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快速增长提供有利的保证。 资源优势 丰富肥沃的土地资源。 XX市位于东北黑土带上,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地貌类型多样,地域差异明显,山地占总面积的 6%,丘陵占总面积的 15%,平原占总面积的 79%。 全市共有近 20个土类, 40多个亚类, 1000多个土种,主要有黑土、黑钙土、山地棕壤土、棕壤土、风沙土、冲积土、白浆土、轻碱土等。 市区及铁西区主要土类为有机质较丰富的黑土,黑钙土。 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在 3%以上,高于全国的平均含量 %一倍以上。 地层分布自上向下分布是杂填土厚度 ~,承载力为 70kPa;粉质粘土厚度~,承载力为 190kPa;粗砂厚度 ~,承载力为 260kPa。 铁西区地貌属于台地平原地带,现有耕地占 %,林地占 7%,水域面积占 %。 铁西区耕地面积为 5040hm2,全区土地均属于宜农地和宜林地,土壤养 分贮量和肥力较高,种植业发展潜力很大,可利用土地资源比重大,分布集中,有利于生态农业区域化和集约化经营。 XX市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白银、硅沙、膨润土、石灰石、硅灰石等矿产资源,开发前景可观。 XX市属于辽河流域,域内有东西辽河两条大的河流。 全年径流深 63mm,径流的分布与降水一致,由东南向北递减至 10mm,全市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m3。 径流的年内分配多集中在汛期, 6~9月约占全年的 60~85%。 水资源总量为 m3,其中河川径流量为 m3,地下水资源为 m3。 市区的水资源 总量为 2800万 t,可开采量为 2500万 t。 地下水位 ~。 地下水位一般在 2~3m左右,随季节变化幅度较大。 森林总面积为 hm2。 其中人造林占一半以上。 东部分布着大面积森林,中西部以农田防护林为主,有小面积片林。 东部地山丘陵生长着茂密的天然林,主要树种有蒙古柞、山杨、春榆、白桦、水曲柳等。 草地资源总面积 hm2,其中放牧场 hm2,采草场 hm2。 发达的农牧业优势 XX市农业发达,地处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上,素有东北大粮仓美誉,是全国重点的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 品加工基地。 全市有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hm2,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生长多种农作物,其中玉米出口量居全国第一,还盛产大豆、水稻等。 三元杂交猪、肉牛、东北细毛羊、肉食犬等远近闻名,人参、鹿茸、苹果梨正逐步成为出口创汇主要产品。 种植业调整成效显著,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 ,园艺特产及棚膜经济有较大增长,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 kg。 蔬菜保护地发 展到 40万亩,花生和专用玉米分别为 48万亩和 146万亩,大豆发展到 192万亩,有 13个基地和 69个产品获得省首批无公害产品基地认证和产品 标识认证,畜牧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全市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708万头、 226万头、 158万只、 ,建成各类牧业小区 178个。 全面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成为全国首批对世界公布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之一。 粮食和畜禽加工能力大幅度提高,黄龙公司、华正公司、红嘴油脂公司、慧泽公司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较快。 较好的工业基础 近几年, XX市把发展工业放在首要地位,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取得快速发展。 全市工业主要有机械、化工、纺织、食品、医药、电子、冶金、建材等,其中谷物联合收割机、轮 式装载机、专用汽车、高温风机、热交换器设备在国内享有盛誉,氨基苯酚、钨钼丝、灰硅石等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 国内知名的中国昊华、江苏雨润、广东立白和南京大吉分别与XX联合化工厂、 XX汉高和市钢丝绳厂进行了资产重组。 现有红嘴集团、 XX联化、白象食品公司、巨元换热设备公司等一批大中型企业。 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55亿元,全市共开发建设投资 50万元项目 604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 30个,投资 1000万元以上项目 249个,饲料加工、奶牛养殖、乳品加工、有机肥生产等项目都在建设或筹划中。 铁西区 84年建区时工业基本属于空白,经过 2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具有冶金、机械制造、粮油加工、食品饮料、包装制品等五大支柱产业,现工业体系中拥有红嘴集团及所属红嘴钢铁有限公司、宏宝莱股份有限公司、红嘴油脂有限公司、宏宝莱花生油有限公司、帝达变性淀粉有限公司、伟达包装有限公司,以及巨元换热设备制造公司、白象食品公司、北方压 力容器厂、省脑科医院制药厂等重点企业。 20xx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 较雄厚科技力量 全市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XX全市有大学 2所,中专业学校 11所。 科研机构有 XX农科院、 XX科学研究院、南湖科技研究所等科研中心,同时和清华大学、 XX大学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良好合作关系是园区发展的科技支撑。 近五年来共取得科技成果 197项,其中 7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申请国内外专利 515项,完成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9项,省级火炬计划项目 2项,各类各级星火计划项目 10项,省级攻关项目 11项,获省科技进步奖 5项,高级科技奖 49项,建立科技中心 96个。 XX市工业以行走机械(包括装备制造)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代表,拥有一大批产业技术工人。 随着国有企业的改制,一部分产业工人需要分流,加上现有的职业培训 学校,是示范区产业发展人力资源的来源。 XX市农业技术力量雄厚,全市共有农林行业专业技术人员 4350人,民营科技企业实现工贸总收入。 已经形成了市 (县 )、乡 (镇 )、村三级农业技术人员服务网络。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循环经济是从传统的 “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 ”的单向流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向物质相对循环流动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其强调 “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 ”循环型物质流动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一种符合可 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其本质是对人类生 产关系进行调整, 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进而解决社会、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冲突矛盾,使五个方面协调发展,最终目标是追求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统一,确保子孙后代发展,保留充足的资源基础和空间,是落实中央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途径。 根据 XX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和 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针对 XX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为将循环经济的 理论与 XX省,特别是 XX市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努力探索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方面的创新机制,特别是在企业层面的清洁生产,区域层面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社会层面构建循环型和谐社会等方面,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降低材料消耗,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经济高速增长和原材料、能源的供给不足,使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取得双赢,开拓出一条有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最终解决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20xx年 2月, XX市政府成立了 XX循环经济示范区。 