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2内容摘要:
∣ R (氨基) (羧基) (侧链基团,决定氨基酸的种类) 每个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它们都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脱水缩合 肽键的结构简式: - C- N- ‖ ︱ O H 或 - CO- NH- 计算关系( “ 链状 ” 多肽) 【 关系 1 】 肽键数 = 脱去水分子数 = ? 【 关系 2 】 至少游离氨基数=至少游离羧基数= ? 【 关系 3 】 蛋白质分子量 = ? ∴ 实际数目= ? 计算关系( “ 链状 ” 多肽) 【 关系 1 】 肽键数 = 脱去水分子数 = 氨基酸数 - 肽链数 【 关系 2 】 至少游离氨基数=至少游离羧基数=肽链数 【 关系 3 】 蛋白质分子量 = 氨基酸平均分子量 氨基酸数 - 18 脱去水分子数 ∴ 实际数目=肽链数+ R基中含有的氨基 /羧基数 环状肽:。 【 典例训练 1】 下面是三种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有关三种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一个羧基 、羧基数不同 B 3. 某肽链由 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 1个二肽、 2个五肽、 3个六肽、 3个七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键总数依次是 ( ) A. 42 B. 42 C. 51 D. 51 A 5. 某蛋白质由 2条肽链、 n个氨基酸组成。 该蛋白质至少含有氧原子多少个 ( ) A. n- 2 B. n- 4 C. n+ 2 D. n+ 4 C 6. 大肠杆菌中某蛋白质分子由 m条肽链构成,共有 n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分子含有的肽键数以及控制其合成的基因至少含有的脱氧核苷酸数目依次是 ( ) A. n- m,6n B. n- m,3n C. n- 1,6n D. n- 1,3n A 蛋白质的分子构成: 化学元素 → 氨基酸 → 多肽 ( C、 H、 O、 N) → 蛋白质 → 空间结构 多肽与蛋白质的区别: a、结构上: 多肽结构简单,而蛋白质则复杂。 b、功能上: 多肽往往无生物活性(有些多肽具有活性),而蛋白质则具有生物活性。 1) 多样性 直接原因: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氨基酸的数目不同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根本原因: DNA分子的多样性 蛋白质的特性: ① 结构 多样性: ⅰ 细胞膜、细胞质、肌肉、皮肤、毛发等 机体构造的主要成分 ⅱ 形成酶、抗体、激素、血红蛋白等必需 的原料 ⅲ 作为能量供机体利用 ② 功能 多样性: 决定 2)特异性 : 每个特定的蛋白质分子,含有的氨基酸的数目、 种类、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是一定的。 → 在分子水平上可用于物种区分。 → 意义:决定生物的多样性 C、 H、 O、 N、 P 核苷酸 (由 一个磷酸 、 一个五碳糖 、 一个含氮碱基 组成) 磷酸 五碳糖 含氮碱基 携带遗。20xx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2
相关推荐
素的分离: 纸层析法的原理:各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 扩散速度不同 ,使不同的色素在扩散过程中被分离开来。 层析液:石油醚 注意 : 67页右下角 实验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纸 层 析 的 结 果 叶黄素 叶绿素 a 叶绿素 b 滤液细线 光合作用反应式 : CO2 + 2H2O ( CH2O )+O2 + H2O 光 能 叶绿体 * *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 森林生态系统 • 高山草甸生态系统 • 海洋生态系统 • 湿地生态系统 • 荒漠生态系统 • 草原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高山草甸 海洋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北极苔原生态系统 • 森林生态系统 • 高山草甸生态系统 • 海洋生态系统 • 湿地生态系统 • 荒漠生态系统 北极苔原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高山草甸 湿地生态系统 四
,吸收的是 二氧化碳。 这一过程中,光能哪里去了。 • 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 光能 转换成 化学能 储存起来。 四、 1864年德国的植物学家 萨克斯采用碘液检测淀粉的方法进行实验 萨克斯, Sachs (1832~1897) 暗处理 叶部分遮光 光照 滴加碘液 这个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植物在 光 下产生了 淀粉 实验证明:氧是由
NADPH 提供 ATP 6个 三碳糖 磷酸 1个 三碳糖 离开卡尔文循环 5个 三碳糖 再生为 3个 RuBP 6个 磷酸甘油酸 3个 RuBP ( C5) ( C3) 暗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CO2的固定: C3的还原: C5( RuBP)的再生: 5 三碳糖 → 3 C5 ATP ADP NADPH NADP+ 6 三碳糖 6C3 3C5( RuBP) + 3CO2 → 6 C 3(