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产品的加工技术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甘薯产品的加工技术1原料选择:选用新鲜饱满,肉质紧密的优质红心甘薯,直径在 30 毫米以上为佳。 另备好白砂糖和柠檬酸。 2洗涤、去皮:先将甘薯浸泡于清水中 1 小时,再用清水将甘薯表面的泥沙和杂质冲掉。 3消毒、去皮: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 57 分钟,然后再用清水冲洗数遍,直到水无红色。 4去皮、切块:用小刀将甘薯外皮削去。 去皮后的甘薯立即投进清水中浸泡,以防变褐。 然后用刀将甘薯切成小块,再立即将甘薯块浸入清水中。 5装罐:先将玻璃罐用沸水消毒 56 分钟,再将甘薯块整齐地排列装进罐内。 6注糖液:甘薯装罐后即可注入糖液。 糖液浓度为4050(按折光计),糖液要用过滤 2、机或纱布进行过滤。 装罐时液温必须在90以上,还要加入一定量的柠檬酸,一般是罐头净重的 7封罐:将注了糖液的罐头送进排气箱,排气时,罐中心温度达到6080时,即可封罐。 可采用手摇封罐机,也可采用真空自动封罐机进行封罐。 8杀菌:封罐后立即进行杀菌。 将罐置于高压消毒锅中,保持105107一段时间,然后再升温到 116,进行杀菌。 9冷却、包装:杀菌后的罐头立即冷却到 40。 冷却后的罐头控干表面的水分,上油漆,合格者入库。 (十一)甘薯香醋 1原料:甘薯,大曲,糖色,食盐,米糠,小茴香,大茴香,花椒。 2制作过程:选用新鲜甘薯,洗净后切成细丝,然后晒干。 每 50 千克干薯丝配大曲 15 千克,米糠 25 千克,食盐 15 千克,糖色 5 千克,花椒、大茴香、小茴香各 300 克。 先将薯丝入锅蒸熟,捞出,入缸。 当缸内温度达 5060时,拌入大曲粉,盖好盖,每天搅拌 2 次。 34 天后倒在平台上,拌进米糠,再入缸发酵,约 3 天时间,缸内发热后开始翻缸,每天 1 次,连续 34 天。 发酵后,将滤出的液汁入锅,投进食盐和其他香料,烧开后移出,入坛,放置 15 天以上,即为甘薯香醋。 专利查询。甘薯产品的加工技术
相关推荐
样性测度的常用方法 方法 ( 1)物种丰富度指数( species richness) 物种丰富度即物种的数目,这是最简单、最古老的物种多样性测度方法。 物种丰富度指数与样方大小或取样面积有关。 如果研究地区或样地面积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确定的或可控制的,物种丰富度会提供很有用的信息。 否则,没有任何意义。 (一)群落 α 多样性的测度 (二)群落 γ 多样性的测度 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A: Aa: aa 性状分离 显性 : 隐性 1 2 1 3 1 X P F1 F2 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示意图 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 AA aa Aa Aa X Aa Aa AA aa A控制紫花 a控制白花 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 (结论 ) 孟德尔通过 一对相对性状 遗传实验得出,其本质是在 ______分裂过程中
• 森林生态系统 • 高山草甸生态系统 • 海洋生态系统 • 湿地生态系统 • 荒漠生态系统 • 草原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高山草甸 海洋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北极苔原生态系统 • 森林生态系统 • 高山草甸生态系统 • 海洋生态系统 • 湿地生态系统 • 荒漠生态系统 北极苔原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高山草甸 湿地生态系统 四
素的分离: 纸层析法的原理:各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 扩散速度不同 ,使不同的色素在扩散过程中被分离开来。 层析液:石油醚 注意 : 67页右下角 实验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纸 层 析 的 结 果 叶黄素 叶绿素 a 叶绿素 b 滤液细线 光合作用反应式 : CO2 + 2H2O ( CH2O )+O2 + H2O 光 能 叶绿体 * *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 R (氨基) (羧基) (侧链基团,决定氨基酸的种类) 每个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它们都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脱水缩合 肽键的结构简式: - C- N- ‖ ︱ O H 或 - CO- NH- 计算关系( “ 链状 ” 多肽) 【 关系 1 】 肽键数 = 脱去水分子数 = ? 【 关系 2 】 至少游离氨基数=至少游离羧基数= ? 【 关系 3 】 蛋白质分子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