同年 9月,该示范区被 XX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示 范区。 XX作为环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地和中心城市,其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政策优惠,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为 XX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开放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响应 XX市政府提出的 “抓住机遇,二次创业,项目带动 ”的战略,循环经济示范区适时提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一期工程,为加快示范区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振兴东北工业做出贡献。 建设 XX循环经济示范区,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主要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发达国家在经 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时期,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建立完整的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以法律的形式推进。 在实践中形成典型的企业、区域和社会三种模式。 我国的循环经济产业刚刚起步,各地都在进行尝试性的探索, 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区,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看准方向,超前谋划,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体现,具有前瞻性。 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和减轻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 XX市的环境与资源形势严峻。 城市环境总体趋于恶化,水污染严重,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资源供求矛盾日趋突出。 从水资源状况看,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4, XX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518m3,远低于 2220m3的全国平均水平,而 XX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是全省平均水平的 %,不足全省的二分之一,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 XX市已成为极为严重的缺水地区。 从耕地情况看,我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40%, XX省人均耕地占有量 ,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82%, XX市人均耕地占有量为 ,也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85%,为此保 护好现有耕地则越来越重要。 我国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5, XX省人均森林面积 , XX市人均森林面积仅 ,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主要矿产资源少,且资源利用率低,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 XX市作为 XX省的一个重要城市,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大部分都短缺,加之环境的制约,给 XX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XX市的经济发展在所面临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下,要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老工业基地要振兴,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 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XX省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要全面发展循环经济,条件不尽成熟,必须选择条件比较好的区域进行示范区建设,在示范区内探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而逐步推广和应用。 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本质要求。 人是最宝贵的资源, XX省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让 “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 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搞好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因此,建立 XX省 XX循环经济示范区,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 XX市以及全省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随着资源的日益紧缺,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人们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兴趣越来越高,商引资的不断扩大和一些工业项目的不断加入,使示范区的建设条件趋于成熟。 综上所述, XX循环经济示范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改变现有条件,促进招商引 资,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解决区域交通问题,美化城市环境,树立示范区形象,使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 改善,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作出贡献。 因此项目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第三章 示范区规划概况及项目建设条件 循环经济示范区规划概况 示范区现状 示范区所选地区地势平坦,现主要以农田为主,周边没有大的污染企业,适宜发展生态经济项目建设。 同时由于近几 年的大力开发建设,区域内基础设施有了一定的基础:自来水已接到区域边缘;巨丰一次变电站和天然气公司在区域内,可满足项目生产建设的需要; XX市污水处理厂已建成,位于区域南部;即将建设的垃圾处理厂相距区域不远,且 XX市城区向该区域方向扩张的发展规划将为示范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规划面积及区域范围 根据 XX省政府开发办《关于对设立 XX循环经济示范区 (工业集中区 )等进行备案的复函》和《 XX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 XX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的批复》(四政函 [20xx]5号), XX循环经济示范区规划范围为: XX至梨树公路两侧,南起公铁立交桥,北至梨树县城与杏山乡交界处,路东侧 20xx延长米,路西侧3000延长米。 规划面积为 50km2。 规划的总体思路 按照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以上内容略),根据 XX省省情和 XX市市情,充分发挥区位和环境资源优势,利用良好的农业和机械制造业基础条件和技术条件,以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旧产品资源化和再循环利用为核心,调整示范区的产业结构,采用高新技术和产业化方式生产再制造产品,最大限度地实现物质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建成全国一流的循环经济示范区,构建三大功能区,铸造四大产业 链条,实施八项重大工程,采取三步走战术,近期开始起步、中期形成基本框架、远期步入良性循环,构筑示范区“1348”新格局。 “1”——将 XX循环经济示范区建成全国一流的循环经济示范区。 循环经济示范区类型多种多样,但该区是一个特色示范区,它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东北黑土地带良好的农业资源优势,在东北地区,乃至更大区域,对各种废旧资源进行回收、拆分、集并,利用高科技维修和再制造技术,实施绿色再制造工程,对废旧资源进行资源化,推进废旧资源产业化、规模化,形成废旧资源产业集群基地,建成具有生态农业特色、高科技支撑、对废旧 资源产业化的全国一流的循环经济示范区。 “3”——构建三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