱼肝脏脂肪脂质含量大幅度降低。 善动物的体脂构成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大豆磷脂可提高屠宰率、降低腹脂和改善肉质。 由于大豆磷脂产品含有一定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动物采食含大豆磷脂的饲料,其体脂中这些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会相应提高, 8、从而达到改善体脂的目的。 邵邻相等(1996)在高脂日粮中添加大豆磷脂饲喂大鼠,结果大鼠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及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明显降低,这说明大豆磷脂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曹俊明等(1997)的试验表明,用含 5%磷脂的饲料饲喂草鱼,52d 后肝、胰脏的脂肪酸组成发生了变化,量显着升高,说明大豆磷脂可改善草鱼体脂构成。 王若军等(1997)的试验表明,大豆磷脂可完全替代肉鸡日粮中的豆油,可提高屠宰率,降低腹脂和改善肉质。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在仔猪断奶后 14d 内由于胆汁分泌不足,仔猪对脂肪的乳化能力较弱。 在仔猪饲料中添加磷脂可提高日粮粗蛋白质和能量的消化率,减少因消化不良 9、导致的腹泻,促进代谢,改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 994)研究表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 油大豆磷脂,仔猪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 料重比降低 加 增重提高 料重比降低 12%000)进行的大豆磷脂对断奶仔猪的试验表明,添加大豆磷脂组仔猪日增重提高 节约饲料约 在生长猪日粮中添加大豆磷脂也有同样的效果。 李立(1999)的试验表明,生长猪日粮中添加 5%大豆磷脂,日增重可提高 7%有研究证实,添加磷脂可显着改善小牛对人造奶中非乳脂的消化率。 在小牛饲料中添加大豆磷脂 4050g/d,5 个月中试验组平均日增重为 870880g,比对照组提高 53%64%解决给小牛喂酪蛋白、乳糖、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合成日粮时出 10、现的代谢紊乱和生长迟缓问题。 禽有研究报道,在肉仔鸡料中添加磷脂可改善仔鸡的生长状况,并可增加肝中维生素 A 的贮存,促进骨的生长。 耿庆辉(1996)的试验表明,在肉鸡日粮中添加 2%改性磷脂,可提高增重 7%10%,饲料报酬提高 5%8%给产蛋鸡饲喂含 豆磷脂的饲料,产蛋率提高 ,饲料报酬提高 常开成(1998)用浓缩大豆磷 脂全部替代蛋鸡日粮中 3%的油脂,添加磷脂组蛋鸡多产蛋 蛋白质消耗减少 产动物鱼类在孵化后的快速生长中,需要丰富的磷脂来构成细胞的成分,当磷脂的生物合成不能充分满足仔鱼的需求时,需要在饲料中添加磷脂。 另外,饲料中的磷脂还能促进甲壳动物对胆固醇的利用,提高甲壳动物的生长和成 11、活率。 虾在不同生长时期对磷脂的需要量不同,幼虾因不能合成足够的磷脂供生长和代谢的需要,因而幼虾对磷脂的需要量高。 (1981)的研究证明,龙虾需要卵磷脂以确保它在脱壳期间的生存。 日本科学家指出,日粮中含 l%的磷脂对幼虾的生长和成活是必需的。 薛永瑞等(1989)的试验表明,在鲤鱼饲料中添加 2%的改性大豆磷脂,比对照组增产 饲料系数降低 料成本降低了 990)在饲料中添加 4%或 8%的大豆磷脂,明显降低了大西洋鲑的饵料系数。 (1985)报道,在虾料中添加 1%大豆磷脂可提高虾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5 影响大豆磷脂应用的因素随着畜牧业和饲料工业的飞速发展,饲料在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 大豆磷脂产品作 12、为一种替代植物油,降低饲料成本的能量原料,被越来越多的厂家、养殖业户所重视和使用。 但是,由于这种产品在国内处于刚刚开发阶段,技术尚不十分成熟,产品质量良莠不一,国内饲料行业又没有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再加上有的使用单位对其性能与质量不清楚,所以该产品也给一些饲料加工企业及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近年来,东北地区的很多饲料加工企业应用磷脂后的质量事故;如饲料发霉、变质、肉鸡发生脑组织软化、白肌病、免疫力下降、腹泻、采食量下降,甚至拒食等。 很多事故是由磷脂导致的或与磷脂有直接关系。 其次,由于粉末磷脂加工成本及使用成本较高,饲料工业中使用的基本上是粗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制大豆磷脂,常温下为半固态 13、,粘度非常大,用于饲料添加不能混合均匀,即便是高温流动状态下加入也难于混合。 为解决磷脂在饲料中的混合问题,复合磷脂粉(粉状大豆磷脂)在近些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6 复合磷脂粉的生产复合磷脂粉的生产工艺很简单,就是将玉米膨化后与磷脂油混合即可。 目前,东北地区有众多厂家生产复合磷脂粉,我公司的膨化机用户也有很多从事该产品的生产。 需要注意的是,复合磷脂粉中的膨化玉米比普通膨化饲料玉米膨化度高,要求较高的吸附性能,以生产出含脂肪及磷脂较高的产品。 