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四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2内容摘要:
素的分离: 纸层析法的原理:各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 扩散速度不同 ,使不同的色素在扩散过程中被分离开来。 层析液:石油醚 注意 : 67页右下角 实验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纸 层 析 的 结 果 叶黄素 叶绿素 a 叶绿素 b 滤液细线 光合作用反应式 : CO2 + 2H2O ( CH2O )+O2 + H2O 光 能 叶绿体 * *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活化叶绿素 a e e O2 类囊体腔 类囊体膜 叶绿体基质 NADPH NADP+ H+ ATP合成酶 H+ ADP+Pi ATP 叶绿素 a 光 O2 H2O H+ e H+ H+ H+ H+ H+ 光反应 思考:光反应中物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能量又是如何转换的。 CO2 ( CH2O) 还原 产糖 NADP NADPH ADP ATP 2C3 C5 固定 暗反应 ( )还原产糖( )还原产糖固定思考:暗反应中物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能量又是如何转换的。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 问题 1: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再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中发现,当绿藻正常地进行光合作用时, C3和 C5的含量是保持稳定的。 而此时突然停止光照, C3的浓度会急速升高,同时 C5的浓度急速降低。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问题 2:卡尔文还做了这样的实验:当绿藻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突然中断 CO2的供应。 你认为接下来会出现怎样的试验现象。 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 暗反应 叶绿体基粒 叶绿体基质 光、酶、色素 酶 H2O、 ADP、 Pi 、 NADP+ CO2 、 C5 、 ATP、 NADPH O2 、 ATP、 NADPH (CH2O)、 C5 、 ADP、 Pi 、 NADP+ 水的光解、 ATP、NADPH的形成 为暗反应提供能量( ATP )和还原剂( NADPH ) 为光反应补充 ADP、Pi 、 NADP+ CO2 的固定、还原、产糖 光能 → 活跃的化学能 (主要在 ATP中 ) → 稳定的化学能 ( CH2O中 ) 光反应 暗反应 光 H2O O2 NADPH ATP NADP+ Pi ADP c5 (CH2O)n CO2 光合作用的实质: 物质变化: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能量变化: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并贮存在有机物中 光合作用是叶绿体吸收并利用光能,将 CO2和 H2O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 O2,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的过程。 四、影响光合作用的 因素 1. 内因:植物生长周期 2. 外因 : 1)光照强度 2) CO2浓度 3) 温度 4)水及其他 实验: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 控制变量 • 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 变量 • 人为改变的变量称做 自变量 •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 应变量 • 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的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 无关变量 • 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 对照实验 • 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 在对照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变量外,其他变量都应该始终保持相同 酶的活性的发挥,需要 最适 的 温度 和 pH 练习 : 1 叶绿体合成六分子葡萄糖 ,需要二氧化碳的分子数目是 ( )个 A 6 B 12 C 36 D 72 2 在光合作用中 ,需要消耗 ATP的是 ( ) A C3还原 B CO2的固定 C 水的光解 D 叶绿素吸收光能 3 用含放射性元素 14C的 CO2作为示踪原子追踪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有 ( ) ① CO2 C5 C3 ② CO2 C3 葡萄糖 ③ CO2 C3 C5 ④ CO2 葡萄糖 C5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③ ④ D ② 4 在适宜的光照、土壤、肥料、温度和湿度等条件的温室内,为增加粮食产量,适当增加( )可达此目的。 A 空气中的氧量 B 空气中的含氮量 C 土壤中的含水量 D空气中的 CO2 的量 5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光反应的产物( ) A [H] B氧。20xx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四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