我们的用户一般采用 4550%的膨化玉米粉吸附 5055%的磷脂油,终产品为浅黄色至棕黄色粉状,具有大豆磷脂及膨化玉米固有香味,含磷脂、豆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 14、、胆碱(、必需脂肪酸(16,主成分:粗脂肪 50%、粗蛋白 4磷脂 30%、水分 6%、酸 价 20%、粒度(目)20量(大卡/千克)合大豆磷脂粉的应用复合大豆磷脂粉可提高饲料的能量和营养价值;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系数;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具有诱食作用;提高制粒的物理质量和产量,减少饲料在挤压成形时的粉料损失和能量消耗;防止粉尘飞扬和饲料自动分级;减少水产饲料中水溶性营养素的溶失;改善水产饲料在水中的漂离和沉降;减少饲料浪费和水质污染;促进脂质消化吸收,预防脂肪肝;促进幼龄动物生长发育,提高成活率;提高动物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提高动物繁殖能力,增强动物机体抗病能力;便于饲料加工,可替代部分油 15、脂和合成氯化胆碱。 禽用改善适口性,缓解应激,缩短出栏时间。 提高免疫系统,增强抗病力,有效预防脂肪肝、腹水综合症及猝死症。 提高屠宰率,降低腹脂,改善肉质风味,有效增加肝重。 全增重率提高 5%,成活率提高 料肉比降低 2%,代谢能 接添加 ,前期 %,%,后期 % 蛋禽用提高蛋壳质量,减少破蛋、白班蛋及肉班蛋,改善蛋黄质量,增大蛋卵个头。 提高受精率、孵化率。 增强免疫系统活力,缓解应激。 产蛋率提高越 5%,枚蛋增重 左右。 产蛋高峰期延长半月之久。 直接添加,蛋禽 25% 乳猪、仔猪、育肥猪用有效降低粉料的粉尘量。 改善适口性,促进生长,提高成活率,缩短出栏时间,缓解应激。 增强抗病力和仔猪的御寒能力。 成猪皮薄细腻,皮毛光亮,瘦肉率提高。 提高增重:仔猪5%,生成猪 3%,降低料肉比,仔猪:。复合大豆磷脂粉生产与应用
相关推荐
与树突相联系 轴突与细胞体相联系 问 题探 究 问题二 : 兴奋是如何由一个神经元传导到另一个神经元的呢 ? 突触 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 单胺类物质 传递特点: 单向性 9 • 有机磷农药致死机制: • 破坏乙酰胆碱酶,使乙酰胆碱不被破坏,突触后神经元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导致肌肉抽搐死亡。 突触传递 传递过程: 传递方向: 原因 :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只能由 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 2) 在 a部位 , 神经传导是 _______向的 ,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 3) 用强刺激施加该反射弧后 , 在 ① ~ ⑤ 可以测出电位变化的部位是___________, 在 b部位的电荷分布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 答:由右向左 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总是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答:①②③④ 外正内负 答
形式 信号变化 (神经递质 ) (突触前膜 → 突触后膜) 方向 单向传导 电信号 突触传递是单向还是双向的。 → 电信号 → 化学信号 河豚毒素 有机磷农药 美洲箭毒 ——肌肉松弛 ——肌肉松弛 阻断钠离子通道 不神经递质争夺受体结合位点 抑制神经递质酶的活性 ——肌肉痉挛 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 d a b c e c、 e 在箭头处施加强刺激,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知识巩固 兴奋: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电位变化) (神经递质) (电位变化)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概念 特点 原因 小结: 静息状态下 神经细胞膜两侧 的电位差 受刺激后 膜局部区域 内外 电位反转 的过程。 内负外正 内正外负 K+大量外流 Na+ 大量内流 静息电位、动作电位比较 前提 细胞内高钾低钠 一不均, 二选择 项目 神经冲动传导 突触传递 发生范围 结构基础 传导形式
、教育培训变更申请、科技奖惩变更申请: 依据个人条件进行办理,步骤同以上信息变更相同。 (六)证件补办: 先由个人提交申请(详见个人操作流程) ; 单位 登陆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 进入单位系统点击 “审核员工申请”中的 “证件补办申请”, 审核个人的证件信息无误后,选 择审核结果“同意”; 点击“保存”系统给出是否“确认”提交的提示信息,点击“确定”即可到居住证窗口提交材料。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一般是:半圆弯钩为 ,直弯钩为 ,斜弯钩为 ,对弯钩增加长度尚要根据具体条件,并满足设计要求。 ② 在配料计算时,钢筋配置的细节问题没有明确时,原则上按构造要求处理。 ③ 钢筋配料应厉行节约利用的原则,计算应填写配料单,下料制作依据配料单进行。 ④ 配料时,尚要考虑施工需要的附加钢筋。 19 钢筋 加工 ( 1) 钢筋表面应洁净,油污、浮皮、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在焊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